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使命的现实与前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视角
2014-04-17孙艳秋
孙艳秋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中国大学使命的现实与前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视角
孙艳秋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大学使命作为大学及其发展的引路人,既决定了大学应该做什么亦决定了大学不能做什么,是大学得以实现自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说,不能深入领会自身使命之大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妄谈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大学使命尚未发挥出其引领作用,反而存在着第一要义不明、主体迷失与主体性游离以及研究与践履的脱节等多种现实缺陷。为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当代中国的大学使命,明确大学使命的内容与层次之别、教书育人的第一使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追求和实质主体、实践主体、推动主体的确认,以实现大学使命在理论上的精致探究和实践上的积极践履,最终推动大学使命由理论存在转化为实践存在。
科学发展观;大学使命;大学生主体性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1]大学的发展历来为各国所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而大学使命作为大学的引路人,既决定了大学应该做什么亦决定了大学不能做什么,是大学得以实现自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说,不能深入领会自身使命之大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难言发展与创新。然而,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当代中国大学使命的现实究竟如何?大学的使命何以作用于个人、高校、社会乃至国家之发展?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并未明晰,甚至存在认识不清与认知粗糙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大学的长远发展。为此,当代中国大学使命的现状如何、前路怎样,不能不引起高度的深思与关注。
一、大学使命意涵概观
目前大学呈现出庸俗化倾向,不断“趋向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非自律,甚而偏离大学组织本质属性的不良现象、不良行为且有‘蔚然成风’之势的状态”[2](P148),迫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对大学存在与发展起着定向、定性作用的大学使命正在日趋流失。如何有效破解大学面临的如斯困境?需要我们回到思维的逻辑起点、回到问题的本源,对大学及其使命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理清大学与大学使命的所指,进而不断明确“大学是什么”、“大学使命又是什么”。
(一)大学与使命。对“大学”与“使命”的正确把握,是探究大学使命的逻辑起点。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大众传媒乃至学术研究、实际工作中,大学是一个并不明确的概念,甚至是模糊的。有的只在本科院校的层面上论及,有的则统称为高中阶段以后的教育,还有的则将大学与高等教育混同。殊不知,概念的明晰和专门化既是研究的基础,也是学术研究者之间进行交流的话语基础,更是确保研究针对性、科学化和精致化的重要保证。因而,有必要对本文所称的大学加以相应限定。笔者所要探讨的大学为“主要承担本科教育以上的、学科门类齐全、具有综合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在英语中严格与之对应的词是University。而没有达到这一水平的、其他独立设置的高等教育机构则命名为‘学院’,英语中称College”[3]。谈及使命,人们常会联想到职能、责任等。职能、责任与使命是三个意涵相近而又在理念上存在明显分殊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能指人、事物、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责任往往是指不得不做或必须承当的事情;使命强调的是责任与任务。从层次上来说,使命的级别更高,内涵更丰富,更具方向性、引领性与超越性,内在包涵职能与责任,是功能、作用、责任与任务的有机统一体。
(二)大学使命的反思。“大学使命是指大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是大学存在与否对于其利益关系人和社会的价值贡献。它明确地揭示了大学存在的目的、大学的核心价值、大学的信念、大学的原则以及大学的自我定义。”[4]大学使命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不少学者的青睐,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现实是,“普通公众甚至连大学成员自己对大学的核心使命都存在一种普遍的不确定感。现代大学持续扩大的规模和复杂性以及承担更多责任的趋势,使得我们难以清晰地认识它众多的贡献,也难以就大学最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达成共识。”[5](P50)因此,不得不说,现有的大学使命方面的研究是粗疏的,存在“窄化”的倾向,对大学使命的把握局限于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没有予以全面看待。如对大学使命的现实把握表现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形,许多人并未明确大学使命的要义;对大学使命的泛泛而谈,忽略了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异;一味强调大学对社会、国家方面的使命,无视大学使命的层次之别等。大学使命作为大学存在的原因、基本指导思想和角色定位,理应全面研究、深入把握,以寻求大学的科学发展、合理发展和超越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大学使命需要再解读、再反思,以科学而全面地把握大学使命的真谛。具体来说:大学使命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及他者所应承担的责任,这里的他者包括个人、群体、地区、社会、国家等多个方面;鉴于大学之间的差异性,大学使命应当有一定的层次之别,既有上位使命与下位使命之分,又有不同类型大学的使命之别;大学使命的研究应当遵循“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统一,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密切结合,以有效指导实践为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使命的现实缺陷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当代中国的大学使命在以下方面存在着现实缺陷:
