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往育人: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探微*

2014-04-17郭泽忠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体育人人员

郭泽忠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

高校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是从事学校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教学辅助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他们在工作中与大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与交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往平台和学习环境。本文把高校中除专任教师之外的教职员工统称为非教学人员,那么,高校非教学人员发挥着什么样的育人作用呢?他们担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与责任呢?他们与大学生的交往存在着什么问题,根源又是什么呢?交往方式如何优化呢?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如何构建呢?本文以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为指导,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交往与育人的关系剖析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的主体是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着的人,是处在生活世界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正因为交往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彼此之间有差异,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才会出现。如果把交往的主体看作是抽象的、单一的、同质的主体,交往实践就无从谈起。“现实的个人是交往的主体”理论内涵对高校非教学人员的启示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平等待人作为交往的首要原则;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对少数学生可以提供富有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的需求。

马克思把物质生产活动看成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物质交往决定其他一切交往活动及其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是交往的基础,交往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交往的基础”理论内涵对高校非教学人员的启示是: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围绕教学开展服务工作,要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掌握劳动技能(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己任,力戒居高临下、漠不关心的工作习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的重要命题。马克思认为,“主体要克服自身的主观偏见,必须意识到这种偏见;而要意识到这种偏见,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是可能的。主体在交往实践中,……通过发现他人与自我的差异而暴露出自己的先入之见的局限性。……交往主体在继续交往中努力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客体,并把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暴露给对方,以求得彼此理解。……在达成共识过程中,双方各自原有的成见被扬弃了,它们分别作为对客体认识的片面环节被包容在新的视界之中。……主体在交往实践中各自扬弃其片面性的过程就是认识趋近真理的过程。”[1](P31)我们知道,教学实践(即高校专业教师与大学生交往活动)主要以掌握自然规律为重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主体—客体”)的交往问题。此交往中,人的观念意识会自觉地向客观规律收敛和归附。而在人与人(“主体—主体”)交往中,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社会规则(如道德准则、价值标准、公序良俗等)才能从事正常交往活动。因为,与自然规律的“刚性”相比,社会规则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表现出“弹性”;所以,交往双方往往从“本位”出发要求对方,很容易产生分歧,双方必须在交往中相互“磨合”才能达成共识。我们从“交往实践克服主体主观片面性”理论内涵得到的启示是:“主体—主体”的交往问题是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实践的重要内容,双方“磨合”的过程就是建立、习得和运用社会规则的过程,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社会交往障碍,为学生社会化奠基。

马克思认为,交往的普遍发展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一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造就普遍而广泛的社会交往,才能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理论内涵对高校非教学人员的启示是:非教学人员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态中重要参与者,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肩负着培育人才、造就英才的历史使命,要勇于担当,不可缺位。

二、高校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一)存在问题。就行政人员来说,其传统的工作方式是:行政部门下达指令到二级院系,再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传达到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校行政部门—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的层级式的工作模式,此模式使行政人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隔有一个中间层,即二级院系、辅导员(班主任),他们与学生直接交往不多,存在与学生交往脱节的倾向,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就教辅人员来说,他们主要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如图书馆的管理员,资料室的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等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他们的工作宗旨是服务学生,但是他们工作的直接对象是教学工具,如图书、仪器和设备。从这个角度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隔有一个中介物,两者之间直接交往同样不够。就工勤人员来说,他们主要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得到了大力推广,有的学校将食堂外包,有的学校将水电安保等物业外包给专门的物业公司。这使得后勤务工人员大多来源于社会,他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报酬,潜意识里一般没有育人的观念,极易将交往关系简约为利益关系,他们与学生交往的价值取向与育人理念相异。就学生群体来说,他们自身的、带有普遍性的个人事务,一般情况下都由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集中代办,也就是说仅有少数学生与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有过直接交往。当大学生活结束时,有些学生不知道教务处、学工处在什么地方是完全有可能的。尽管大学生与工勤人员(如食堂、公寓工作人员)交往必不可少,但大学生普遍认为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是应当的,不太留意这个劳动群体,与他们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

(二)问题根源。一是高校行政化冲击教学主体地位。高校行政化是指政府管理高校的体制、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绩效评价等与政府行政化管理同质化、一致化的现象。高校行政化的危害是:行政权力主导与控制学校教学与科研活动,背离了教育规律和学术研究机制。在此背景下,高校行政人员地位居高,背弃了服务师生的根本宗旨,习惯于行政指挥的工作模式,因此脱离学生就是必然的现象。二是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曲解教学的中心地位,误认为教书育人是专任教师的职责所系,似乎与己无关,主动推卸协同育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对“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含义理解不透彻,对自身作为大学生社会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交往一方和重要影响群体,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缺乏意识或认识模糊。三是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匮乏。一方面,有些大学生片面地强调学习的中心地位,误认为读书学习就是大学生活的全部,无关学习的事不是正事,不愿意与非教学人员接触。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认识不到——与非教学人员交往过程就是习得并掌握社会规则的过程,有利于消除社会交往障碍,为日后尽快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他们放弃与非教学人员交往的机会。另外,有些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毕业后的事情,现在可以不予考虑,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感兴趣。

