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学论著翻译问题论析——以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为例*

2014-04-17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国史译者原文

张 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学术翻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各种海外汉学家的古典学术名著和反映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包含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论著纷纷被译介过来,如名目繁多的“海外学人丛书”“世界汉学论丛”“大象国际汉学研究书系”等,这些论著的译介和出版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学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论著的译介也涉及到文献的理解与“回译”问题。然而,汉学论著的翻译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翻译质量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损害汉学翻译的声誉,阻碍国际汉学研究的发展,而且可能郢书燕说,以讹传讹,也会对国内学术研究产生不良影响。”[1]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汉代到宋代中国家庭与家族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在东亚研究领域著述颇丰,颇有建树。《剑桥插图中国史》(The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是其为英美国家普通读者而写的普及性读物,叙述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和对待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移民及政治。对于伟大的中华文明,此书既有宏观的综合概述,也有微观的具体剖析。整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简要,语言平实、简明而凝练。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伊沛霞的写作已构成一种翻译,即将中国的历史、社会、艺术、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和政治等方面译成英语,介绍给英美国家。伊沛霞在此书的中译本序言中认为:尽管研究中国史的西方学者与中国史学家的研究史料相同,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却迥然不同。因此,她的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固定、具体的原文本,尽管在有些方面会因研究视阈的不同,在同一问题的阐述上有所不同。然而,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中译本《剑桥插图中国史》出自三位译者之手,译文风格不尽一致,或顺畅、或滞涩。此译本将伊沛霞原著中的英文还原为汉语,用汉语表达中国的历史、社会、艺术、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和政治等方面却不够准确,在词汇、句法乃至整个篇章层次上都没有完全实现该英文文本的汉语的完全回归,浓重的翻译腔使得中文表达与中国本土的内容不够和谐自在。

本文借助回译,就所上述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分门别类,举例论析,以期对读者阅读此书有所助益。

二、回译的定义、分类与作用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2](P.1)。因此,翻译通常归结为语言问题。“在技术层次上,翻译可以‘等值’或‘等效’,而在文化层次上翻译则不能‘等值’或‘等效’”[3](P.13)。

回译(back translation或back-translation)也是翻译,是一种“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4](P.434),是“把被译写成另一种文字的内容再转译成原文的过程和表述”[5](P.97)。根据夏特沃斯 (Shuttleworth)和寇维(Cowie)在所编纂的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的词条指出:回译是 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6](P.14)——把翻译成特定语言的文本又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界定,回译是“通过回溯拟译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内在的语言和文化联系,把拟译文本中源自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素材或文本重新译回源语的翻译活动”。[7]

贺显斌(2002)区分了三种功能不同的回译:用作翻译策略的回译;用于译文质量检验和翻译教学的手段的回译;作为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的辅助工具的回译。[8]方梦之等(2011)将回译分为三种:检验性回译(back translation for testing)、研究性回译(back translation for research)和机械性回译(mechanical back translation)。[5](P.97)王宏印等(2012)将回译分为“无根回译”和“原文复现”。前者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在语言上不存在以原文为根据的回译,即翻译成源语返回只是文化上的返回,而非语言的返回;后者是指不经过翻译直接还原为源语原文本。[9]

而回译出现之初,主要是用作译文评估[6](P.14),纽马克(Newmark)曾提出回译是为了检验译文的质量。[10](P.124)但是对其评估效果,却一直饱含争议。图里(Toury)认为翻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回译的相关研究不可能具有信度,因此,回译能够回到原语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11](PP.23-24)而Brislin,Freimanis(1976)在 Back-Translation:A Tool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一文中写到回译可以检验译文的质量,从而检测意义的对等[12](PP.22-40);冯庆华等指出:“回译对译文的检验功效是其他方法无法企及的”,回译是“能够检验原译的质量的”[13],而且译者怎样将一些引文准确地回译过来,是对翻译工作者素质和水平的一大考验,会影响到译文的总体水平。[14]

