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效性视角的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4-04-17陈桂秋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陈桂秋

一、问题提出

中国地理课程在师范院校地理学科中是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过程包含着地理科学理论的传递、地理学科教师素养的培养以及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可以看出中国地理课程的重要性。为此,许多教师围绕着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性以及研究性等方面有较多的成果。王静爱等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平台来开发中国地理网络教学,提出项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1][2];甄江红研究了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四重四轻”问题[3];徐喆对教学中忽视能动性、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4];陈昌海提出的培养开放的地理思维能力来完善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5]。周秉根、白景锋等探讨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增强创新思维能力[6][7]。

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面对教学内容庞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性、教学的互动性缺乏、教学内容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等影响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解决,仍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从高效性的角度考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少,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二、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地理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对教材、教学方法与过程以及有效性等方面都在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全面但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

从内容上看,中国地理教材内容的安排,大体上由上篇总论、中篇专论、下篇分论三部分构成。上篇与中篇系统论述了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下篇则分章论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特点、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这样的体系结构较全面且内容丰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从学的角度看,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繁杂量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从教的角度看,按照地理的系统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分析展开,还会出现不同程度内容的重复,直接降低了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顾及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授课,不可避免地出现逐章讲解、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从教学内容更新度看,也正由于内容多而复杂,给变更调整增加了难度,间接造成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性,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重大国情及其动态以及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都无法纳入教材中。总而言之,教学内容与国家发展建设的实情脱节,导致教材引导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课堂理性分析偏重而实践性缺乏

中国地理课程的意义,是引导人们顺应进化的群居性与现代性需要,在人的自然属性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性需要得到凸显,使人们的生存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面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分析过程中,普遍采取知识点的线条式分析与网络式综合分析方法。首先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框架,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植入融合。这样做对面广量大的教材内容而言合适,对于点状知识的深入分析就显得力度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态度,也导致对身边地理环境分析能力的提高有限。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上,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的引导,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对融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具体问题分析较少;加上有限课时与大信息量教学内容的矛盾冲突的存在,使实践环节显得薄弱。即便是必需的实习部分,如基本理论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的实践、野外课堂教学实践等内容被忽视与弱化,致使相关的实践内容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课程实践性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作用与效果,除了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外,还致使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与地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极不相符。

(三)授课方法单一,缺乏参与性

当下的课堂教学平台较传统的仅以讲书本为主的课堂教学丰富了很多,且有很好的便捷性,现代的教学用具,如谷歌地球、谷歌地图、PPT地理课件、地理专业网站链接、3D动画演示等等得到广泛使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视觉展示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同时也成为教师解决信息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的主要手段。教师使用现代手段赶鸭式开展教学,高频地使用多媒体,教师只顾讲、学生只用听与记忆。这种长期用PPT授课的方式,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习注意力将逐渐游离。加上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考的空间而产生惰性。这种参与度小的教学过程,直接妨碍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辅助教学资源不足

从量的角度看,当下网络社会的资源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海量的参考资料,如电子地图、地图册、各式的景观图片等,对于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的中国地理课程教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量大,且已经完成了空间框架的定位,方便地理信息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分析。但从质的角度看,以上资料承载的信息重点不突出且复杂,对学生而言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缺乏教学的针对性。传统类型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挂图是地理信息分析的最好平台,然而数量却非常有限。课堂教学工具如地球仪自转的动态性展示、三球仪的综合性演示、地域空间的地理要素布局演示等的匮乏,致使丰富的地理过程和图表资料难以向学生展示,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从针对性的角度看,可结合学生日常参与的游戏项目开发教学资源。以军旗、象棋、纸牌、麻将为例,在这些游戏中,地图有陆地型和水域型地形,不仅有平原、山地、沙漠、盆地和城市,也有湖、小河、港湾、列岛和巨型岛屿,既分冬天和春天季节,也有早上、中午、黄昏和夜晚的时间差异。目前,借助类似于游戏个案的教学辅助资源开发极少,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种挑战要求对现有的培养环境进行思考和调整,克服教学实践中诸多不适应未来人才素质要求的弊端。为此,基于高效性的角度,应该把握住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来突出学科特色。

