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急迫任务
2014-04-17袁振国
袁振国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我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但是,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育大但还不强,所以,如何建设一个教育强国来支撑我们强大的国家,就成为下一个30年奋斗的目标,成为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
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我们所说大而不强,主要是我们质量还不够高。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什么叫教育的质量?这个概念讨论得很多,写文章的人也很多,我不想在这里对这个概念花太多的时间讨论,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2》的序言和《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两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过。这里我想用两个操作性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就是PISA测试的成绩,一个是出国和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大家知道,PISA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一项全球学生学业能力测试,这个测试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象是15岁的儿童,测试内容包括数学、科学和阅读,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参加测试,而且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现在影响越来越大,各国都很重视。我们不是OECD成员国,但是上海以城市的名义参加了这个PISA测试。上海的成绩令人震撼地连续3次(每两年一次)名列第一。这件事情对世界影响很大。虽然说这个测试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部素质,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确实还有不足,但是不管怎么说,世界第一,而且连续三年,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这个足够有说服力地反映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水平和质量。
虽说上海的成绩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水平,但从其他多方面的了解,全国的整体水平也不会太差。实际上我们有13个省市也非正式地进行了类似PISA的测试,包括一些西部省份,得到的成绩对比PISA成员国,平均处在中等水平偏上。也就是说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在70多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当中比较起来处在中等偏上水平。这个问题我跟OECD的秘书长和教科文司的司长都有过交流,他们也都有同样的判断。
相比较而言,高等教育没有一个能被广为接受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各个国家的水平。现在OECD也正在做一个高等教育的类似于PISA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现在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有效的角度、一个敏感的指标,来比较各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个角度就是看你这个国家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我相信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越强,就越能说明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越高。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观察的话,我国高等教育就没有那么乐观了。目前世界上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大概吸引100万留学生,而且大家知道美国留学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以及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中国排第十位。去年我国出国留学生大概29万,来华留学的大概28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28万当中只有13万是来读本科或者以上的学位的,其他都是属于短期学习。在这13万当中,有60%是东南亚国家,还有2.2万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给非洲的学生。可见,我们对发达国家、对欧美国家学生的吸引力还比较薄弱。一个国家吸引留学生的力量主要是看你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基本的和第一的使命。大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中的体现。现在我们的办学理念、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考评方法、未来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成长状态,我总是感觉到还是以计划为本、以学科为本、以教师为本比较多,以学生为本比较少。几年前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在社会上也引起过轩然大波的。有一位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去美国留学,后来在美国就业、创业,期间曾在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一年。若干年后他创业很成功,想回馈教育,但他第一次捐款800万美元捐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有人指责他是白眼狼,甚至有说他是卖国贼。他的回应是,我想到母校,首先就想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其他学校没有深刻印象,他说普林斯顿大学让他有归属感。这个事情对我们感触很大。后来我看了一些有关的数据,发现美国大学经常做归属感的调研,中国有些研究部门也拿美国调查问卷做过类似的归属感调查。调查发现,美国比较好的大学比如常青藤大学归属感在80%以上,而我们也是比较好的大学,都是“985”大学,学生有归属感的平均水平只有40%。特别是现在建了很多大学城后,学生和老师见面都很难,说起对学校的印象,很多毕业对教师没有什么印象,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辅导员还有些印象。怎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人格成长放在第一位,我想我们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也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有选择才有适合的教育。学生能实现他自己特性、能发挥他优势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学科、专业、课程、活动、老师,以及生活的各方面,不能以我们那样方便管理为原则,而是要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要把学生被学习、被安排、被组织变成一种他自己的组织、他自己的选择。有选择,才有个性,才有最好的发展。有选择不仅制度、管理要改革,允许流动、变化、迁移,更重要的是要有可选择的空间,要有大量选择的机会。我们现在的教育在选修、师生互动、学生实践、社团活动各个方方面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探索,有些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总的讲学生是被安排的,课堂也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