尽管在回译的评估效果上见仁见智,言人人殊,但是回译在一定的语言层次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不可或缺的检测翻译表达的方法,这一点已被许多学者和译者所认同。许多学者将回译作为语言对比的一种方法,即采用直译式的回译方法来研究双语之间的结构和概念之间的差异,直译程度随需要研究的对象而定。如Spalatin(1967)将回译运用在对比语言学中,认为回译是一种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中的具体句法特征、形态特征或词汇特征的翻译技巧。[15]霍姆斯(Holmes)利用回译证明诗歌翻译不存在真正的“对等”(No translation of a poem is ever“the same as”the poem itself...Nor is a translation of a poem really“equivalent”to its original),因此,任何声称源语与译语间对等的说法都是有违常理的(To call this equivalence is perverse)。[16](P.53)Baker(1992)借助于大量的回译来说明语言形式和文化的不对等,原因在于两种语言缺乏对等词。[17]

纽马克(Newmark)在 Paragraphson Translation指出,回译是翻译中的科学成分,总体上可以检测源语和译语的偏离,也可以用于向不熟悉源语的读者阐释翻译例句。尽管在区分有效与无效翻译上回译不是决定性要素,但它通常是一种有价值的测试。[10](P.124)

葛校琴认为回译预设了一个原文本的存在,且该文本已经被译成外语,回译就是将该译本译回到源语。原文本的构成既可以是“本族语言+本族社会文化内容”的自然文本,也可以是“本族语言+非本族社会文化内容”的非自然文本。伊沛霞的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的原文本属于非自然文本——“本族语言+非本族社会文化内容”,即“英语+中国社会文化内容”;翻译成汉语时,则回到了“本族语言+本族社会文化内容”的自然文本,即“汉语+中国社会文化内容”。“从‘非自然文本’转向‘自然文本’,这恰似传统意义上的回译过程。”[18](P.340)

三、中译本《剑桥插图中国史》的翻译质量问题

作为对中国的历史、社会、艺术、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和政治等方面内容的回译,《剑桥插图中国史》在其内容上,应该是原文本回归其“存在的家园”;在其语言上,应该是汉语特有文化词和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回归。然而,译语的受话人为汉语本族语的读者,如何保证目的语的可读性与源语的可读性相适应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翻阅《剑桥插图中国史》的中译本,笔者发现此中译本在以下三方面不尽如人意:(1)死译、逐字译和硬译;(2)国学常识错误;(3)直接引文的文献回译问题。这些使得中文表达与中国本土的内容不够和谐自在。

1.死译、逐字译和硬译

死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awkward translation)是指逐字/逐词逐字/逐词的翻译方法或由逐字/词翻译而产生的语意不切、意思含糊或有语法错误的、佶屈聱牙的译文[5](P.89);逐字译(word - for-word translation)指“词对词翻译”,即将原文语句的一个词一个词的对译,不考虑词在语法或词义方面的差异[5](P.89);硬译(servile translation)一般指按照外国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不顾本国读者能否接受的生硬翻译[5](P.89)。死译、逐字译和硬译常常相互渗透,不仅破坏了语言的优美,而且妨碍了语义的表达,使得译本带有浓重的翻译腔。在《剑桥插图中国史》的中译本中,死译、逐字译和硬译具体体现在词汇、句法和段落的翻译三个方面。

(1)So zealous was he that he passed his own home several times without pausing to greet his wife and children.[19](P.10)禹治水是如此专心,以至他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停一下去看望自己的妻儿。[20](P.1)

译者在句义的理解没有问题,但是在句法上完全忠实于源语,一个词一个词的对译,方梦之等在《中国译学大辞典》的词条“逐字译”中指出:“逐字译虽有可能,但一般行不通……而汉语so…that…常回避‘如此……以致(于)……的对应形式’。”[5](P.89)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因为,笔者认为此句译为“禹治水为公志私,三过家门而不入”较妥。

(2)So thoroughly was this proscription carried out that no copies have been recovered of over 2,000 titles.[19](P.225)这次禁毁进行得如此彻底,以至至少2000 种以上的古书从此失传。[20](P.168)