(一)拓宽知识视野,突出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

中国地理教材内容包括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蕴含着人与环境、社会的知识技能,人文地理蕴含着人与人关系的知识,本质上理解是前人积累的生存经验,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社会)的协调经历的总结,这是课堂教学任务要特别突出的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炼思想性。其次,分析综合性强调特殊性,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要强化总论部分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着重分析、探讨地理环境整体结构、分布规律及其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建设的作用,又要重视分论部分的区域研究,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使学生掌握各区域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深入探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问题。最后,强调生活性。遵循传统思维习惯眼见为实的原则,选择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学中可以本地区为范例,详细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产业布局特征与经济发展方向及内在联系性,使生活性、思想性与综合性有机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通过教学改革,突出学生感知力与表现力的培养。感知力表现为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感知训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感知训练;表现力的培养,有提升自身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的需要,有为国家、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负起责任的义务意识。为此,首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动画要素的有机组合实现地理要素的动态演示,弥补中国地理教材在表现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便于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感性的认识,既能突出教学重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思想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突出师范特色。高师地理专业肩负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加上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点,这决定了中国地理教学与教育实习的紧密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中学地理教材相衔接,突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与师范教育的训练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有机结合,提升中学地理教育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地理教育职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强化野外考察的过程,通过实地考察,设计观察目标,自己收集资料分析对比一系列实习内容的实施,针对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调整教材整体框架并完善教学内容

要在实现高效性的前提下,思考课程内容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国土开发现状的有效结合。目的性就是要实现人人心地善良。这里的心是心理,是基于心去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地是地理,是基于地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地与理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观的关系。对人来说,当他看地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自为的存在,也就是人类所关心的地,人类关心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化的自然世界,并使其在历史的时间中展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地关系的不顺,就是目前自然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此,课程内容的要点反映在良性关系上,即要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人的行为上,这既是善良的始点与终点,也是目的性的落脚点。

基于指导思想进行各章节排序的逻辑性梳理,中国地理教程可进行这样的调整:第一部分由原第十章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一章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第五章的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构成;第二部分由第二章的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第九章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第十一章的中国海洋地理、第十二章的中国东部地带、第十三章的中国中部地带、第十四章的中国西部地带组成;第三部分由第三章的中国人口及城镇化、第四章的中国国土开发组成。综合来看,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是环境基础,第三部分是环境变化,能够在强化三部分的逻辑性中,更多地产生思想,在思想的层面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可以解决原有内容框架下仅强调面上概括性的分析结论而忽视点的分析现象。

国土开发方面。从中华民族对地域开发的历史看,从农业开发、工业开发与伴之而来的城市与交通建设开始,进一步发展为国土的综合开发,即形成若干具有明显特征的国土开发区域。中国人口及城镇化这一章节中可以知道,人的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哪里的环境好,资源多,土地肥沃,经济实力较强,哪里居住的人口就众多;而人口规模大且与日俱增,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明显的人口密度东稠西稀的格局;再加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人越多的地方,贫困差异也就越大。这种存在必须通过技术解决,技术这个架构是内在于人类的本性的。无疑,当下的城镇化、水资源短缺、气候资源恶化等热点问题,尤其是社会缺少对公共资源的分析与把握的情形下,应加入到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研究解读。中国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导致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造成对空间的过度占用,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并且导致污染强度增大。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诸多的行动要求应该落实到教材内容各章节的教学中。

(二)强化内在乡土地理的实践性

在研究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时,常常模拟不同空间格局的情景来进行教学分析。首先要有各种类型数据的获取。把一些零碎、简单的模型整合在一起,运用演绎、假说、模拟的模式求证思路,提高科学的解释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其实,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不乏乡土地理的案例,通过对学校附近的代表性资源的考察分析,家乡环境问题的野外观察分析,相对于网络海量资料分析来得直接,而且切合实际并具有针对性,是力所能及的本地地理类资料积累途径。为此,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不仅不能抛弃对当地空间和尺度的关注,而且要强化其实践性。