(一)第一要义不明。第一要义就是指首要的内涵和意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要地位。有学者强调大学的使命在于“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继而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之重大影响力、推动力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6]简言之,就是知识追求、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事实上,大学使命应当视为一个系统性存在,内在包含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并不是并列存在的,在大学使命这个系统内,它们有其特殊位置和特殊价值。第一要义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主导性要素,但综观当代中国大学使命,其内在组成部分呈现为并列之势,没有抓住本质。以至于谈及大学使命,就是大学在知识、人才、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这只能算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是一种对大学使命研究与探讨的外围状态,没有触及大学使命的核心。而各要素的地位、作用不是平衡、均衡的,必然存在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使命,即应有主使命与副使命的区分。唯有抓住了主使命,才算真正读懂了大学之使命。以上所论及的使命之间关系的不明确,造就了大学使命在认知、理解、认可上的模糊、笼统。总之,我们不仅需要明确大学的使命是什么,还要知道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当前前者的关注度比较高,后者的关注相当有限,这正是当代中国大学使命研究中所欠缺的。另外,不少学者强调大学使命重在对社会服务、对国家负责,试想,中国有哪些社会组织不需要关注对社会服务、对国家负责?就因为大学相较其他组织承担得更多,才特别强调?其实不然,这表明我们尚未真实体认出大学使命之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如何体现对社会、国家服务的使命。
(二)主体的迷失与主体性的游离。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7](P384)大学使命的践履同样需要指挥,需要主体。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历经千年历史的狂风骤雨而不朽不衰,大学使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亦拥有自身的主体性,这一主体性不仅表现为它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内含于其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价值。此外,这种主体性既反映在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层面,又体现在社会的认知、接受以及大学的实际运作之中。但是,从目前大学使命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践行来看,大学使命尚存在一个主体迷失与主体性游离的问题。首先,人们对于“大学使命的主体是谁”、“谁是大学使命的承担者、执行者”这一基础问题存在疑惑不清的情形。大学使命的落脚点在实践,这个实践的过程必然存在着施动者即主体,但究竟谁来推动大学使命的落实,是教育部、政府相关部门、校长、教师?还是大学生?其次,大学管理者、教师等作为大学使命的责任主体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主体性却是游离的,主体意识缺失,更多的时候只是根据某些文件或指令行事,不以大学使命的主体自视,未能展现主体的能动性,未能从主体的视角去关注、感悟、审视、践行并积极谋求大学使命及其实现。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主体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而这些在当前大学使命与大学发展中却未能显现。
(三)研究与践履的脱节。关于大学使命,众多学者讨论得“热火朝天”,但遗憾的是并未获得各大学人的认可与重视。当问及大学使命时,作为大学人,往往表现出的是“懵然不知”。大学使命的研究与践行存在的较大反差,固然反映出大学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缺失,但反观大学使命类的研究,研究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对实践的关注较为薄弱,最终导致了大学使命出现了研究与践履的脱节。为此,我们需要反思:没有实践做支撑的大学使命,价值何在、又当如何体现;大学使命若只有高谈阔论、仰望星空而未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大学使命该如何实现、如何自足。倘若作为“局内人”的大学人都无法认知、认可、履行大学使命,作为“旁观者”的学者们所探究的大学使命意义何在?具体来说,研究与实践的脱节表现在:首先,形式主义盛行。无论是日常生活、大众传媒还是学术研究中,人们常常惯于赋予大学使命以极高的地位,视其为大学的灵魂所在,相应的成绩、成果也颇多。表面看来,人们对大学使命的重要性貌似已经有了清晰、清醒的认识,但具体落实起来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以具体性事务为主。其次,合力缺失。大学使命的落实与践行在事实上需要多方的支持、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大众传媒、大学、大学人、家庭等的协同努力、全员参与。但是,目前这种合力的可能与现实尚未被体认,更别提合力的形成了,大学使命的实际效果可见一斑。最后,理论研究薄弱,实际效果不明显。现有的对于大学使命的研究尚不深入、不细致,一定程度上导致校长、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学人都未能真正把握大学使命,又何谈实效。
三、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大学使命之前路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8]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大学使命,大学使命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精致探究,更需要实践上的积极践履,最终推动大学使命由理论存在转化为实践存在。为此,必须要成功地解决当前中国大学使命的现实问题,实现大学使命的科学研究与积极推行。
