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及其成因与对策思考*

2014-04-17任璐颖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危机群体学生

任璐颖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及其成因与对策思考*

任璐颖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高校扩招后,学生中“特殊群体学生”凸显,他们作为潜在不稳定因素,容易引发各类高校危机。引发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事件的成因既有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身心方面的内部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是内外合力的结果。处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的对策为: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危机;以人为本,认真对待危机;专业援助,高效处置危机;多管齐下,化解平复危机。

高校管理;特殊群体学生;危机预防;学生个体

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的内涵解读

(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概念与边界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这一概念在国内还未形成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含义,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的需要而把高校中具有某些特殊共性的大学生统称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歧视或者刻意制造群体差异。

本文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概念界定为:我国高校学生中,在学习、生活、适应社会(包括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和生理、心理、行为方面有一定问题的群体。依此概念,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可以分为学习困难群体学生、家庭困难群体学生(包括经济贫困群体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和孤儿、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学生)、生理弱势群体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群体学生、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学生、越轨行为群体学生六大类。

本文将所论述的概念限定在大学校园范围内,是指在高校内部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性的群体,而非把大学生与社会上的其他青年相比,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也是一个动态概念,群体中有些学生或许只是暂时“特殊”,可能一时“特殊”而一时又回归“正常"。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及其类型

“危机”在医学上原指人游离于生死之间的那种状态,后被用于其他学科。危机通常表现为一个紧急的事件或状态,而事态朝好或坏的哪个方向发展由对这一事件或状态的处理情况决定。高校危机有很多种类的表现形式,其中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是高校危机中分量大、影响深、辐射广的一类。而其中数量较多的便是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界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事件”概念为:高校中可能对以特殊群体学生为主体的人群造成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存在等严重不良后果的不确定性事件。

按危机事件影响范围从小到大排列,我们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事件依次划分为以下三类:

1.个体发展欠缺类。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特殊群体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这就导致他们更容易遭遇危机险情。如学习困难群体学生面对大学中各种考试压力可能会感到迷茫、疲惫、厌学等,形成学习危机。社会适应不良群体学生容易发生人际危机或就业危机,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的发展。还有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和越轨行为群体学生社会功能受损,容易引发个人心理危机、感情危机、前景危机等,严重的甚至自伤、自杀。

2.校园不和谐类。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在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遵守校园管理有关规定等校园和谐方面存在危机隐患。如学生之间的纠纷、打架斗殴,甚至上升到盗窃、抢劫、绑架、性骚扰、强奸、谋杀等校园暴力犯罪。

3.危及公共安全类。当群体危机不断升级, 不仅破坏了校园的和谐与平静,还触犯了国家律法,危及更多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更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时,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就升级为社会公共安全危机。如学生聚众闹事,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性罢餐、罢课、罢考、绝食、静坐、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或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散播不负责任的言论,引起民众恐慌,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的成因分析

危机的形成一般都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引发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事件的成因既包含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身心方面的内部原因,也有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是内外合力的结果。

(一)学生个体原因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事件的引发原因中最根本的是学生个体原因。由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道德素质与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个人属性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引起的危机不在少数,具体有:

1.身心发展滞后。身体、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或有缺陷的学生往往要面对学习生活中诸多的不便与痛苦,若不能及时防治,容易出现个体成长危机。例如生理弱势群体学生因为个人身体缺陷可能会形成自卑性格,害怕别人耻笑自己,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在遇到问题时较可能走极端。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学生是校园安全一大隐患,假如没有及时发现和专业处理,可能伤及性命,引发校园、社会危机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学习重视不够。有些来自偏远地区或中学时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到大学后可能出现成绩下降或多门不及格。如果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有可能陷入“成绩下降—自卑、自轻—效率低下—成绩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严重的发展性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大学有错误认知,认为大学是自由的国度,对自己过度放纵,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到临毕业才悔恨,在毕业、就业的双重压力下,也容易做出过激行为,甚至仇恨学校和社会,埋下危机隐患。

3.自我认识混乱。有些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由于特殊的经历和家庭环境,在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过程中造成了自我同一性混乱,个体并未明确的价值观并形成独立的人格,最终导致人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出现旷课、作弊、夜不归宿等各种校园违纪行为,引发个人发展危机。少部分特殊群体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组织观念不强,道德素质低下,法纪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抱有强烈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甚至参与诈骗、抢劫、绑架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危害他人的同时最终也自毁前程。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子女人生中第一所学校。据调查,许多特殊群体大学生都有相对“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道德品质、行为作风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家长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今后性格和行为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困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饱尝人世艰辛,有的家庭债台高筑,使孩子从小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享受童年欢乐,容易形成自卑和压抑的性格特点。到大学后,伴随着高额学费和生活开支的增加,经济的窘迫使他们的压力增大,性格上的问题更加突出,容易形成个体发展危机。

