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基础知识的纠错策略

2014-04-20江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字音辨析字形

江海燕

出错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没有哪一个学生能够非常完美地完成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不断修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学生出错心理的分析

老师首先要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心理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纠错方案。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存在智商和情商的差别,所以在学习上的接受能力也存有差异性,甚至学习的状态不够好也会导致失误。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分为情商错误和智商错误。有时候,学生对自己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也是后悔不迭,说明这种错误的出现是无意造成的,老师没有必要揪住不放。比如语文试卷中比较固定的考察语音的题目,有的学生就是暂时的大脑短路,忽视了某一个字的读音而导致选项的错误,刚下考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这样的错误根本不用老师去纠错,这就是情商导致,此时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安慰,而不是无休止的指责。如果学生的错误是知识性的,面对“大红叉”正一头雾水,此时正处于困惑之中,则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才能释疑解惑不断进步。这时老师更不能批评讽刺,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无论学生属于哪种错误,老师的第一要务是对学生心理做好分析,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纠错策略

语文课堂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字词句段篇的识记和理解。学生出错失分产生的差距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基础知识记得是否牢固。对于基础知识的出错是学生最经常的,也是老师纠错难度最大的部分,下面就结合本人的课堂实践,介绍一下语文基础知识的纠错方法。

1.比较正误,加深印象

有比较有鉴别,才能有效辨别真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出现错误,也会是一种习惯,如果老师只是就事论事,也许过了今天,学生做题时依然会我行我素,依然是糊涂混淆,这就是我们老师比较头疼的屡教不改。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比较鉴别,加深印象。

比如“狼藉”的“藉”和“书籍”的“籍”,很多学生怎么也分不清。我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两个字的扩大体,让学生来比较分辨两者的区别。这个很简单,一个是“艹”字头,一个是“竹”字头。怎样才能加深印象呢?我们仔细来探究。“狼藉”意思是:乱七八糟,杂乱不堪。我们只要记住“狼窝”里应该是乱七八糟的“草”就行了,而“书籍”我们都知道最早的“书”是写在“竹片”上的,被称为“竹简”。这样,学生再遇到这两个字的字形辨别题就可以分清了。

在字音字形的辨析题目中,我们只要能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稍作分析就可以加深印象,其实也就比我们平时的识记多走了一步,效果可是很明显的。

2.归纳谬误,系统纠错

归纳总结这要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进行,先是比较分析,然后再把易错的字音字形放在纠错本里进行系统识记。如果本身对知识点还没有分清,就一味归纳总结,最后就会成为一团浆糊。所以,系统归纳是更高一层次的纠错方式,老师的参与度也要高一些,在指导的时候可以集体讲解,也可以个别辅导。

如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易错易混词语的区别,及时要求学生整理在纠错本上,尤其是同类的错点,放在一起识记可以分门别类显得更清晰。这一方法教给学生以后,要让学生“发扬光大”。要知道语文的知识博大精深,老师不可能一一说尽,所以只要教会学生这种系统纠错的方法即可。后续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纠错本”进行检查评比,一是可以督促学生加强积累,二是可以在学生的纠错本上“画龙点睛”,圈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助学生纠错。这一方法的实行可以帮助学生在字音字形的辨析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3.强化记忆,减少失误

经过了比较鉴别,经过了系统归纳,剩下的工作就是强化记忆了。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利用课内时间隔天进行复习巩固,字形辨析部分可以默写巩固。对于出现“零失误”的学生,老师要大加鼓励,对于还有“失误”出现的同学,老师要鼓励其挑战“完美”。学生在你追我赶,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失误逐渐减少。

基础知识的辨析识记本来是很枯燥的,老师在字音字形的纠错中也没有更多“高招”,不妨按照上述的“三部曲”试一试,变“枯燥”为“有趣”,发挥学生的自我纠错积极性,纠错就会变得更轻松。

猜你喜欢

字音辨析字形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沈括识音
添一笔变个字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方音辩正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