(一)大学使命的内容与层次之别。“大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还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6]大学在社会、国家发展中如此之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大学使命应当被予以高度明确。对于大学使命,可以从心理和内容两个层面来把握。心理层面,大学使命是主体对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的一种认定、认可和接纳;内容层面,大学使命指主体对大学的定位、目标、价值、愿景、任务、社会期许等自觉的、系统的反映,涉及大学的目的(存在因由)、价值(应该做什么)、作用(能够做什么)、范围(可以做什么)等。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可以对大学使命做适度的区分,以便于更深入地把握大学使命。其一,从内外角度看,大学使命有内在使命与外在使命之分。内在使命,指大学对大学本身及大学人的存在、发展所应承担的使命。如护佑大学的自足与长远发展,确保教师的全方位发展,培育有思想、有理想、有修养、有创新、有能力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等。外在使命,意即大学对地区、社会各界、国家的发展、进步所应担当的使命,如弘扬地方特色、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明传承、社会教化等。其二,从主体性角度看,大学使命有直接使命与间接使命之别。直接使命就是为大学、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以大学、大学生为核心;间接使命就是为知识、社会、国家的发展服务,以知识、社会、国家取向为主。这里,直接使命是间接使命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间接使命是直接使命的最终目标,并经由直接目标来实现。其三,从侧重点角度看,不同的大学在使命上的侧重点不同。如医科大学、师范大学注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社科院等关注学术研究、研究性人才的培养等。
(二)第一使命:教书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战略的高度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教书育人理应成为大学使命的第一使命,没有比教书育人更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大学对社会、国家所担负的使命是经由教书育人这一路径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教书育人是大学之谓“学”的根本所在、追求所在,没有了教书育人这一内核,大学都将不复存在,何来大学使命一说。因此,大学必须要将教书育人视为自身的第一使命,并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至于“教什么书、育什么人”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笼统地说,这里的书是真理、知识的化身;这里的人指每一位大学生,帮助其成事、成人、成才。大学的每一步都应以大学生为中心,“注重培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具体来说,需要:认识到教书育人对大学生、大学、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不可估量的价值;树立以教书育人作为大学使命的第一使命的理念,时刻把教书育人摆在第一位;确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仅要在主观上能够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大学生,更要在客观上切实落实,如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的民主建设(大学章程的制定、修改与履行)等,一切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都应该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真正践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书育人之理念;落实方面,要秉承全员育人的观念,动员大学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总之,教书育人乃是大学的第一使命,其他一切使命都应以此为基础。
(三)追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育人使命。“格廷根大学前校长诺伯特·坎普这样解释这所大学自创立以来何以一直保持着它对科学家和大学生的吸引力:这里教人‘应该怎样思考’,而不是‘应该思考什么’。”[2](P3)这句论断是发人深省的,与中国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反观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多少真正做到了?显而易见,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思考什么”而忽视了“怎样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大学使命的追求应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着重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过程,教会其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方式,而不是纯粹的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前者更有意义。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育如此,大学使命更应如此,它所追求的应该是教会大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一个清醒的大学生,这样才符合大学作为高等学府、高等教育的特殊身份。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我们从来都不曾缺过,又何需老调重弹?笔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确并不缺少这一教育思想,但我们缺了对这一思想的信仰与坚守,以至于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历经历史的沉淀却依旧只存于意识、思想之中,尚未真正走向实践。因此,大学使命要立足于“教”、落脚于“不教”,研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体验与进步,成就每一个大学生,成就我们的大学。
(四)承担者:主体的确认。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从事认识、实践互动的人。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以至于人类能够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大学使命的研究与实践有其特定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他们就是大学使命的主体,是从事大学使命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组织。在大学使命实施过程中,国家、社会、大学人、大众传媒等各方力量都能够参与其中,故不能武断地说谁是大学使命的主体、谁不是,而应在“主体能动性”的前提下,对大学使命的主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进一步说,主体在大学使命的实践过程中拥有主体的地位且发挥主导作用,凡是能够承担和实施大学使命运行的人或组织都可以视为大学使命之主体。由此考察大学使命,不难发现大学使命的主体为:国家相关组织(国家的相关机构、团体等)是大学使命的实质主体,是大学使命最原始、最深入的发动者、规划者与控制者,是最终成果的享有者;大学人(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大学生等)是大学使命的实践主体,是大学使命运行的实际组织者、一线工作者、直接实施者;家庭、大众传媒及社会各界是大学使命的推动主体,大学使命的实现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和有效推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满足大学使命的主体条件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主体,关键在于其能否积极有效地承担、组织和履行大学使命。这就要求,作为大学使命的主体不仅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认知自身的责任,更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予以确实推行。
