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研究

2014-04-17张丽红姜淑兰金雪莲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生死观医学院校医学生

张丽红 姜淑兰 金雪莲

人类自有了理性思维能力,就有了对生与死的深入思考。为何而生?如何面对死亡?人们不断追索答案,人类历史上积累了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各种思想资源,如宗教解读的生死观、无奈的宿命论、朴素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死观等。由对生死的自为性思考发展为自觉性的生死观教育,并日益得到社会和院校的重视。医学生因其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对其开展生死观教育具有更加特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生死观教育概述

生死观就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教育中不必回避死亡,因为意识到死,才能自觉的生,死亡的追问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解读。”①开展生死观教育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引导人们走出生命观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不珍惜生命、不尊重生命、甚至用犯罪的手段侵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已经不是偶发事件。表现在青少年身上,由于心理脆弱,生命意识差,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往往出现激情杀人犯罪及自杀等现象;成年人通常表现为因工作压力问题、婚姻家庭问题而情绪低落,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会导致伤害个人或他人生命的行为;即使老年人也会因身体健康问题、孤独问题而产生伤害生命的行为;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人生态度消极,没有人生目标,缺乏追求,生活中表现颓废落后。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死亡悲剧,并不是先从生理意义上剥夺了生命,而恰恰是因为对死的恐惧而先在心理上摧毁生的希望。

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也相继设立生命教育中心,以生存和死亡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重视生避讳死,生命价值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死亡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禁区,也是空白地带。即使是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也主要呈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心理教育等诸多课程中,系统独立的生命观及生死观教育还没有形成。我国的台湾地区生死观教育起步较早,傅伟勋先生对台湾地区生死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目前台湾的小学生就开始接受生死观教育,中学则有系统化的教育内容。香港地区的生死观教育开展得也比较早,2009年香港大学推行正视生死的“善美生命计划”,已经将生死特别是死亡教育向全社会推广。我国大陆地区的生死观教育出现较晚,在教育界及其他学科领域学者们的呼吁下,逐渐受到重视,有些高校成立了相关机构,开展了生死观教育的尝试,如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次(2011年和2012年)“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会议,在生命教育研究和推广方面积累了相关经验。但仍然是采用“生命教育”的提法,而未有“死亡教育”提法,用“生命教育”包含“死亡教育”。当前,应当摒弃重视生而忌讳死的传统观念,借鉴已有的经验,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死观教育,促使人们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正确对待死亡,培养其追求生命意义的自觉性,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生命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这一最急需生死观教育的教育领域较之其他类别的教育机构,生死观教育几乎就是空白。据笔者调查,吉林省主要的几家医学类院校(吉林大学医学部、长春中医药大学、延边大学医学部、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几乎都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或死亡教育课程的安排。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死观教育作为新鲜事物,还没有受到医学教育者的重视。医学院校的专业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师压力、学业压力及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上。不管是生死观教育还是其他非医学类教育,统统要给医学专业教育让路。这一点从医学院校的课时安排上可见一斑,只有在专业课排定之后,其他“无关紧要”的课程才能见缝插针地安排。

2.医学院校缺乏综合类大学丰富多彩的人文课程资源和人文环境。同综合性大学相比,医学院校过于专业化,师资队伍以专业教师为主,对学生的人文文化熏陶相对较少。生死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哲学,包含一定的生命自然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伦理知识及社会学知识,更是充满对生命和死亡问题的思考,从内容上无疑属于人文文化教育。在人文文化相对缺乏的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3.即使有些院校已经意识到对医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的重要性,但专业知识的替代性思维阻碍了独立生死观教育的产生。生死观教育中确实包含一定的生命自然科学知识,这就使得医学院校的教育者们认为,通过专业教育,生与死对医学生来说不会像普通人那样神秘,医学生面对死亡时比一般人要沉着冷静。事实上,当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对越来越多的死亡病例时往往会沉着冷静,但也不排除是麻木的沉着,隐含在生与死生理现象背后的意义并未被察觉,其正确的生死观也没有树立。专业知识替代性思维使得本来具备开展生死观教育优势的医学院校,当前却在这个领域呈现出一片空白。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有条件且能做好生死观教育,医学生这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也迫切需要生死观教育的指导。

三、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一群,其特殊性既在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同时也与社会对他们的期待相关。生死观教育对医学生来说,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生死观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化、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医学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纯医学技术服务,医务工作者在接受专业教育时,由于其人文知识的匮乏、对人文类课程的忽视,且在实际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过分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与病患的交流和沟通,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要切实树立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从在校医学生开始进行教育,特别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神圣、生命价值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要求对医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从此,医学界及医学教育界便一直致力于“新医学模式”的构建。很显然“新医学模式”在诊疗中,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更加重视心理、社会因素产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患者心理、生活、工作环境分析的能力。这种分析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途径是从更深层的生命与死亡观念的树立中去培养,医学生自己首先理解了生命或生的意义,懂得死亡是人类生命不可逆转的生物学现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感,能够从容面对死亡,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应用新医学模式于患者,更容易走近患者,产生共鸣,深入了解患者,找到真正的病因。

3.未来职业特点及自身需要决定了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学生未来职业将经常面临患者的三种状态,即生、伤、死,其中死亡事件将会是最常遇到的事件,没有哪一种职业像医护人员这样频繁而又近距离地接近“死亡”。同其他大学生一样,受传统重生轻死教育的影响,他们同样恐惧死亡,大多表现为对死亡的无知与困惑,又因为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压力,医学生群体是心理问题与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医学生中轻率对待生死的事件并不鲜见。通过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解除对死亡的神秘感,更加深入地理解死亡,明白死亡的意义,直面死亡,深入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坦然面对死亡;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生命,真正实践“医者父母心”的信条,既要努力延长患者的生命长度,更要人道地关怀他人、重视生命质量。

4.塑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求有效的医学生生死观教育。

如前所述,切实有效的生死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医学生个人的成长,对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同样大有裨益。特别是在目前医患关系仍然较为紧张的形势下,生死观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补充,对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医患间缺乏沟通、医院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医生视患者为劳动对象与效益的来源,将患者排除在专业领域之外,导致患者置身医疗过程之外,逐渐产生了医患间的对立。通过生死观教育使医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未来职业中自然会恪尽一名医护人员的职守,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因为对死亡必然性的理解,对患者的生、伤、死会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关怀每一位患者。这必然能够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逐渐使对立的双方走向目标一致的统一。

系统的生死观教育在我国是一个老话题、新任务,应当借鉴比较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无法补上儿童、少年时期的缺课,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加强生死观教育,对其今后走向社会为时未晚。对医学生来说,无论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未来职业要求的角度来看,都应当能够接受有效的生死观教育。医学院校相较于其他院校拥有开展生死观教育的优势,应当及时、系统地安排生死观教育课程,为其他院校及社会上开展生死观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注释]

①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2):23.

猜你喜欢

生死观医学院校医学生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