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反思“现代性”
2014-04-17杨小微
杨小微
编者的话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反思“现代性”
杨小微
30年前,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此以后,我国教育领域历次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都将现代化确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目标。30年来,我国教育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宏伟愿景的同时,也在致力于自身的现代化,从观念到行动、从制度到文化、从内容到方法,都在努力向现代化方向转换。颁布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确立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之后,提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年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明确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列为2020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正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一样,人们对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性生长的过程和结果。现代性是指西方从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出现的崭新的宏大叙事,主要体现为对于进步的时间观念的信仰、对于科学技术的信心、对于理性力量的崇拜、对于主体自由的承诺、对于市场和行政体制的信任等世俗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新的时代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制度和模式。这表明,现代性既是物质形态的,也是精神气质的。因而,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化物”的过程,更是一个“化人”的过程。教育的现代化,也不是局部或单向度的改变,而是一个涉及制度、政策、课程、技术乃至理念、精神特质等多种维度且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反观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在“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策略之下,为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诸如因贫富差距加大而带来心态失衡,因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而导致生态失衡。教育上的重点倾斜政策,也制造或扩大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的不合理的差异,使教育公平乃至社会正义成为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理解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尤其是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需要反思以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过分重视主体和理性的价值偏差,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将公平正义、科学民主、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核心理念融入“现代性”观念体系。这不仅是一种纠偏,更是对现代性核心内涵的一种发展。
从技术层面上看,要将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付诸实践,需要正确的目标导向和有效的评判尺度,也就是说,只有将公平正义、民主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核心价值渗透于评价指标及其体系之中,才能正确地导引教育现代化行动。在起点公平意义上,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在过程公平方面,要体现尊重关爱,一视同仁,尤其对处境相对不利人群,要以尊重为前提惠予博爱;在结果公平的意义上,需要唤起全社会对教育公平意识的认同和一致行动,消除文凭歧视,超越性别偏见,使整个社会得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也许,对“物的现代化”不仅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提出刚性指标加以衡量和检测,而对“人的现代化”这类“柔性指标”,不仅难以在共识意义上形成,也更难以从技术上解决其有效检测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富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