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4-11-20尹歆
尹 歆
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一)大豆种植情况
1.产量。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豆产量一直在1000万吨到1200万吨左右。到1993年,全国大豆产量突破1500万吨①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及中国大豆协会网站。,2004年达到产量最高值1740万吨。2012年全国大豆产量1301.09万吨,比2011年减少147.44万吨,呈现下滑趋势。
2.播种面积。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基本与大豆产量相对应(图1)。1992年以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基本在700万公顷至850万公顷间波动,后随着农业政策对大豆种植的扶持力度加大,大豆播种面积在900万公顷上下浮动。而近几年来,大豆种植面积开始下滑,到2012年回落至578.8万公顷②数据来源:农业部网站。。
图1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
3.主要产区。我国大豆生产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及黄淮海流域两个区域。其中,东北产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省区,以大田单一种植为主,其大豆产出比重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0%左右。黄淮海流域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市,以与玉米、花生等作物间作种植为多。由于近年来其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大豆产量比重严重下降,从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了20%。
4.单产水平。虽然我国近年农业种植技术普遍提升,各类农作物单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相比,大豆的单产量只有小幅提高。从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大豆单产量平均为1.87吨/公顷,2012年的单产量为1.9吨/公顷,与2.39吨/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甚远。
5.经济收益。大豆种植的经济收益一直处于我国农产品收益的较低水平。2005年,仅为81.48元/亩,之后有所增加。以黑龙江省为例,2012年,当地农民种植大豆的平均利润为200元/亩,但同年玉米平均利润达500元/亩,是种植大豆的1倍多。
6.加工布局。近年,大豆加工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形成了以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为主的企业群,这些企业的原料进口多为跨国粮商掌控。这种从原料、物流到加工的一体化联合经营,形成了拉动出口国转基因大豆生产的产业化格局。二是国产大豆食品和豆油需求旺盛,我国的大豆油脂加工、大豆食品加工和蛋白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形成了产地豆制品加工企业群。这些企业以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主,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带动就业面大、产品多样化,对拉动国产大豆发展,确保豆农生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大豆需求情况
我国大豆需求量增长十分迅速,2012年超过7000万吨①数据为美国农业部网站(USDA)估计数。。在1998年之前,大豆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大豆食用需求,如豆制品加工、豆芽、豆奶等食用以及酿造等需求。1998年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食用量有所减少,但是人们对蛋、奶、动物肉类的食用消费大大增加,作为饲料粮中的重要组成之一的豆粕需求上升,这也带动大豆需求的上涨。另一大需求来自豆油压榨。由于大豆加工业的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豆油的需求增加,大豆消费上涨迅速。压榨所需大豆用量,2012年已超过6000万吨①,较2011年增长了8.3%,是1961年的近340倍(表1)。可见,大豆压榨已经成为了大豆消费的最主要途径。
表1 我国大豆国内需求结构
(三)大豆进口情况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以上。2007年10月1日起,我国进口黄大豆的暂定关税税率从3%调低至1%,极大地激励了大豆的进口。2008年,大豆进口量达到3744万吨,比2007年上涨了21.5%。由于我国对进口数量也没有设置上限,没有进口过渡期,一系列鼓励政策使得进口转基因大豆在中国畅行无阻。另外,2008年启动的国家收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产大豆的流动性,大豆加工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只能求助进口获得大豆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豆进口。2010年起,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了 5000万吨,2011年、2012年的大豆进口量分别为5264万吨和5800万吨②数据来源:《中国谷物进口增加的背后》,引自《中国远洋航务》2013年第6期。。我国进口依存度从1996年的8%,一路上扬到了2012年的80%。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的总金额达到2177.42亿元。大豆已成为继原油、铁矿石和铜之后又一重要进口大宗商品。
二、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种植面积和产量萎缩,供求严重不平衡
当前,我国大豆供求极不平衡。从表3中可以看出,逐年快速上涨的大豆需求,与我国大豆产量的小幅下降极不匹配。近几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从2008年的5121.1万吨,增长到了2012年的7000万吨,增长了约37%;而同期我国的大豆产量则从1554.5万吨,下降到了1301万吨,不但没有因为需求的增长而增产,反而减产了14%,呈现负增长的异常情况(表2)。结合我国大豆单产情况及种植面积来看,要满足我国的大豆需求,在目前大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即使改进种植技术,单产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2.39吨/公顷,产量也只能满足需求的30%左右。