以广西的乡土地理为例。以南宁市邕江竹排冲为考察点,发现邕江岸边丢弃大量建筑废料与垃圾,汽车驾校的训练场建在淤泥堆积的河滩上,河滩上种植玉米、茄子、南瓜苗、空心菜等短季节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在降雨时直接冲入邕江,造成水体污染。从竹排冲排出的污水虽已经过处理,出口处江面依然漂浮着一堆堆白色气泡,且排污口流出来的污水是黑色的,污水与江水交汇处,大片江面被染成了灰色。考察中直观感受到此地带水黑发臭,垃圾遍布河流两侧;印象中的南宁市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绿城。考察中发现了现实南宁与印象南宁的差异,就不难理解建设美丽广西、美丽南宁的必要性。

又如对南宁市民族大道与石门森林公园景观树建设的考察,发现作为城市绿化的景观植物大小叶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根系对硬化道路产生破坏性。这提醒相关部门,在城市绿化过程中,要先正确认识树种根系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力度,再考虑是否种植该树种。不能为了一时的绿化效果而盲目地上马,至少要考虑到后来20年的效果。再如对广西民族文物苑的考察。民族文物苑以直观的形式向观众和游客展示了广西各民族的相关情况,塑造、诠释了新的民族文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延伸和扩展。文物苑的功能是增加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增加实物资料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便于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利于继承、发展、弘扬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然而,看到的民族文物苑规模较小,且展示出的民族种类较少,难以反映出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多,让人感觉这不像是展示民俗文化的文物苑,其中内置的21家卖场店更像是一个餐馆集中群。考察得到的事实,文物苑的史料作用、借鉴作用以及教育作用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也没有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文化的出发点。

以上例举的是乡土地理的便利与亲近性。不管是对自然状态的环境考察,还是对人文环境进行教学分析,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使教材的理论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利于提升发现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高参与度教学方法的实施

要改变中国地理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次关系,就要将过去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系,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强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唤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

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知识点的空间位置确定。换句话来说,认知地图空间才能实现行为研究与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才能使人从自然人走向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使地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转向社会地理环境、行为现象地理环境;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立足于人的行为来理解城镇化、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此,对位置所处的地理空间的认知非常重要。在球体上手绘范围的变化,世界(大、粗)到中国到某地域(小、细)后再综合,区域的位置,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表现,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完成球体上各地域空间位置的确定后,转换为平面图纸上的位置确定。通过大陆框架图的手绘训练,确认东西南北中与五岳的位置,认知中国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人地关系的主线,从位置到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矿产及人类活动,以人的骨架、血脉、皮毛的构建关系理解。对河流、山脉、地势等通过动手构建沙盘方式,体验到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变化,并理解这种格局对人存在空间的改变。对于教材里需要强化的插图、地图,宜采取学生手绘形式教学,通过方格放缩法、取关键点标注,实现形在神在的教学主题表现法。开展区域地带发展的学习时,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家乡环境问题进行收集,在课堂上以PTT展示来完成。这样的课堂活动实施就把教材内容细化与延伸,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看、听、想、读、说、写、做、玩的不同行为对知识获取与整合的效果。高参与度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独立的科学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更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突出中国地理的文化性与生命力。

五、结 语

中国地理课程所蕴含的爱国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思想方法等内容,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上途径的实施将有助于课程教学高效性的提升,一方面可使任课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指挥者、合作者等综合角色,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参与者、行动者,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更能明白学科应该伴有价值、良心和理智的选择,使学科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工具,而是一种具有价值取向的东西,在改造地理环境的时候必须有自身的方向感,从而也就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高效性。

[1]王静爱,等.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2]王静爱,等.《中国地理》课程项链式教学法探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7).

[3]甄江红,等.高师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9).

[4]徐喆.实践视角的高师中国地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5]陈昌海,等.基于课程功用分析的高校中国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2).

[6]周秉根,等.中国地理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3).

[7]白景锋,等.“中国地理”创新性实习研究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