三、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非教学人员队伍建设——两个加强。教育不能离开人,人是教育的前提与核心,并且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要发挥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功能,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教学辅助、后勤保障队伍。即要做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人手,充实这支队伍;二是加强修养,强化这支队伍。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教学一线和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倾斜的导向性,从严控制非教学岗位人员编制,经年不引进、不补充新人员,使得非教学人员数量偏紧、质量堪忧。为此建议:高校在人力资源配置时,要统筹考虑非教学人员的质与量,补充人员,提高素养;要加强校内不同岗位之间的人员交流与轮岗力度,完善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制度,破除身份壁垒,激发工作活力。

(二)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路径——双向参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与许多非教学人员接触和交往,非教学人员在交往中展现出来的政治素养、知识水平、人格魅力、交际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交往能够传递信息、增进了解、交流情感、输入正能量,起到无声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通过“双向参与”可以加大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一是学校要在行政管理、教学辅助、科学研究、工勤服务等部门安排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让部分学生主动与非教学人员接触,在交往中学习、在岗位中体验、在实践中拓展(素质)。二是要安排非教学人员尤其是机关处室、教辅部门人员到二级院系担任辅导员(轮岗方式)、班主任(兼职方式),充当“中间层”角色,让非教学人员主动接触学生。这样他们既可以掌握行政事务、教育教学、保障服务等工作在学生中的“落地”情况,又可以把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两者有机结合乃形成工作反馈,还可以促进机关部门工作,提高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

(三)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方式——四种交往。一是平等交往。人作为主体从本质上说人格平等,所以平等是人性的基本诉求。社会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共同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所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更多地依赖于人们内心认同和外在遵守方可有效发挥规制作用。这说明平等是交往规则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非教学人员在学生面前既没有“居高临下”的强势,又没有“低人一等”的弱势,大学生则应保持“不卑不亢”的操守。二是活动交往。社会交往规则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它的存在先于当下的交往个体,具有稳定性,所以人们需要通过学习获知它,更需要从社会生活中习之。此处言说的活动交往意指大学生要多参加体验式、情境式交往活动。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微社会”,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本身就是“准社会交往”。更重要的是:交往双方只有在交往实践中才能克服自身的主观片面性,从而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交往规则;同时也只有在交往实践中才能生发出破除旧规则、建立新规则的动力。三是人文交往。“交往作为一种关系性范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内在相关性,反映了人类在其自身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进行的物质、语言、情感、观念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2](P36-37)非教学人员以服务学生、保障安全为目的,倘若双方交往时言语粗暴、态度生硬,则会引发冲突,往往事与愿违。人文交往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制度的人文性。学校在制定规则时要与大学生有效沟通和协商,让积极参与代替被迫接受,以此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第二,交往情境的融洽性。双方在交往时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和顺、仪表得体,让接纳与配合代替等级和排斥,达到情感相悦、事理明晰、行动自觉的境界。四是普遍交往。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由而充分交往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与行政人员交往可以习得相似于社会上的行政机关工作规则,与教辅人员(如图书管理员)交往可以习得公共文明礼仪,与后勤人员(如食堂、超市工作人员)交往可以加深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理解。大学生若能与非教学人员自由而充分地交往,象征着他掌握了与不同人群打交道的本领,进入社会后就能够左右逢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发展自己。

(四)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功效评价——双评双促。工作评估是实施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教学方面的评估与监测已自成体系,且在不断地优化与完善。虽然高校正在推行的工作绩效考核已经涉及部门工作评价问题,但是非教学人员的育人功效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无视,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没有考量之,所以完善考评标准与方式是必须的。作为交往双方,无论是非教学人员还是学生,在工作评价时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为此我们提出“双评双促”的工作方法。“双评”,即让学生参与评价非教学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水平与工作绩效,让非教学人员参与评价学生道德品行、日常行为。鉴于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或接触并不充分,因此参评对象具有限定性,评价效度也需甄别使用。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双向评价使交往双方由某种程度上的割裂、对立走向融合、对话,从而达到双向教育、双向促动、共同整改(即“双促”),对育人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基于马克思的“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的观点,非教学人员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态中重要参与者,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肩负着育人使命。教学实践(即高校专业教师与大学生交往活动)以掌握自然规律为重心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交往问题,)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建立、习得和运用社会规则的过程,是非教学人员与大学生交往实践的重要内容,即是说高校非教学人员承载着独特的育人责任。因为高校行政化冲击教学主体地位、非教学人员育人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匮乏等不利因素制约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作用的发挥;所以建议高校开展“两个加强”、“双向参与”、“四种交往”、“双评双促”活动,构建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

[1]钱伟量.实践的交往性和休谟的怀疑主义[J].哲学研究,1992,(1).

[2]范 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6).

猜你喜欢

主体育人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