表2 我国大豆供求平衡表 (单位:千吨)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大豆价格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没有比较优势,豆农种植积极性下挫,自然选择改种其他性价比高的农作物。2013年年初,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大豆主产区的调研我们发现,玉米、大豆两个品种作为旱田作物,其种植常年处于竞争状态,也就是说,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就要压缩玉米播种面积;反之亦然。只有在两个品种的种植收益相当时,大豆与玉米的播种面积才会保持应有的平衡。
近年来,玉米、大豆比价均值差距越来越大,至2012年,大豆、玉米单产均值达到2.7:1。也就是说,在二者单产和亩成本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如果大豆、玉米比值大于2.7,则农民会多种大豆少种玉米,如大豆、玉米比值小于2.7,则农户倾向于多种玉米。近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普通玉米价格在1元左右,但大豆价格仅在2.10元,亩效益差距悬殊。如果比价关系不改变,大豆播种面积缩减情况会更加严峻。
(二)进口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缺乏定价话语权
由于我国大豆需求量远高于大豆产量,供求关系极不平衡,为解决大豆需求缺口,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极高,目前,已经达到80%。国际大豆价格对我国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有很强的影响作用。
世界大豆价格受到供给、需求因素外,还受到库存、国际能源市场情况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格局等影响。2000年以来,随着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的崛起,玉米被大量应用于制造燃料乙醇,成为能源作物的主角,全球市场上玉米的需求持续走高,与大豆争地的态势严峻,美国、巴西等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导致大豆价格抬高。与此同时,近年来,以期货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指数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纷纷涌向农产品市场,大豆期货的价格走势已经不再完全由真实的供求信息所决定,而是显著受到投机基金的交易行为影响。随着农产品衍生市场的繁荣,未来大豆价格波动将更多地受到金融投机因素的影响[1]。
目前,拥有雄厚资金支持与市场优势的跨国粮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BCD四大粮商 (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在大豆卖方市场占据了主要地位。四大粮商在大豆的国际流通、贸易过程中,通过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者前呼后应,做多或做空大豆价格,从而将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历史数据显示,2000-2004年间,跨国粮企通过以较低价格将大豆卖给中国大豆生产下游厂商,致使我国大豆生产者和豆农无利可取。2004年后,跨国粮企通过合资等方式加大对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控制力度,使国内大豆需求量迅速上升,供需严重失衡,并借助期货价格大幅提高出口价格,在出口环节获得巨大贸易利益。简言之,跨国粮企把大豆作为一种金融炒作的工具,借助其强大的资本实力,从我国大豆产业攫取巨额利润。这样做的后果将使我国丧失大豆国际竞争力,整个国家的大豆及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2]。
(三)加工产能严重过剩,压榨企业利润下降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大豆加工产业 (食用油)迅猛膨胀后,加上食用油产品市场已多元化,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各领风骚,近年来,我国食用油市场已经出现饱和态势,大豆加工企业利润率下滑。目前,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已经超过1亿吨,但是实际每年压榨量只有5000万-6000万吨,产能大量过剩,由于竞争激烈,大豆加工业利润率保持在5%甚至更低的水平。因此,一些加工企业不愿更多地生产。以黑龙江省为例。据统计,黑龙江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200吨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但近年来,实际加工数量只维持在200万吨左右,为实际加工能力的七分之一,实际利用率仅为10%左右。省内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不足,农户手中大豆购销不畅(因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加上国家对国产大豆实行保护价收购,导致进口大豆价格一般年份要低于国产大豆,所以,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只好由国家临时收储。农户卖大豆没有效益,种植积极性进一步被打击。
油脂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中间枢纽,是实现产业良性运转的有机载体,是实现豆农卖豆变现、消费者过腹转化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如不在油厂加工转换能力上给予足够重视,将我国整体油用大豆原料及加工寄托于国际市场及合资企业,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各类炒作因素,并启动其他不可预料因素刺激,由于缺乏足够自主产业制衡,将严重危及国内大豆市场整体稳定。
三、我国大豆产业保护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种植科技水平,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
