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孔传》语气词研究
2014-04-17郭爱涛
郭爱涛
一、引 言
在古代汉语中,语气词是帮助句子表达各种语气的一类虚词。它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句尾,表达的语气也比较丰富。对于这一类虚词,学界关于它的命名以及分类颇有不同。例如,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助字者,华文所独创,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其将语气词称作“助字”,并将助字分为“传信”和“传疑”两类[1]。杨树达先生在《高等国文法》中将语气词称为“语末助词”,并将之分为“表疑问”、“表感叹”、“表命令”、“表假定”、“表决定”、“表提示”、“表与矣同”六类[2]。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将语气词归为“句末助词”,并分为“甲”、“乙”两类[3]。向熹先生在《简明汉语史》中,将“语气词归为句末助词,”并将之分为“表陈述”、“表疑问”、“表祈使”三类[4]。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直接称之为“语气词”,并将之分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尾语气词”三类[5],等等。综合前人的观点,本文将根据语气词的语法功能和出现位置,并参考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对语气词的分类与界定原则[6],穷尽性地统计并逐一描写、分析《尚书孔传》(下文简称《孔传》)中出现的语气词,以期有助于揭示汉语语气词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二、《孔传》语气词的类型与用法
(一)陈述语气词
陈述语气词是指在句中表示陈述语气的语气词。一般用于陈述句中,出现于句末或句中。在《孔传》中,陈述语气词凡8个。
1.也 作语气词,凡529例。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也”出现于句尾,助判断语气,表句中主语、谓语的同一关系。凡433例,诸如:
(1)稽,考也。 (《尧典》孔传)
(2)间,迭也。 (《益稷》孔传)
第二,“也”出现于句尾,助陈述语气,表强调或确认所述内容。凡94例,诸如:
(1)敬记天时以授人也。 (《尧典》)
(2)所以,不蔽善人,不赦己罪,以其简在天心故也。(《汤诰》孔传)
第三,“也”出现于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凡2例。
(1)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 (《舜典》孔传)
(2)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舜典》孔传)
2.矣 作语气词,凡61例。主要用于陈述句末尾,助陈述语气。马建忠在 《马氏文通》中认为:“‘矣’字者,所以,决事理已然之口气也。已然之口气,俗间所谓‘了’字也。 ”[1]吕叔湘认为:“‘矣’表决定,且和‘了’字相同,可以用于既成之事,也可以用于未来之事。 ”[7]鉴于此,可从“表已然”、“表将然”、“表必然”三个角度分述。
第一,“矣”出现于句尾,表已然语气。凡10例,诸如:
(1)公之功辅道我已厚矣,天下无不顺而是公之功。(《洛诰》孔传)
(2)文王之子孙,言稚子已即政为王矣,所以厚戒。 (《立政》孔传)
第二,“矣”出现于句尾,表将然语气。凡20例,诸如:
(1)九州之川已涤除泉源无壅塞矣。(《禹贡》孔传)
(2)顺古道,我其往东征矣。 (《大诰》孔传)
第三,“矣”出现于句尾,表必然语气。凡31例,诸如:
(1)以悦使民,民忘其劳,则力尽矣。(《旅獒》孔传)
(2)如此则善矣。(《梓材》孔传)
3.者 作语气词,凡14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者”用在句末,助陈述语气。凡7例,诸如:
藻,水草有文者。(《益稷》孔传)
第二,“者”用在句中,表停顿。凡7例,诸如:
(1)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尧典》孔传)
(2)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舜典》孔传)
4.焉 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凡6例,诸如:
(1)鸟兽皆生耎毳细毛以自温焉。(《尧典》孔传)
(2)利口覆国家,故特慎焉。(《太甲下》孔传)
5.耳 作语气词,凡2例。用于陈述句子末尾,表“限止”、“肯定”等语气,可译为“罢了”、“啊”等。诸如:
汝不从我命,所含恶德,但不畏惧我耳。(《盘庚上》孔传)
6.猗 作语气词,仅有1例。用于句中,表停顿,起舒缓语气作用,可译为“啊”。
如有束修一介臣,断断猗然专一之臣,虽无他伎艺,其心休休焉乐善,其如是,则能有所容。(《秦誓》孔传)
7.而已 作语气词,凡21例。用于陈述句句末,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诸如:
(1)言己思日孜孜不怠,奉承臣功而已。(《益稷》孔传)
(2)人之为政,无曰不能,惟在尽其心而已。(《毕命》孔传)
8.已矣 作语气词,仅有1例。用于句子末尾,助陈述语气,可译为“了”。
公留以安定我,我从公言,往至洛邑已矣。(《洛诰》孔传)
(二)疑问语气词
疑问语气词是指在句中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一般用于疑问句中,出现于句尾。在《孔传》中,只出现“乎”一个表疑问的语气词。出现于句末,表疑问语气,凡55例。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乎”用于反问句句末,表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等义。凡29例,诸如:
(1)至和感神,况有苗乎? (《大禹谟》孔传)
(2)天且其顺,而况于人乎? (《洪范》孔传)
第二,“乎”用于是非问句句末,表加强是非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凡14例,诸如:
(1)不从我谋,罚及汝身,虽悔可及乎?(《盘庚上》孔传)
(2)非当立德于民,为之中正乎?(《吕刑》孔传)
第三,“乎”用于特指问句句末,加强特指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凡12例,诸如:
(1)求其人使居百揆之官,信立其功,顺其事者谁乎?(《舜典》孔传)
(2)言当依谁以复国乎?(《五子之歌》孔传)
(三)感叹语气词
感叹语气词是指在句中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它常常出现于于句尾或者自成一句。在《孔传》中,感叹语气词凡5个。
1.哉 作语气词,凡23例。用于句子末尾,助感叹语气,表“赞美”、“悲愤”、“遗憾”、“喜悦”等语气,可译为“啊”、“呀”等义。 诸如:
(1)汝乃是不勉为政,汝是惟不可长哉!(《洛诰》孔传)
(2)言汝行事,动当有所合哉!(《君奭》孔传)
2.乎 出现于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仅有1例。
大明乎!(《文侯之命》孔传)
3.已 作语气词,仅有1例。用于句子末尾,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叹而言曰:“君已!当是我之留,我亦不敢安于上天之命,故不敢不留。”(《君奭》孔传)
4.已乎 作语气词,凡3例。其自成一读,表对下文内容的感叹。
(1)已乎!汝惟小子,乃当服行德政,惟弘大王道。 (《康诰》孔传)
(2)已乎!他人未其有若汝封之心。(《康诰》孔传)
5.呜呼 作语气词,仅有1例。其自成一读,表对下文内容强烈的伤感和无奈。
呜呼!能有成功,则我一人长安在王位。“(《文侯之命》孔传)
三、《孔传》语气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
在《孔传》中,语气词出现的频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孔传》语气词内部个体与类别的频率呈现明显差异性
1.在《孔传》中,出现于句中、句尾表陈述语气的有 “也”、“矣”、“者”、“焉”、“耳”、“猗”、“而已”、“已矣”、等8个语气词,凡635例。其中,“也”有529例,占 83.3%;“矣”有 61例,占 9.6%;“者”有14例,占 2.2%;“焉”有 6例,占 0.9%;“耳”有 2例,占 0.3%;“猗”有 1例,占 0.1%;“而已”有 21例,占3.3%;“已矣”有1例,占0.1%。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语气词“也”,其次是语气词“矣”。就整个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数量看,占 《孔传》全部语气词的61.5%;就出现的频率上看,占《孔传》语气词总频率的88.3%。
2.在《孔传》中,出现于句尾表疑问语气的只有语气词“乎”,凡 55例,占《孔传》全部语气词的7.6%;就出现的频率上看,占《孔传》语气词总频率的7.6%。
3.在《孔传》中,出现于句尾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哉”、“乎”、“已”、“已乎”、“呜呼”等 5 个,凡 29例。 其中,“哉”有 23例,占 79.3%;“乎”有 1例,占3.4%;“已”有1例,占3.4%;“已乎”有3例,占10.3%。“呜呼”有1例,占3.4%;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语气词“哉”,其次是“已乎”。 就整个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数量看,占《孔传》全部语气词的38.4%;就出现的频率上看,占《孔传》语气词总频率的4%。
从上面统计结果看,语气词在陈述句和感叹句中出现的最多,在疑问句中出现的最少。从语气词出现的频次看,陈述句最多,凡635例;其次为疑问句,凡55例;最后是感叹句,凡29例。这或许是因为《孔传》是对《尚书》的注释材料,重在解释文义,便于当时代的人理解,因此,疑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少。
(二)《孔传》语气词的形式和跨类情况有明显差异
在《孔传》中,就语气词的形式来说,单音节语气词有9个,占 《孔传》语气词总数量 (13)的69.2%;凡 693 例,占《孔传》语气词总频率(719)的96.3%;复音节语气词有4个,凡26例;占《孔传》语气词总数量(13)的30.8%;占《孔传》语气词总频率(719)的3.6%。单音节语气词占优势,最常用的是“也”、“矣”、“乎”、“哉”、“而已”等 5 个,约占整个《孔传》语气词总频率的95.9%。其中,语气词“也”出现频率最高,为73.5%。
总的来看,《孔传》中的语气词在具体句子中的功能上是比较稳定的;并且,在《孔传》中,语气词在某一语气类型句子的分布也体现出不均衡。“也”、“矣”、“哉”、“者”、“焉”、“耳”、“猗”、“已”、“而已”、“已乎”、“已矣”、“呜呼”等12个都是出现在一种语气类型的句子中,表陈述语气或感叹语气;而“乎”则可以出现在两种语气类型的句子中,表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此外,《孔传》中出现的13个语气词,都是从先秦汉语继承而来。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孔颖达.尚书正义(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