另外有些家庭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如夫妻关系不和、离婚丧偶、道德观念沦丧等,这些不利的成长环境都会毒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从小在不信任或高度紧张的环境下生活,缺乏关爱,从小就在内心中埋下了怨恨他人和社会的种子,以致易形成反社会人格特征,对家庭、社会形成巨大危机隐患。由家庭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在各类危机中占有较大比重,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度较大,因此也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学校原因

1.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备。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大学中一些专业体系已跟不上社会新形势的需要,出现课程知识老化、内容陈旧现象;有些课程光空谈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渐渐失去兴趣。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制,学生一般都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对大学各专业并不太了解,入校后即便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造成学习困难。此外,伴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图书馆、教室、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迅速被稀释,连小班教学的形式都无法保障,常常是一两百人挤在一间大教室里听课,坐在后排的学生由于听不清老师的话而容易走神、玩手机,再加上有的老师考试前会圈重点、划范围,学生自然也就习惯于“考前突击”,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认为专业课的学习不重要,宁愿旷课去做别的事。久而久之,学生的学风就会出现问题,在不良的风气里学习也会导致更多的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心理状态不佳,严重的就会引发个体发展或校园和谐危机。

2.对特殊群体学生人际交往的系统性指导乏力。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几乎都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既包含适应大学的校园、制度、管理方面,也包含适应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方面。总有一些学生不懂或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融入到班集体、各类社团中困难。尤其是高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学生,有研究表明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高校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并未开设有效的人际指导课程,虽然有些学生社团能提供一些学生人际交流的机会,但仍缺乏有经验人员对学生的人际表现做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很容易形成诸如自卑、自闭、社交恐惧等不良性格特征和心理问题,严重的就会引起特殊群体学生危机。

3.对情感问题特殊群体学生帮扶不够。大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希望自己能通过恋爱进一步了解异性,但这时候的大学生心智并不够成熟,在处理恋爱中的各类问题时不能冷静对待。校园内因恋爱问题而引起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甚至走极端,做出违法犯罪行为。面对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如异地恋问题、处理学习与恋爱时间分配问题、情绪波动问题、失恋问题、毕业后的分离问题等,目前高校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育来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恋爱、负责任地恋爱、理性地处理恋爱中的问题,这方面的欠缺就使高校出现了一批情感问题特殊群体学生,而他们的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校园安全危机事件。这类危机一直在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客观存在的潜在性隐患被忽视。参看一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不难发现,中小学已经出现了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进入高校后就很可能成为特殊群体学生。而高校在师资建设、教育理念、服务态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并不到位。高校为了提升科研水平,使很多教师不得不放下教学拼科研,学生的心理辅导多由辅导员承担,而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又使辅导员无法深入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高校里很多教师、辅导员还未意识到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在大学的校园里处于一个怎样危险的位置,没有了解到他们的作为能给这些学生个体或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特殊群体学生缺乏高度重视本身就成为高校安全的一个隐患,高校的各层教育管理者应当警醒。

(四)社会环境原因

宏观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微观的家庭和学生个体,个人和家庭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多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如社会转型造就了大批留守儿童,他们长大以后进入大学,就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和互联网络的应用,有些西方先进文化主流之外的糟粕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目前就业压力大增加了生存困难,也加剧了经济困难群体学生的心理焦虑;还有学校周边分布多个网吧,而学校无权对网吧进行监管,一些缺乏自制能力的大学生便形成“网络成瘾”这种新的心理疾病,导致学业完全荒废等等。

三、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的对策思考

(一)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危机

《左传》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如果学生个人没有危机意识在遇到身心问题时便不会及时防治,最终导致陷入危机险情,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害。而我国高校在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上普遍缺乏危机感。目前还没有出现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处理危机事件全凭个人经验和个性,缺乏科学的危机防治预案。高校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应当重视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树立起正确的危机意识,既不麻痹大意,也不草木皆兵,本着居安思危的原则,尽快建立可行、高效的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管理系统,来预防、监测、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将危害降到最低。