此句翻译同例(1),由于逐字翻译导致句法上的汉译西化,读来不顺,甚至佶屈聱牙,不堪卒读。笔者建议此句可翻译为“这次书籍禁销非常彻底,销毁的书籍达2000余种”。

(3)Through most of the imperial period,literate Chinese had a“great man”theory of how their civilization developed.[19](P.10)在帝制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有学问的中国人用一套“伟人”理论来说明他们的文明是如何发展的。[20](P.1)

译者将literate Chinese按其字面意思望文生义,翻译为“有学问的中国人”(literate adj.able to read or write有读写能力的,有文化的)。笔者认为literate Chinese翻译为“中国文人”更为恰当。笔者认为这段文字更为准确的译文应为:在帝制时代的大部分时期,中国文人用“圣贤”理论来阐释中华文明的发展。

(4)Two short treatise,of unknown authorship,the Great Learning(Daxue)and Doctrine of the Mean(Zhongyong),expressed these ideas concisely and compelling.[19](P.47)《大学》和《中庸》是佚名作者的两篇短文,它们简明而咄咄逼人地表达了这些看法。[20](PP.30-31)

同例(3),译者望文生义将compelling翻译成“咄咄逼人”是有违《大学》、《中庸》在道德自我完善上的贡献的。笔者认为可将此句翻译为:《大学》、《中庸》两篇作者佚名,它们简明地表达这些观点而且极具说服力。

同样的错误在本书开篇的第一章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Neolithic Period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写道:It was overthrown when King Jie,a tyrant,was deposed by a subordinate who founded his own dynasty,the Shang.在中译本中,这句的译文为:到夏桀这个暴君被他的一个下属废黜时,夏王朝被推翻,篡权者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商。此处的“废黜”和“篡权者”都被贬义词。而伊沛霞在原著中用的depose和found均为中性词。

(5)In conversations with his disciples and fellow philosophers,Mencius showed interests beyond government.[19](P.44)在与他的弟子、信徒们的对话中,孟轲对政府以外的东西颇感兴趣。[20](P.29)

原句中的fellow philosophers被错译为“信徒们”,译者可能是将fellow错看成了follower,这导致原译文与原文的意思表达上有明显的差距。笔者认为此句更为准确的译文为:“通过孟子与他的弟子和其他思想家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政府以外的东西也颇感兴趣”。

2.国学常识错误

作为一部描写中国人各个方面的中国通史,伊沛霞重点描写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此书自然涉及许多文化常识。但在其中译本中,笔者却发现了不少国学常识错误,先将典型的两处错误列举如下:

(6)Shen Nong,the Divine Farmer,invented the plough and hoe.[19](P.10)神农意指具有神性的农民,他发明了犁和锄。[20](P.1)

伊沛霞在原文本中特意分别将Divine和Farmer首字母大写,因此不能按其字面意思翻译为“具有神性的农民”。根据《汉语大辞典》释义,神农一词条解释为:1.传说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2.谓土神。后世称司农事之官为神农;3.《庄子》书中所记述的人名;4.古代学派名。在本句中,the Divine Farmer应解释为“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而不是赵世瑜等译的“具有神性的农民”。

(7)Huang Di,the Yellow Lord,invented the bow and arrow,boats,carts,ceramics,writing,and silk.[19](P.10)皇帝即黄色的帝王,发明了弓箭、船只、马车、陶瓷、文字以及丝绸。[20](P.1)

根据《汉语大辞典》释义,黄帝1.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2.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在本句中,伊沛霞书中的the Yellow Lord应解释为“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赵世瑜等译将其翻译成“黄色的帝王”显然是有违常识的。

3.直接引文的文献回译问题

在汉学论著翻译的文献中,直接引文的文献回译占很大比重。大多著作的直接引文一般都详细标注出处,这类文献的回译比较比较简单,译者只需仔细核对原始文献,比对抄录即可。但有些著作的文献回译却比较繁杂,诸如直接引文是节引,而且出于不常见书,稍有不慎,译者就很可能在直接引文的文献回译上出现问题。在《剑桥中国插图史》的中译本中,直接引文的文献回译问题主要体现在:原著作者直接引文,而译著译者擅改为间接引文,用自己的话加以间接表述。如:

(8)He argued that heaven is impartial and human affairs result from human efforts.Praying to heaven or to gods does not get them to intervene.‘Why does it rain after a prayer for rain?In my opinion,for no reason.It is the same as raining when you had not prayed.’[19](P.45)(荀子)他认为,天是公正的,人事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求天或求神是没用的。他说,为什么祈雨后就会下雨呢?依我之见,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你没有祈雨时也会下雨。[20](P.29)

在此句中,译者未将引文中的中文文献回译,而是自己加以翻译阐述。实际上,此句出自《荀子·天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9)Much of what is desirable does not come naturally and must be taught.When a son yields to his father,or a younger brother yields to his elder brother,or when a son takes on the work for his father or a younger brother for his elder brother,their actions go against their natures and run counter to their feelings.And yet these are the way of the filial son and the principles of ritual and morality.[19](P.45)(荀子)大多数值得赞美的言行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受教育而成的。他说,子从父,弟从兄,或子为父,弟为兄服其劳,这些行为都是违反其天性,与其感情相悖的。但这是孝悌之道,是人们应当遵从的礼仪与道德准则。[20](PP.29-30)

荀子在其《荀子·性恶》中说到:“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故此句应回译为“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10)In place of contention,he advocated adherence to the view of superiors,up to the ruler,who follows the will of heaven:‘What the superior considers wrong,all shall consider wrong.’[19](P.53)(墨子)为了避免争论,他主张与尊长保持一致,而到国君那里,应该遵循上天的意愿:尊长以为错者,大家都以为错。[20](P.35)

此句出自《墨子·尚同中》:“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11)A Rong lord allied with the state of Jin was reported to have said in 599 BC.,‘Our Rong drink,our food,our clothes are all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Hua.We do not exchange presents with them.Our languages are mutually incomprehensible.’[19](P.56)据史料记载,曾与晋国结盟的一位戎族贵族于公元前599年说,戎饮食服饰均不同于华人,互不赠礼,言语不通。[20](P.37)

此句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羌戎首领驹支的原话应为:“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按:当为公元前559年)

四、结语

总体说来,从 TheCambridge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到《剑桥插图中国史》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回译,即非自然文本——“本族语言+非本族社会文化内容”,回归到“本族语言+本族社会文化内容”的自然文本。这种回译实现了源语文本内容和文化内容的回归,这就要求译本要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上实现对等。这样的回译本身对是对译者语言表达能力和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等诸方面学识的严峻考验。

如何借助于回译,实现汉学论著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回归,做到译文为译语读者服务,符合其语言表达习惯,而不应有过浓重的“翻译腔”,有待于大家进一步努力和深入探讨。

[1]程章灿.学术翻译的软肋——对欧美汉学论著之中译诸问题的思考[J].文史哲,2011(4).

[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冯庆华,李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Shuttleworth,M.& 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陈志杰,潘华凌.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J].上海翻译,2008(3).

[8]贺显斌.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2(4).

[9]王宏印,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创作与无根回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

[10]Newmark,P.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M].Cleveadom: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3.

[11]Toury,G.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Tel Aviv: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1980.

[12]Brislin,R.W.,Freimanis,Carolina.Back –Translation:A Tool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A]In Chen Sin-wai& David E,Pollard An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M].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2001.

[13]王建国.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J].外语学刊,2005(4).

[14]王宪明.返朴归真最是信——由几处经典引文回译所想到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15]Spalatin,L .Contrastive Methods[J].Studia Romanica et Anglica Zagrabiensia,1967(23).

[16]Holmes,J.S.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M].Amsterdam:Rodopi,1988.

[17]Baker,M.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18]葛校琴.一种新的“回译”现象——从Moment in Peking到《京华烟云》[A].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9]Ebrey,Patricia Buckley.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0]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国史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让句子动起来
尝粪忧心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卖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