另外,在大学使命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第一,大学使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驱动、指导着主体的相应行为实践,这是大学使命实践性的重要体现。由此,大学使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知”、“情”、“信”的层面,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来加以固化。第二,大学使命无论是研究还是实际操作中,在根本方法上都需要秉承粗疏与精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既有整体上、系统的大学使命的探究与讨论,又有精致的、细致的分析与把握,立足于大学使命的各个具体要素,力求在深入解析大学使命的基础上推动大学使命的一一实现;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总结,又有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实质内容,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积极谋求理论与实践的契合,使大学使命的实施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富有成效。
[1]【西】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 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章顺.“大学”和“高等教育”概念差异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17.
[4]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7):61.
[5]达雷尔·R·刘易斯,詹姆斯·赫恩.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为新时代公共利益服务[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6]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6,(4):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2-11-8)[2012-11-09].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8/c350821-19526634.html.
[9]郭传杰,蒋家平,黄超群.育人:大学的第一重要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7.
(责任编辑:彭文彬)
On the Reality and Future of Chinese University's Mis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UN Yanqiu
(College of Marxism,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China)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as a guide of university for its development,determines what a university should do and what should not do.I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university to achieve self-su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It can be said that the universities without their missions are like water without a source and a tree without roots,so there will be no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The leading role of university's mission has not been brought out in contemporary China.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essential meaning is ambiguous, the subject is lost,subjectivity is drifting away, research is disconnected with practice,etc. Therefore,a university's mis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be viewed from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Educators need to differentiate the content from the level.Teaching and education are regarded as the priority in university.The concept of “to teach fishing is better than to fish" should be defined.Meanwhile,the real subject, practice subject and promoting subject should also be confirmed.Only in this way,can the mission of university be finally realiz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Therefore,the change of theoretical university mission to realistic mission can be achieve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university's mission;university;university students;subjectivity
2014-06-1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编号:2013B28714)。
孙艳秋(1985—),女,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G647
A
1674-6120(2014)10-00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