我国传统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如缺少正视危机的勇气的被动性、缺少开放的心态与合作的姿态的封闭性、过度关注学校声誉的短视性,这些使得现代校园文化中危机管理的观念缺失,应树立危机管理的全员意识,打造一种开放合作、融入危机管理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制定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策略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培训,让广大师生员工学习,进而提高全校师生的危机应对能力。目前有关危机的演练只有防火演练、楼道逃生演练、心肺复苏演练等少数形式,且次数不多,效果也不好。可以多组织师生员工细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开设有关危机管理的选修课,或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通过教师讲、学生学、动手练来普及危机教育,增强大家的危机观念。

(二)以人为本,认真对待危机

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人放在首位,也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我们在平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真正了解他们的身心需要,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危机,才能消除危机隐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其思想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由于先天条件、后天教育影响等因素导致品德与才能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在制定危机管理策略时,应当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原则,针对不同的个体的不同需要给予相应不同内容和方式的关爱会取得更好的教育和管理效果。例如对于家庭贫困的特殊群体学生,在对其施予物质补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怯懦、抑郁等不良心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隐患。

在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危机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公平、公正、公开”,在事故处置、违纪处理等方面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坚持同样的标准,执行同样的政策,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控制危机的辐射效应。危机事件发生后,更要发挥“人文关怀”的正能量作用,对特殊群体学生或其他学生跟进帮扶教育或心理疏导,尽可能减少危机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或者更好的状态。

(三)专业援助,高效处置危机

危机的防预体系建构、事故的妥善处理、危机后物质和心理重建都需要对危机管理有经验的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视角和服务。由于危机具有紧迫性,在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管理方面,应努力避免“外行看热闹”、“瞎折腾”现象,针对各类群体的特殊性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梳理和干预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危机事件尽快转危为机,达到降低损失的最终目标。例如,由心理障碍特殊群体学生引起的个体自杀危机,危机发生快、危害大、影响深远,危机前的防范即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及早发现、阻止危机发生,一旦阻拦失败危机发生,更不能听之任之或者再找非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而应当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其进行正确、及时的自杀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配置和培训宜早不宜迟,除了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外,还可以鼓励师生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扩充危机干预小组的人员力量,及时为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排忧解难。此外要定期给相关社团或班级负责心理监控的学生、学生朋辈辅导员培训心理学知识和干预技能,及时预警,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危机来时也能迅速反应。由此可见,高校需要培养、引进更多的危机管理专门人员,人员的高效配置也为高校学生的危机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依据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即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可以设置一个由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部长的危机管理部,该部门可以隶属于学校办公室,成员可以由校办主任、保卫处处长、学工部部长等高校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在日常状态下,成员们可以共同商讨特殊群体学生的问题、危机普及教育问题、危机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实施问题,以及预防危机的准备工作。危机一旦发生,危机管理部就要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有力调集后勤、宣传、网络、财务、校医疗机构各方资源协助处理危机,确保迅速、高效地处理危机,并顺利进入危机愈后恢复阶段。

(四)多管齐下,化解平复危机

危机过后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只有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完善我们的日常工作,才真正做到转“危”为“机”,让高校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危机愈后工作包含物资损失的重建和再储备、修订不合适的预警策略、处理失职人员、表彰奖励有功人员、编制危机处理经验案例、对特殊学生建立跟踪机制、采取危机公关恢复高校知名度与美誉度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建立对危机“目击者”的心理提升干预机制。高校爆发学生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目击者”,这些“目击者”因为知悉了同伴的危机发生全过程,往往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高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会让他们对消极情绪的不良应对方式产生习得效应。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目击者”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使其化解因目睹和了解同伴危机而带来的心理冲击,并通过这一危机事件得到免疫力,提升处理类似危机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危机是个人、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应更加重视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关心和帮扶工作。防范和处置危机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重要性,“及早重视、及早规划、及早干预、及早修复”是高校应对特殊群体学生危机的必由之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爱特殊群体,优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才能从根本和源头上消灭“特殊”,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江 蓉.独立学院学生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3.

[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 成,宋炳辉,金 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3]黄文静.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08.

[4]杨微梅,黎 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构探析[J].高教论坛,2010,(1):40-43.

(责任编辑:彭文彬)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llege Special Group Students Crisis

Ren Lu-ying

(Institute of Marin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After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special group studen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colleges.They are one of the potential factors of instability and are easy to cause crisis.There are many causes of special group students crisis,including their internal reasons in growth and some external reasons like the influence from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risis are: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safety and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crisis;treat the crisis based on human-oriented attitude;provide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and deal with the crisis effectively;take multi-pronged action and solve the crisis.

college management;special group students;crisis;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4-05-24

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课题“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任璐颖(1982—),女,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G641

A

1674-6120(2014)09-0056-05

猜你喜欢

危机群体学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危机”中的自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聪明的学生等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