学生有选择,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提供我们认为好的教育,重要的是要提供不同的学生认为对他来说是好的教育,这就是个性化的教育。美国在评价大学的教育质量时,要求学校回答这样6个问题: 1,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个体在大学期间所发生的变化(大学期间的变化);2,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变化或发展是进入大学的独特结果(大学的纯影响);3,有哪些证据表明不同的大学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变化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大学之间的影响);4,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在同一大学中的不同经历对学生的变化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大学内的影响);5,有哪些证据表明大学经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变化或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条件影响);6,大学对学生的长期影响有哪些(在他毕业若干年后感到学校对他有用)?这6个问题回答好了,学生的选择性也就实现了。
学生自主选择并不是松松垮垮,而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校的收获与在校的投入程度成正比,这是被所有研究证明了的真理。稀里糊涂能学习好、发展好是不可能的。
前不久我跟重庆教委的一位领导聊天,他的女儿刚刚从我国的一所985大学毕业,到美国一所学校读研究生。我问他女儿在美国的大学读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他女儿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起美国的大学,中国大学的学习简直就是小儿科。她说她目前在学的的一门课要做5次作业,她是学电脑的,每一次作业都要求编程序,要1万句以上,打印出来要40到60页,每一次作业都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一个毕业设计。也就是说她一门课就要做我们大学的5个毕业设计,她觉得要了命了,但是另一方面她又说收获特别大,这一年学的东西简直太丰富了、太多了,经过这么一年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我有一个亲戚在法国读博士,他也是国内研究生毕业出去做博士的。他写博士论文有三个导师指导,一个导师负责论文的内容,一个导师负责论文的结构,一个导师负责论文的文法。每次论文交上去以后,退回来的时候都是改得一塌糊涂。他说他的论文经过了三次这样的修改,使得他的论文无论在结构上、数据和内容匹配上、文法上都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改变,提升很大。他说每天都搞到深夜,真是受不了。但是他毕业以后他非常怀念这段时间,他觉得这3次修改博士论文对他来说是一次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人生难忘的训练和提升。
坚持以教学为本
教学是学校基本的和第一的活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功能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教学到教学与科研结合再到服务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引擎,但所有这一切,都首先源于搞好教学培养学生,如果教学搞不好就失去了学校的本质。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教学为重还是科研为重的争论,最后的共识仍然是教学第一,这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否则和研究机构无异,大学就可关门了。
搞好教学要对教学有敬畏之心。我们很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几十年但每次走上讲台仍然是战战兢兢,甚至如履薄冰,生怕讲不好,把讲好每节课看做是自己一生的荣誉和生命。而现在有不少学校和老师确实把上课看得太随意,太漫不经心。我听到过一位院长和年轻老师这样的对话:年轻老师问:“院长,我今天第一次上课,请问应该注意什么呀?”院长:“你爱怎么上就怎么上!”……
第二,要集中优质资源。要把优秀的教师集中到教学工作中去,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材内容。现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老旧,内容陈旧,有不少教材是“学校联盟”的利益产品,十年八年不更新。前几年我们直接使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原版教材,不仅内容新,也促进了教师的进修和提升,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很多大学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可谓一掷千金,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但对教学的奖励却惜墨如金,在这种氛围下,怎么可能不是重科研轻教学?值得高兴的是,前年浙江大学设立百万重金优秀教学奖,这是对的,优秀教学的价值和智力水平丝毫不亚于优秀的科研成果。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不断涌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相互学习、观摩也蔚然成风。可是应该更加生动、更加多样、更加有研究性的大学教学反倒比较沉闷,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尤其是大课比较多的原因,课堂教学基本上老师一言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动脑与动手的结合,接受与创造的共生,智力与情感的兼顾,很少得到足够的重视,值得自豪的成功范例也泛善可陈。
第四,科研育人。随着科研的重要性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研的广泛性和受重视程度必然越来越高。但是,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一定不能两张皮,在科研中育人是学校的使命也是学校的优势。科研本身具有很好很重要的育人功能,专业教师尤其是学生敬仰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终身的。钱学森经常说起他的老师冯·卡门的一个故事。一次在讨论空气动力学的问题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经过长期琢磨的设想,不料被冯·卡门很随意地就否定了。钱学森和郁闷。没想到,第二天早晨钱学森一开门冯·卡门就站在他的门口。冯说,我已站了半个小时了,没打扰你。我来的目的就一个,向你道歉。你昨天提出的设想我回去认真思考后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却轻易地把它否定了,实在抱歉!这件事给钱学森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也成为他后来做人为师的榜样。所以科研育人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
坚持以本科为本
大学一定是以本科为本,本科搞好了才有好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决定学生和学校的未来。现在我们把很多优秀的教育力量、科研力量和经费都集中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上,当然这个也没有错,但是如果本科搞不好的话,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不理性的。有些人甚至觉得给本科生上课是水平低的表现,给研究生、博士生讲课才是有水平。所以很多学校本科生只是听说学校有哪些知名教授,但从来没有机会得以一见,“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若干年前杨振宁先生百万年薪受聘于清华大学的时候,他说我什么都可以不做,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给本科生上课。他坚持给大学一年级的本科生上基础数学课,这当时也成为了清华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人不理解,一个基础课谁都可以上,需要你去上吗?但是听完以后,大家共同的感觉是,大师就是大师,讲的虽然是基础,收获还真的是不一样。我们现在对本科生的教育都是一些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去上课,这个是本末倒置的,本科生的教育一定要是最好的。在国外最好的大学里,诺贝尔奖获奖者在课堂上随处可见。
总而言之,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文本,以本科为本,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才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提高,达到新的水平,才能从大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