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在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2014-04-18农凤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作用

农凤英

摘要: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和谐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因此,关注“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问题、切实保证好“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社会无法回避的紧迫任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磨砺品格,磨炼意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学;留守学生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110

“如果我是那个小孩该多好,可以在你怀抱里淘气地撒娇,在你关爱的话语中满街地乱跑……这种感觉我一辈子找不到,孤单伴我走过春夏,眼角的泪水无人来擦。”每当听到学生哼着前不久笔者刚教过的《心灵渴望》这一首歌,笔者的内心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感到作为教育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心灵渴望》是一曲为留守学生洗泪的歌曲,也是唱响留守学生心声的歌曲。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将孩子留在家中由亲属长辈及学校教师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教育的空白,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学生”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和谐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孩子的父母到外地打工了,如何呵护“留守”孩子的精神家园,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留守学生健康的情感呢?笔者现将自己在音乐教育中思考、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交流。

一、让留守学生在音乐中激发自信

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作用。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宣判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德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们感情的凝聚,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懂得欣赏学生的教师才会被学生欣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懂得欣赏,及时发现、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并巧妙地运用鼓励艺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记得上学期带了一名学生(留守儿童),在班里学习很差,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倒数几名。正因为如此,性格也变得特别胆小。在一次音乐课上,偶然间笔者发现她唱歌不跑调。抓住这个闪光点,笔者及时地表扬她并对她说:“你唱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大些会更好。”听了笔者的称赞她又唱了一遍,与第一遍相比她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以后的音乐课中,笔者便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后来笔者又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帮她树立了自信心,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渐渐地笔者发现她的性格不仅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给他以自信心。

二、让留守学生在音乐中震撼心灵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把握音乐的教育功能,把德育渗透在音乐教育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比如对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的“留守学生”教一些诸如《我的好兄弟》、《朋友》、《千里难寻是朋友》之类歌曲,让其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对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其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让他们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从《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中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总之,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这个学期,笔者特别安排学生重看2011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感受刘赛的夺冠历程,刘赛4岁那年,她的视力出现了严重问题,眼前的景象变得越来越模糊。医生检查结果,她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夜盲症、白内障等五种眼病。为了治疗女儿的眼疾,父母倾其所有,跑遍了全国各大医院。但刘赛的视力却急剧下降,最终只能感受到一米以内模糊的光影。刘赛的父母放弃了生二胎的机会,希望全身心的照顾她,让她像健全人一样地健康成长。他们让刘赛自己上学,自己料理自己,做同龄人该做的一切。她独自一人上学,与同学一起做游戏,甚至还学会了烧菜、骑自行车。刘赛虽然眼疾很严重,但她仍然学习了写字,她不用盲文就可以正常用笔写出汉字来。她还在手机和电脑上都安装了读屏软件,所有的微博、空间、博客都是她自己在打理。这样的教学活动足于震撼留守学生心灵:一个盲人都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三、让留守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中的自我教育能力。这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中尤为重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音乐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这样多姿多彩的音乐教育中,留守学生心灵得到了充实,自然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让留守学生在音乐中丰富生活

广播电视是宣传、舆论、教育、娱乐的一项重要工具,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视觉这两个最为敏感的器官,接受大量信息,增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以及净化心灵的最有力的手段。音乐在广播电视中占有重要位置。学校音乐广播质量的好坏、节目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将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道路。笔者在校广播站工作中发现,很多留守学生开始是带着好奇的求知欲听音乐广播的,但常在听完一曲之后仍感不足,便将原来录有港台流行歌曲的旧磁带交给我,请我为他们录《梁祝》、《春江花月夜》以及贝多芬的《命运》等等。我们发现留守学生们通过广播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已经从一般通俗音乐转向高雅的民族古典音乐及西洋交响乐。艺术审美情趣从低层向高层次飞跃。这标志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精神境界得以净化。我们的校园就充满了音乐,留守学生的心中就洒满了阳光。

其实,音乐教育在留守学生教育中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仍有不少的困惑:如社会、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学校针对留守学生教育举步维艰,作为更利于激发学生情趣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音乐教材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这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准备必须考虑本土特点,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等等。这些困惑,是笔者个人的想法,难免有些片面性,提出以供广大音乐教师参考,不妥之处还须多多包涵,目的只是为促进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更好地开展。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华隆中学 532800)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作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