由于耕地资源紧张,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空间越来越小,只能依靠科技挖掘增产能力,提高作物单产水平和农民种植效益。一是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专业机械设备的研发,提高机械化和集约化。二是完善大豆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家庭经营应该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有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加入,才能应对国外屡屡出现的倾销和垄断。三是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可论证在全国建立10万亩以上播种面积的大豆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在黑龙江、吉林等省设立国产优质大豆原产地天然保护区,并进行非转基因大豆地理商标注册。四是充分发挥传统大豆种植的品质优势、耕作优势、栽培优势和技术优势,培育自己的品牌,建立完善上中下游整合的生产体系。五是积极发展大豆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农民和企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打造非转基因优质大豆品牌,实现区别定价
我国出产的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直接食用或食品、保健品加工,这种大豆在国际上一般称作食用大豆。同时,中国大豆的蛋白含量普遍可达20%-4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品质优良,受到国外高端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近年,中国大豆蛋白出口形势很好,在国际食品及大豆制品市场已经占到50%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在非转基因方面做好文章。一是调整大豆加工产能结构。目前,国内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过剩,而国产大豆蛋白加工产业发展却方兴未艾。可考虑调整产业政策,鼓励油脂企业转向国产大豆蛋白加工生产。同时鼓励发展国产大豆食品深加工产业,鼓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开拓国内外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品市场。二是继续加大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进口转基因大豆和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区别开来,保障国产优质大豆应有的市场地位。抓紧建立大豆品种标识规范,在市场流通环节明确区分转基因大豆及非转基因大豆,加快实现差别化定价,提升大豆种植及深加工的效益。三是鼓励现代生物技术与实用先进技术创新推广,特别要发挥中国品种资源优势,抓紧培育非转基因、高蛋白的高产品种,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补贴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是最直接有效的提振大豆产业的手段。从补贴的方式上看,现有的补助收储企业的方法,无法避免中间商截留补贴款的利益驱动,农民实际得到的只有补贴额的一部分。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直接把差额补贴发给种植者,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可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即参照大豆、玉米的平衡比价,将大豆低于玉米的销售效益差额补贴给豆农,稳定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从补贴的品种上看,可以考虑:一是与粮食作物同等对待,提高对大豆生产的补贴额度,实现良种成本全补贴,调动农民和合作社种豆积极性。二是加大对大豆的农资补贴及机械补贴力度,支持组建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三是实行政府保护价收购政策,根据当年种植面积、产品质量、供需趋势,确定收购价格,直接补贴农民,避免豆农利益受到损害;并适当提高大豆国家临储收购价格,确保种豆收益。
(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
一是积极引导大型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国外大豆生产、加工领域,逐步扩大市场占比和控制力,提高我国粮油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二是拓宽贸易伙伴范围,扩大与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合作,弱化对单一跨国粮商的货源依赖,降低进口风险,获得有利的均衡价格。三是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抱团开展联合采购,形成企业间的国际采购联盟,增加大豆的进口议价能力。
(五)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建设成熟的交易平台
目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走势基本受芝加哥期货市场影响,缺乏自主性。应培育并完善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为主要交易主体的大豆期货市场,为中国企业及投资者提供一个结构合理、理性成熟的大豆期货交易市场。一方面,引导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现货走势,为中国大豆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动向;另一方面,为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做好准备。同时,应逐步扩大大豆期货参与者范围,放宽进入限制,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利用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削弱跨国粮商对芝加哥大豆期货的操纵,获得一定的大豆定价话语权,在中国形成新的交易价格中心。
[1]杜丽永.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3,(7).
[2]李泽聿.我国大豆国际定价权缺失原因分析[J].价格月刊,2011,(9).
[3]李力,杨学聪.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确保国家粮油食品安全[N].经济日报,2009-08-11.
[4]彭俊勇.大豆补贴盼细则出台 [N].新金融观察,2014-01-27.
[5]张晶.跨国垄断对我国大豆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