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内丘桃园铜矿成矿期次的研究

2014-04-22张永熙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闪锌矿黄铜矿块状

赵 晓 魏 巍 陈 龙 张永熙 张 旭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背景

桃园铜矿床位于内丘县与临城县交界处,东距内邱县城43 km。属内丘县白鹿角乡与临城县双石铺乡管辖,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的山西断隆东部,太行山拱断束赞皇穹断束西侧。

本区岩浆岩较发育,主要为五台期和吕梁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类型包括侵入岩、火山岩、次火山岩、脉岩等。五台期侵入岩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二长岩。吕梁期侵入岩:基性岩为辉长辉绿岩、辉绿岩,酸性岩主要为石英奥长斑岩。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质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等。次火山与火山岩同源,主要岩性为次玄武岩。脉岩为辉绿脉岩、闪长岩脉、石英奥长斑岩脉。

1.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晚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和第四系地层。

晚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Ptn)分为一、二两个岩性段:

一段:以变质砂岩为主,夹薄层云母片岩,顶部为黄铁矿化板岩。二段:下部以变质砂岩,板岩为主,伴随有规模不大的火山喷发活动,有少量集块岩。上部为大规模的海底火山喷发活动,以变质玄武岩、集块岩为主,夹有少量薄层砂岩与板岩。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成矿前断裂主要受蒿亭-楼底向斜轴面劈理控制,表现为次玄武岩与片理及含铜石英脉,它们的产状多为90~100°∠60~70°,其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成矿后断裂规模一般不大,对矿体影响较小,除F1 规模较大外,其余均为小断层。F1长1000 余米,多为逆断层,最大断距32 m,产状:310~320°∠62~74°。

2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矿石类型为硫化矿石,分黄铜矿矿石和黄铜矿—闪锌矿矿石两种。

通过对桃园铜矿原生矿石36 个光片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该区原生矿石主要为脉状、细脉状,如黄铜矿细脉充填在石英脉边部及孔隙中或沿片理,劈理充填。次为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氧化矿石主要为放射状构造(多指孔雀石)。

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金属矿物呈集合体充填于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颗粒间,次为包含结构。黄铜矿包裹溶蚀黄铁矿或磁黄铁矿,闪锌矿包裹溶蚀黄铜矿,常见乳滴状结构。

3 主要硫化物镜下特征

3.1 黄铜矿(Chalcopyrite)

矿物手标本上呈铜黄色,多为半自形-他形粒状集合体。黄铜矿在铜矿石中主要呈细脉状、块状、浸染状等产出,手标本上,黄铜矿多与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等共生。

通过矿相显微镜的仔细观察,黄铜矿为黄铜色-淡黄色,呈半自形-他形结构,粒度一般在0.05-2.3mm 之间。镜下黄铜矿多呈他形粒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偶见呈立方体的黄铜矿,这说明黄铜矿晶体在生长的过程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立方体。

3.2 黄铁矿(Pyrite)

矿物手标本上观察黄铁矿呈淡黄色、暗古黄铜色,分布较广,且不均匀,多呈致密块状、团块状、浸染状产出,结晶程度较好,一般呈立方体或呈五角十二面体形式产出。黄铁矿多与黄铜矿、磁黄铁矿共生。

矿相显微镜下,黄铁矿呈黄白色,自形-半自形结构,以立方体、三角形和五角十二面体形式出现,也见呈他形的黄铁矿,粒度在0.02-5mm 之间。由于受到构造挤压作用,黄铁矿局部碎裂结构发育。

3.3 闪锌矿(Sphalertie)

闪锌矿手标本上呈棕黑色,多呈半自形-他形集合体。闪锌矿在矿石中主要呈致密块状、团块状、浸染状产出。手标本上,闪锌矿主要与黄铜矿共生。

矿相显微镜下,闪锌矿为灰色-灰黑色,主要呈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度一般在0.05-0.3mm 之间。闪锌矿主要与黄铜矿和磁黄铁矿交生,镜下可见闪锌矿与黄铜矿、磁黄铁矿共生边结构,闪锌矿中可见黄铜矿、磁黄铁矿的固溶体出溶物,也可见闪锌矿呈十字星状、雪花状分出溶于黄铜矿中。

