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4-04-23申威
申威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尤以高龄骨质疏松或髋周肌肉群退化等患者发病率较高,传统多种内固定和保守治疗局限性明显,且术后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较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选用何种髋关节置换术式仍存在较大争议[1]。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 (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 (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9例 (99髋),均经X线、CT或磁共振等检查确诊,符合吕厚山[2]著《人工关节外科学》中关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股骨颈骨折病史、手术禁忌证、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严重遗传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进行分组,即单号为全髋组、双号为半髋组。全髋组50例 (50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3岁,平均 (74.5±4.7)岁;高处坠落致伤25例,交通车祸致伤21例,自行跌倒摔伤4例;按照Garden骨折分型分为Ⅲ型骨折28例,Ⅳ型22例;入院至手术间隔3~8 d,平均 (4.6±0.5)d。半髋组49例 (49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60~86岁,平均 (74.6±4.7)岁;高处坠落致伤25例,交通车祸致伤20例,自行跌倒摔伤4例;按照Garden骨折分型分为Ⅲ型骨折28例,Ⅳ型21例;入院至手术间隔3~8 d,平均 (4.5±0.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arden骨折分型及入院至手术间隔时间间具有均衡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行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和影像学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骨折程度,并制定手术方案。半髋组行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择从后外侧入路,使髋关节暴露后,在小粗隆上1.5 cm处做切骨线,截断股骨颈后取出股骨头,将髋臼内的软组织进行清理,注意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和血管进行保护,将股骨近端暴露后逐渐扩大髓腔,然后在髓腔锉上安装股骨头假体。常规恢复股骨颈长度,确认患肢松紧度和长度合适后取出,试放假体,换用合适假体后使用骨水泥枪注射骨水泥到骨髓腔内,安放并敲击假体使其完全进入髓腔,复位理想后放置引流胶管,术毕关闭切口。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择后外侧入路,暴露髋关节囊后切开,在屈髋内旋位脱位股骨头,在小转子上15 mm位置做切骨线,截断股骨颈后取出股骨头,常规清除髋臼内软组织并削其软骨面,然后磨尽软骨面,最大限度保留软骨下骨板,选用合适的髋臼假体后使用骨水泥以40°放置假体,使其与髋臼贴合理想。确认稳定和功能位活动度后放置引流管,术毕关闭切口。所有患者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抗感染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2)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3]: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91~100分为优,81~90分为良,71~80分为中,≤70分为差;(3)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半髋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半髋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下床活动时间(d)半髋组49 82.28±10.53 233.81±35.62 6.11±1.77全髋组 50 112.47±11.09* 434.58±36.29* 7.39±1.82*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 (9.5±2.4)个月,无失访病例。半髋组 (49髋)中,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优29髋,良14髋,中5髋,差1髋,优良率为87.8%(43/49);全髋组 (50髋)中,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优27髋,良13髋,中7髋,差3髋,优良率为80.0%(40/50)。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098,P>0.05)。
2.3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半髋组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全髋组发生下肢静脉栓塞3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1,P>0.05)。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传统骨牵引和中药等非手术治疗能够促进骨折复位,但长时间卧床极易引起褥疮、肺部感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且临床多有后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等报道,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的恢复[4]。因此,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成为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术式。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双动特性,其功能位活动主要由内关节承担,外关节承担大范围活动,从而减少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对髋臼软组织的作用力[5],降低假体与髋臼软组织之间磨损,预防术后脱位和降低髋臼磨损引起的疼痛。活动水平与髋臼磨损呈正相关,即活动水平越高髋臼磨损越大,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活动量相对较少,较低的磨损可延长使用期限。多数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患者骨量相对不足,逐渐扩大的股骨髓腔内径可引起股骨骨皮质变薄,而选择骨水泥固定假体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6]。唐良华等[7]研究认为术中用骨髓腔锉打磨股骨髓腔可引起股骨骨皮质变薄,使用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较为合适。本研究结果显示,半髋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而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间无差异,表明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恢复髋关节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综上所述,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 (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接近,但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从而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1 熊雁,王子明.赵玉峰,等.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3):223-228.
2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6,553.
3 李彦周.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110.
4 陈名正.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25-27.
5 许军,赵玉驰,黄仁辉.等.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1):43-44.
6 肖志勤.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7):693-694.
7 唐良华,程志刚,易洪城,等.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