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师如何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

2014-04-17聂忠莉胡一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构大学心理

聂忠莉 胡一冰 孙 敏 刘 涛

(成都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大学教师如何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

聂忠莉 胡一冰 孙 敏 刘 涛

(成都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无疑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适合大学生的课堂文化,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大学生从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到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是每一位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教师的专业学识、教学艺术、人格魅力,与学生一道潜移默化地建构起一种良好的课堂文化并体现其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师;课堂文化;功能价值;教师作为

作为显性课程呈现平台的大学课堂,是大学生陶冶情操、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主要阵地。可是,经常在网络中会看到少数大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课堂上真的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有的课堂等于浪费时间”等。虽然这样的议论可能带有学生个人的评价和情绪因素,但也反映出当下大学课堂确实有让大学生很不满意的地方。虽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大学教师,面对大学生的评价没有理由狡辩和麻木,找出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改进教学工作,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才是为师之道。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无疑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课堂文化的含义、功能与意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凡是人们后天习得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东西都可称为文化。课堂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它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它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需要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持;它发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有着特殊的主体和媒介,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情境性、聚合性、特殊性等,都是它比较突出的特点。比如聚合性就是由课程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年龄文化、制度文化等多种文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文化在课堂中交汇,它们之间既有交叉又有独立,既有冲突又有认同,因而课堂文化既不是一个单一文化也不是由一些文化的简单相加。不管教师是否意识到,大学生总是处在这种文化之中,并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教师创建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约束、激励、导向和愉悦等诸多功能。这里的约束,表现在大学生对课堂规范的自觉自愿的遵守与执行,绝非点名、批评与惩罚。对于大学上课是否该点名,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各言其是。从和谐课堂文化的角度分析,生硬的点名让大学生惧于扣分后挂科的压力,这样的课堂文化是有很大缺陷的,不是真正的良好的和谐的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文化,而是大学生对教师学识、能力、师道的质疑和不满,最终是对课堂文化的深层次伤害。因此,用教师的专业学识、教学艺术、人格魅力,与学生一道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课堂文化并体现其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的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快、羡慕、互谅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良好的课堂文化与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互为因果,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土壤。

(二)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交往。教学交往是学校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学交往是通过课堂互动实现的,能否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课堂文化功能,是教学交往成败的关键。教学交往包括言语交往和非言语交往, 体语、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言语等属于课堂上的非言语交往。因为,师生之间的相互认知维度、信息交流维度和关系维度等,都是课堂文化的丰富内涵;所以,只有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才能保证师生良好教学交往及教学交往心理的形成。

(三)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特定任务的信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特指教师对自己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是对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扩展。教学效能感可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努力和教学的坚持性。良好的课堂文化,让教师提升教学自信和产生自我能力认同。相反,糟糕的课堂文化使教师产生失败感,降低教学效能感,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严重者甚至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外部诱因的激发产生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学习知识的内在需要时,能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外部诱因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学生的内部需要来说,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恰恰就是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外部诱因。足见和谐的课堂文化是学生课堂学习动力的必要条件。

(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影响、学校的激励机制等等。但良好的课堂文化的构建也是一个必要条件。任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好的课堂文化,这已是教学常识。没有和谐愉悦的课堂文化,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质量,是绝对不可能的。

二、当下大学课堂文化的一些缺陷

实事求是地讲,高校里不管是资深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让学生敬重甚至终生难忘的教师,他们师德高尚、学识渊博、诲人不倦,遇到这样的大学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和幸福。同时也要清晰地看到,大学教师的良莠不齐,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课堂文化的建构上,少数教师可能就没有去认真钻研过何为大学的课堂文化、如何构建良好的大学课堂文化,更有甚者,自己课堂教学遭到学生否定,连真正原因何在都不知道的大学教师也不是个别现象。大学课堂文化缺陷的表现方式多样,下面几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堂专断严重。教师和学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双主体的平等有效互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是,个别大学教师,在课堂上极其专断霸道,不允许学生这样或那样,否则就用扣分相威胁,完全忽视学生的内在诉求。在这种畸形的课堂文化中,教师负责“灌输”,学生负责“静听”,把师生互为“信宿”“信源”的课堂教学本质完全破坏掉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会应试性考试,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创新。

(二)课堂单调乏味。一是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课堂沉重、沉闷,教师枯燥地教、学生无心地学,缺乏师生间真正的互动。有的教师对整个课堂有一种拖不动的感觉,甚至期盼赶快下课结束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学生会因对教师本人的失望导致对课堂失去兴趣。二是教师形象的单调。有的教师以“传教士”的心态站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让学生觉得可敬却不可亲、不可近。

(三)课堂缺少质疑。虽然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鼓励大胆创新质疑,但在骨子里大多数教师还是过于迷信权威。当学生质疑的时候,教师会毫不留情地给予否定,有的还会严厉批评。抛开学生提问的问题正确与否不说,教师的否定对学生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不仅否定了学生的想法更加抹杀了学生以后质疑的积极性。大学都采用逐渐适应以学为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逐渐摒弃以教为主的“传递—接受”模式。教师常常习惯把学生不爱提问或不会提问归咎于学生的素质问题,其实教师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师是否会设问、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是否足够、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时是否敢于放下面子等等。可以肯定地说,缺少了质疑的学术氛围的大学课堂,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最大的障碍。

