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码化发码方向快速判断技巧探析

2014-04-22庄金传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发码机车信号电码

庄金传

(上海铁路局 徐州电务段,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机车信号在车站内接收的信息是采用电码化方式实现的,电码化信息是通过与站内轨道电路叠加发送到钢轨上,被机车头上的机车信号设备接收到。当列车在站内运行时,通过电码化设备将列车运行前方的线路信息实时发送到钢轨上,机车信号设备接收后进行解码,获得前方线路信息,指示和控制列车运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运行密度的不断加大,机车信号已逐步取代地面信号成为主体信号设备,这对电码化和机车信号设备的运用和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地面信息的发送至机车信号接收信息到解码提取信息都必须是实时的、准确的和高度安全可靠的。

1 电码化发码具有方向性和隐蔽性

因为电码化设备发送的是列车运行前方的相关线路信息,所以其发码必然具有方向性,必须迎着列车运行方向发码,才能被机车信号正确接收。如果顺着列车运行方向发码,电码化信息将被尾部车体本身和钢轨短路,头部机车信号无法接收,也就不能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列车在站内正线和股道往往是可以双向运行的,电码化设备还需要根据列车运行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发码方向。

由于电码化发送的是移频信号且信息发送是叠加在轨道电路设备上实现的,所以其发码方向是否正确无法进行直观的判断。电码化设备无发码方向自检报警功能,即使发码方向是错误的,也无报警信息输出。因此,电码化发码方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电码化发码方向必需使用专用仪表和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测试、试验,才能判别。实际上,现场发码方向判断是较为复杂耗时的。

2 电码化发码方向错误的产生及危害

施工或维修过程中如错误将室内侧面端子板、分线盘、接口架或室外电缆盒、轨道箱等处的软线或电缆端子配线配错,则将发生电码化发码方向错误。图1中,如果分线盘F-D1端子、F-D3端子分别和F-D2端子、F-D4端子配反,则将发生电码化发码方向相反,机车信号无法正常接收。

在既有线生产现场,当要点对电码化设备进行施工、维修作业时,点内必需对电码化发码方向是否正确进行检测,作业点结束时,电码化发码方向必需是正确的,否则,一旦发码方向错误,将造成机车信号设备无法使用,列车无法正常运行,给运输生产造成严重干扰;正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机车信号无法正常接收或电码化设备故障,同样需对电码化发码方向是否错误进行检测。而运用传统方法对电码化设备方向进行检测,需耗费较多时间,作业效率较低、故障处理延时较长,干扰运输生产。

3 电码化发码方向传统判断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传统的发码方向的判断方法较多,如开路法,短路法等,但都较复杂,需要多环节、多人配合进行综合测试判断,不直观明了。较典型的现场运用较多的是短路方法,即分别在轨道电路两端钢轨上短路测出两个短路电流A1、A2,通过比较短路电流A1、A2大小来判断发码方向。如图1,用一根短路线在轨道电路的A端短路,用选频表测出相关载频信号低频信息的短路电流A1,再在B端短路测出相同载频信号低频信息短路电流A2,比较A1、A2,若A1>A2,则图中F端为发送端,若A1<A2,则S端为发送端,其原理是简单的,即利用钢轨阻抗原理,钢轨越长阻抗越大,电流越小。现场实际应用中此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受轨道电路区段长度的影响,对于长轨道电路区段,如站内股道,显然区段越长,A1、A2值差异越明显,判断越容易,但是对于长区段如果一组人员两端分别测试,则显然耗费时间较长,区段越长耗时越长,对缩短故障延时不利,如安排两组人员测试虽然速度较快,但占用人员较多。对于短区段,如站内岔区,虽然两端测试较快,但因区段较短,钢轨阻抗很小,A1、A2值差异也很小,有时现有仪表根本无法测出差异值,发码方向也就无从比较。除了上述电路区段长度、人员数量、延时等影响因素外,轨面锈蚀程度对快速准确判断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钢轨不同处所锈蚀程度不同,锈蚀越严重,短路电流越不准,有时甚至测不出短路电流,对于比较短路电流大小很不利,因此,有时测试前必需进行轨面打磨除锈。

图1

4 电码化发码方向快速判断技巧

总结现场多次的试验和实践经验,在此为大家提供一种简单而又快捷的测试方法,同样利用一根短路线和选频表,但其新颖和技巧之处是不在钢轨上选取短路点,而是选在轨道电路扼流变压器接向钢轨的两根连接线上,短路点一处选在一根连接线的接向钢轨的连接处,即塞钉头处,另一点选在另一根连接线连接扼流变压器箱的根部,如图中A端,此时,分别测出两根连接线上的短路电流A3、A4,若A3>0、A4=0,则 A 端为发送端,若 A3=0、A4>0,则 B 端为发送端,其原理同样简单明了,A端为发送端,则发送电流通过短路线和图中的长连接线构成回路,所以长连接线中有电流,A3>0,而短连接线和钢轨已被短路线短路掉,所以A4=0,同理,若B端为发送端,则长连接线中电流被短路线短路掉A3=0,短路线和短连接线构成回路,A4>0。若在B端短路同样可以判断。

5 优缺点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强的优点:一是数据直观、判断准确、速度快,不管是在轨道电路那一端,只需一次测量,通过有无电流,即可快速准确判断;二是过程简单,不需多环节多人作业、综合判断,只需单人单次测试即可准确判断;三是不受区段长度影响,适用于长短各类区段;四是具有简便易行、不受轨面锈蚀影响。

此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在此提供大家探讨和参考。

猜你喜欢

发码机车信号电码
ZPW-2000A站内电码化关键电路的设计
基于发码分区的码序表工程设计浅析
分路不良造成机车信号掉码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动车所电码化二次优化问题
地铁联锁系统与低频发码设备接口改造
库尔勒下行到发场电码化特殊改频电路的改进
轨道电路联锁试验中机车信号掉码故障处理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一起电气特性超标引发的机车信号错误译码案例
PLC控制的机车信号发码环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