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模式新探*
2014-04-17韩伏彬董建梅
韩伏彬 董建梅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3〕11号)(下称《意见》)明确指出,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是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提供坚强保障。并要求各地全面推行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层次、类别、岗位校长的需求,围绕校长六大专业职责要求,丰富优化培训内容,更新培训理念,以学员为主体,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1]。因此,如何在现有培训体制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位培训者面前的迫切课题。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校长培训虽然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理念、素质和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校长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置脱离学校实际和校长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廉政建设规定、学校基本管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安全与卫生管理、学校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信息技术应用等[2]。基本上是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内容的翻版,偏重于让中小学校长掌握系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管理等宏观方面的知识技能,较少考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学校长的实际。由此,使得中小学校长对培训提高的课程内容缺乏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调动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未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单纯采用讲授教学方法,过于偏重于让中小学校长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技能。具体表现为:培训方式仍然采用以往惯用的满堂灌、按部就班的教育教学方法[3]。缺乏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培训气氛较为沉闷,学员积极性不高[4],因而影响了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课程教学手段简单,未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革命性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学校,由于多媒体教室利用率不高,又无专人维护等原因,导致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投入使用。同时,由于培训教师多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不熟悉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致使网络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影响了中小学校长听课的兴趣。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中,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不断改进完善培训课程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凝练出“学情分析·专题互动·影视辅助”的培训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思路:首先,通过课前对参训校长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调研分析,根据调研内容归纳整理,将校长普遍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按照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形成专题。其次,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通过案例教学、主题研讨、角色扮演等形式充分调动校长互动的积极性。最后,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与学校教育管理有关的专题片等影视资源穿插进课堂教学内容,以深化校长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一)学情分析。了解与研究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在培训前,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了解校长的培训需求:一是查找文献资料,了解作为成人的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特点;二是访谈教师进修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了解中小学校长的参训状态;三是开课前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预期调查,收集整理中小学校长对课程学习的期望和意见;四是培训过程中随时与中小学校长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要求。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弄清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目的、动机和需求,明确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任务和内容,分析中小学校长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成长的特点、阶段与规律等。唯有熟悉这些情况,才能根据中小学校长的特点,取舍与调整培训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学情分析是做好校长培训十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二)专题互动。首先,经过学情分析发现,中小学校长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缺乏什么,他们普遍希望通过培训能获得什么;然后,根据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求,大胆创新培训教学内容,开设培训专题。如根据河北省“十一五”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课程框架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如学校诊断与管理课程选取最实用的知识内容开设了“学校诊断的望闻问切”专题。如名校长成长轨迹课程,结合魏书生、蔡林森、杨瑞清等全国知名校长案例,开设了“如何成为学校管理的大‘赢’家专题”。在专题培训中,通过设置问题、案例研讨、辩论等形式,利用鲶鱼效应、异性效应等心理效应,激发中小学校长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教学效果。
(三)影视辅助。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不仅教学内容直观、生动,而且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在培训中,结合培训内容,巧妙穿插影视资料,发挥视听觉感官的综合功能,引发校长共鸣与反思。在校长培训与新课程实施专题中,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容,播放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范例片段。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题中,针对被管理者差异性,切入了电视剧《武林外传》第九回片段,形象描述并回应了管理工作中应做到因人而异、知人善任的道理。影视辅助教学,要注意经典、短小、适度与呈现时机的把握与运用。
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是现代教学规律的内在体现。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传授上:一是靠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也就是当年陶行知所说的“学生怎么学,先生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规律也告诉人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针对教学客体——教学内容,开展充分的、平等的、有效的互动交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5]。互动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人与环境、人与知识、人与自己之间,课堂不仅是知识生成的场所,也是生命对话的地方。因此,互动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此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为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信息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大量的文字让人厌倦,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密集交汇的场所,抽象的信息需要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如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来彰显。也就是说,视频资源的教学辅助功能遵循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论路线。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价值
由于“学情分析·专题互动·影视辅助”的培训课程教学模式遵循了教学规律和成人学习的特点,不仅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打破了传统教学“三个中心”论。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教材和课堂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受其影响,当前依然有许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重复演绎着传统的“三中心”论。培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无视学员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教材全部由国家指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的确定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环节均是按照事先预设的框架进行。新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理论,教材内容不再是国家和教师来硬性规定,而是根据参训校长学习需求的调研整理确定,充分尊重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需要。教学内容也不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章节进行,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师和学员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率,使学员真正成为培训课程的主角。
(二)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优化和转变。随着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不断增多,学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有的地方将五年的学时集中到一年进行培训,内容多,任务重,许多教材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的培训教师往往拼命赶进度。造成教师讲课滔滔不绝、天马行空,学员学得疲惫不堪、味同嚼蜡。整个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单一路线。因为教师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心,不用预设问题,也不用担心学员发问。实施专题互动教学模式,针对学员所需,开设专题内容,避免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研讨学员最感兴趣的内容,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解决了校长的真正需求问题。
(三)提高了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无视学员的原有知识结构和学习水平,不能根据学员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首先,通过学情分析可以使教师真正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教学,想学员所想,教学员所需。同时,学情的分析还可以提高教师了解和研究学员的能力,这是一个教师首要的教学业务能力。其次,专题互动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考验,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如对互动情境、互动内容以及教学突发事件的设计和预防等。第三,影视辅助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信息的检索和处理能力和教学多媒体的操作能力。
(四)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学中,由于师资的流动性大,再加上缺乏师生互动,学员缺乏话语权,造成师生关系淡漠、疏远。培训结束,教师和学员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参训的中小学校长,上百位校长集中上课,教师很难有效驾驭整个课堂,由于是成人,学员在培训期间发短信、说话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让教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为不影响培训课程进度,只好委曲求全,熟视无睹。而在新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因为培训课程内容由双方共同约定,故而教师和学员间的对话与交流不再造作和尴尬。在互动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领略了彼此的人格魅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得到了共生、共存。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 7232/201309/157965.html,2013-09-04.
[2]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moe.edu.cn,2013-07-14.
[3]马雪莹,张 迪,穆新参.中小学校长培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柳 玲.中小学校长培训问题与改进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