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定位*
2014-04-17曹雨涵
曹雨涵
(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南通 226001)
“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定位*
曹雨涵
(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南通 226001)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是“全人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体现。该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平等的互动中建构知识。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共同体,各自主导地位是交互出现的。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却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全人教育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课堂核心,‘互动’为课堂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这一教学模式在综合“问题解决”、“情境教学”以及“探究式学习”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问题”基础上的师生“互动”。而在实践中要实现对该模式的正确运用,不但要求从教者对该教学模式的育人理念有深刻认识,还要对自身在该模式下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一、观念定位:建立“全人教育”观
众所周知,行动需要理论指引。应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教学模式的“形”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其背后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实践中必然会走样。因此,深入理解“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背后的精神实质十分必要。笔者认为,“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基础就是“全人教育”观。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思想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完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最大化地激活学习者个体的潜能,促进其作为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的宗旨就是“用教育来完成人的灵魂塑造,用教育来造就一个好人、大人、能人、完人,而不是坏人、小人、庸人、畸人,使人走向全人,并进而造就一个美好的社会”[2]。因此“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一场教育目标的革命,其主要的贡献则在于纠正了近代社会以来世界教育领域存在的机械化与功利化倾向,是对现行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政策的再反思[3]。
从“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出过程来看,其来源于教育界一直在着力进行研究和实践的“问题解决”、“互动教学”乃至“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所要解决的正是人们以往在教育中所忽视的受教育者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例如,“问题解决”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包括知识应用能力),“互动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式学习”则重在培养学生思想方法和情感意志。而“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则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4]。
从“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课堂的实施过程来看,“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式在“问题”引领的“互动”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及其实际效果。也就是说,“问题—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情感、智慧以及意志方面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有效“碰撞”,才能擦出知识的火花。因此,在这一“碰撞”过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层面,而且更多地是在关注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养成训练。这就是“碰撞”的有效性。
故此,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甚至“体育”,当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时,必须认识到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没能抓住“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神”, 在教学中导致“问题—互动”流于形式。例如,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内容本身,而忽视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及由此产生的新思想与新方法;或者有的教师虽然形式上有互动,但仅仅限于师生之间简单的问答互动,缺乏创新性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5]因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广大教师对自身从事的教育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目标定位:重视知识的自我建构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该模式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在此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自我内部加工,并将其与自身的既有知识进行衔接和融合,从而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内化。因此笔者认为,“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上所展现的是“建构主义”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知识意义)的过程,主张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对新知识进行的理解和意义建构,学习的结果就是先前经验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6]。为此,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我们的教学应以“问题”为基础,从“问题”出发,以问题挑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习得。而要在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而当务之急,则是在教学中需要在教学环境和教学重心方面进行纠偏。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在广大教师的观念中将自身的教学狭隘地理解成教师的“教”上,即存在片面地从教师的视角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这与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要求明显相悖。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明确自身的教学活动是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各种信息源和帮助。即在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以及互动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动机及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7]。
在此基础上,教师的“问题—互动”教学设计所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由于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当围绕学生的知识建构展开,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能够由其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而传统的关注焦点在于教学环境的设计,从而导致过于强调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与支配。因此,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强化对“问题”质量和“互动”环节的具体设计,以“问题”驱动教学过程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享受更多的学习上的主动与自由,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身份定位:树立教学共同体意识
教师开展“问题—互动”教学时应关注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身份定位问题,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处理在教育界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在此讨论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当今的“问题—互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于在该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认识还存在偏差。例如有人曾撰文指出,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组织者,是配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8]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对“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的误解。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和习得为基础的师生交往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9]。“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往。因此笔者认为,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教学共同体,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不是主客体关系。如果一定要确定主体,那么我们认为两者都应视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的主体。
基于对当前课堂教学中“问题—互动”教学实践的观察,不少教师在“问题—互动”教学实践中并未能正确地定位师生关系。例如:从“问题”来源上看,大多以教师为主,鲜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问题”内容来看,未能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互动”环节来看,大多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教师在互动中占据了强势,未能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因此,准确定位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身份属性,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就成为广大教师正确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笔者认为,“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典型的教学共同体。
1.“问题—互动”教学需要师生“共思”。问题是“问题—互动”教学开展的主要载体。虽然在传统教学中也强调问题意识,但是这种问题意识所关注的是教师通过抛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教师“控制”色彩。而“问题—互动”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过程,因此问题的来源也不应是单向的。“问题—互动”教学中问题的来源除了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还应来自课堂互动中学生基于自主思考所产生的问题。因此,“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与思考是问题产生最重要的土壤。师生之间在问题基础上的共同思考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基石,更是推动“问题—互动”教学进程的重要动力。
2.“问题—互动”教学需要师生“共勉”。过去,在教学中所强调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反馈层面,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刺激—反馈”模式。这种互动实际上只是教师对学生主动施加的“控制—服从”单向型互动,从而严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降低了师生互动的效果。“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的“互动”所强调的却是师生间双向、交互影响的过程,关注的是在师生教学共同体之间形成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双向作用[10]。这种互动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互动,还包括在围绕“问题解决”过程师生之间在情感、心理和价值观层面的全方位互动。因此,“问题—互动”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问题解决中实现高效沟通、合作与交流。只有师生之间形成有效“共勉”,才能真正扩大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空间,实现互动教学的目标。
3.“问题—互动”教学需要师生“共建”。如前所述,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过于重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和主导,师生关系存在严重的“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是“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学生真正成为能够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主体,“问题—互动”才能真正发生。“民主”的课堂文化氛围则成为“问题—互动”教学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然而,这一变革不是一堂课、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虽然对于课堂文化的形成教师责无旁贷,但是更需要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主体——学生的广泛参与。因此,“问题—互动”教学的开展还需要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参与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从而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软件”环境。
注释:
①例如,有人在文章分析中指出,有些教师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与学生进行的浅层次的一问一答看似很忙,但由于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深入思考,实际上只能算是简单的“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根本起不到“问题—互动”的教学效果。详细的分析请参见苏春景、赵翠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刊于《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10期,62-65页)。
[1]杨建楠.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4):66-68.
[2]胡美山.走向全人——和谐社会的教育构想[J].当代教育科学,2005,(9):3-7.
[3]刘晓红.以“全人教育”理念引领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3,(5):3-6.
[4]赵龙龙.“问题—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4,(1):3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9-11.
[7]薛国凤.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5-99.
[8]陈敏敏.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互动”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44-45.
[9]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33-35.
[10]叶 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1):85-89.
(责任编辑:李文玉)
On Teachers' Position under the “Problem-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Cao Yu-han
(Nantong Middle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Jiangsu, 226001, China)
The “problem-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s a profound expres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Under this teaching mode,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not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but a partnership based on the equality basis of personality.During the “problem-interactive" teaching,teachers and student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equally in constructing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But as an organizer of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s play a more critical role during the “question-interactive" teaching.
problem-interactive;teaching mode;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holistic education
2014-04-3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问题—互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2013/02/483)。
曹雨涵(1981—),女,江苏省南通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与教学。
G424.21
A
1674-6120(2014)09-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