(四)课堂松散放任。在极个别的大学课堂,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讲,尤其是一些人数众多的大课更为明显。有的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教学,课堂几乎失控,一盘散沙。归根结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教师。有个别教师说:“学生实在不听,我真的没有办法。”这不是理由!首先,检查教学的内容。虽然会受到课程本身的一定制约,但任何一门课程,同样有教学效果非常好的教师,说明跟教师驾驭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关。其次,认真钻研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善于向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请教,多与学生沟通。学生是丰富的个体,课堂调控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关键看教师本人是否付出辛苦与努力。

三、大学教师如何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

大学课堂应是充满活力具有生气的课堂,应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与大学生一道建设和谐、快乐的课堂文化,是每一位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心理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忌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健康关系,是良好心理距离的形成。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被尊重。比如,说“答对了在平时成绩中加分”看似是对积极回答问题的鼓励,殊不知大学生一般不太看重这个,他们看重回答问题后老师的评价与鼓励,希望参与到课堂讨论的氛围中来,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老师恩赐几分,这不是学生的真正心愿,所以心理上很不舒服,下次一般就不会再回答问题了。可见,把握学生的心理很微妙,值得教师反思。其次,对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这一点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尤其重要。和谐快乐的课堂文化是建立在全体学生基础上的,不能每次上课都只是与那几个感觉好的学生互动,这样其他学生就有被忽略感,尤其是那些相对内敛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便会逐渐疏远,没有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参与,良好的课堂文化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第三,要针对个别后进的学生,善于在课下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要求和愿望,在问题设计上尽量照顾到他们,有了被尊重和成就感——哪怕是小小的成就,他们参与课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

(二)下功夫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知识并加以实践。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学生是有着丰富心理世界的发展性个体,他们在想些什么、要些什么,困惑是什么,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心理学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人们常说备课要先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课堂教学吻合学生的心理水平,课堂文化的构建才会有心理基础,不然仅凭教师自己的想象创建良好的课堂文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学生根本不会有参与的热情。关于师爱、课程、教学目标、课堂心理氛围、课堂控制、教学艺术等,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尤其是教学心理学都会给教师很好的启发与建议,这些知识都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真理。只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对建设大学良好的课堂文化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充分尊重并发挥大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使之成为课堂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多年来,课堂的双主体性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教师的主体性确实体现了,但学生的主体性却多半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课堂上的各种规则都由教师制定并实施,学生只有私下议论和被动接受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大学课堂,良好的课堂文化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首先,可以让大学生参与课堂规范的制定,对于课堂规范中的诸多“不准”、“不许”要多听听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当学生参与了规范的制订并遵守这些规范时,他们会产生归属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在课堂上,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主人,他们体验着集体生活。其次,当学生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发生时,教师也不应简单处理,而是应和违规者一起来探查违规行为产生的动机和后果,并在如何处理时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商讨。这样,不仅犯错误的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自己的错误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后果,而且能感受到课堂文化对人的成长的关怀,当他以后面临相同的情境时,文化的影响力就会约束他的行为。第三,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去仔细倾听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建议。不能只听溢美之词,而对带批评性建设性意见置之不理,更不能变相惩罚提意见的学生。没有一位老师敢说自己的课堂教学已经好到极致,没有改进的余地了。教学效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值得每一位教师穷其一生不懈追求,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文化,从而去追求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四)积极管控并矫正课堂教学环境中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属于教育性概念,是指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形成的,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从性质上讲肯定是消极的。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个别学生常常会产生干扰正常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各种行为。比如有的无视课堂纪律,无故旷课或逃学;有的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故意与教师作对;等等。所有这些行为,对于课堂教学的正常活动来说,都是一些严重破坏课堂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行为。因此,要想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问题行为,把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程度。首先,要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比如是外向攻击型还是内向退缩型,是心理性问题行为还是品德性问题行为;其次,找准产生的原因,是情绪冲突、心理挫折还是心理疾病所致;第三,要对课堂问题行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地加以对待,积极引导重构良好行为;第四,要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访问、早期诊断、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多方帮助等手段去矫正问题行为,从而让问题行为的学生也一起参与到良好课堂文化的建设中来,这是教师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建构大学和谐的良好的课堂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本着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懈努力与追求。

[1]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周仕德.张明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初探[J].教育探索,2005,(9).

[3]陈 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永如,梁 清.深刻认识教学本质 努力构建课堂文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责任编辑:李文富)

How to Construct an Excellent Classroom Culture in Colleges

Nie Zhong-li Hu Yi-bing Sun Min Liu Tao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Classroom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learning,and excellent classroom culture absolutely helps students to learn.It is obligatory for college teachers to build an appropriate cult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and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including moral development,knowledge and skills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diathesis.It bears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teachers,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not only to build an excellent classroom culture instilling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teaching art and personal charisma but also to implement it successfully.

2014-02-22

聂忠莉(1966—),女,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剂学,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G451

A

1674-6120(2014)09-0025-04

猜你喜欢

建构大学心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心理感受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