4 成矿期次研究

根据桃园铜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等方面的资料,将桃园铜矿成矿过程分为两个成矿期,即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成矿阶段:

4.1 石英-黑云母-钠长石-金属氧化物阶段

该阶段矿物共生组合为石英、石榴子石、钠长石,少量的绿泥石、角闪石、倍长石、磁铁矿,矿石具浸染状、块状构造。磁铁矿多为它形粒状结构,局部可见磁铁矿为碳酸盐溶蚀交代呈交代,或可见磁铁矿为黄铁矿包裹。

4.2 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

该阶段为主要的成矿阶段之一,矿物共生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少量绿泥石、方铅矿。矿石具细脉状、块状构造。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可见黄铁矿包含磁黄铁矿,也可见黄铁矿呈骸晶结构;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于透明矿物中或充填于矿物颗粒之间。黄铜矿多为他形粒状,黄铜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于透明矿物中,少量的呈细脉状穿插于透明矿物中,可见黄铜矿与磁黄铁矿、闪锌矿共生边结构。

4.3 碳酸盐-金属硫化物阶段

该阶段为主要的成矿阶段之一,矿物共生组合为方解石、黄铜矿,少量的黄铁矿。矿石呈浸染状或团块状。黄铜矿多为他形粒状结构分散于透明矿物中,局部可见黄铜矿呈脉状穿插方解石。黄铁矿多为自形的立方体,呈浸染状或星散状分布于透明矿物中。

4.4 碳酸盐-黄铁矿阶段

该阶段为成矿期的最后一个阶段,矿物共生组合为方解石、黄铁矿。该阶段黄铜矿消失,黄铁矿较少,矿石呈浸染状、团块状或脉状。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分散于透明矿物中,由于受构造挤压作用强烈,黄铁矿碎裂结构发育。

表生期

表生期形成的矿物有赤铁矿、斑铜矿、孔雀石,主要为金属硫化物被氧化成次生矿物。

5 结论

(1)桃园铜矿床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细脉结构、包含结构、乳滴状结构、共生边结构、溶蚀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填隙结构等;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的主要类型有脉状、浸染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块状构造、片状构造。

(2)根据桃园铜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等方面的资料,将桃园铜矿床的成矿过程分为两个成矿期,即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可以分为四个成矿阶段:①石英+黑云母+钠长石+金属硫化物阶段;②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③碳酸盐+金属硫化物阶段;④碳酸盐+黄铁矿阶段。

[1]牛树银,陈路,许传诗,等.太行山区地壳演化及成矿规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46-148

[2]张道忠,刘志明,薛浩江等.太行山南段甘陶河群铜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7,21(2):158-163.

[3]河北省地矿局十一队.测鱼-摩天岭1:5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M].1987.

[4]周得林,李俊峰,牛晓阳,等.梁家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及成矿期次研究[J].科技视界,2012,9(27).

[5]何国锦,杨晓春,吴光明等.浙江西北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初步研究[J].地球学报,2011,5(32).

[6]覃娴瑟,吴堑虹,于洪立.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2(35).

[7]赵海滨,李杰美.新疆清水泉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期次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12,20(1):61-65.

猜你喜欢

闪锌矿黄铜矿块状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在闪锌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中的应用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闪锌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典型杂质矿物及离子对黄铜矿浸出影响的研究现状
Cu-X(X=C,Si,Ge,Sn,Pb)掺杂对闪锌矿ZnS 可见光吸收的影响研究
六偏磷酸钠及硅酸钠对海水浮选黄铜矿的影响机理
不同价态杂质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机理研究
贵州五指山特大型铅锌矿床闪锌矿的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中黄铁矿黄铜矿化学特征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