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2014-04-17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农村

陈 敏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一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556。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城乡对立不是人类社会产生初期就存在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走向融合。但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问题产生,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对立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对立造成人的畸形与片面发展,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城乡对立造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贫困和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但是城乡对立只是一定时期工农业发展水平低下的表现,这种对立不会始终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未来社会将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平衡,形成所谓的城乡融合。但是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无条件的,它需要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城乡对立的消灭和城乡融合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理论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的过程,而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是长期而艰巨的。

二、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发展政策的演化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城乡对立到城乡统筹的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1949—1977年,城乡关系由分离到对立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遭受严重战争破坏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恢复,特别是 “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但城乡关系依然处于分离阶段。经过十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到1965年底,我国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到13 045万,城镇化水平达到18%左右。这一时期,特别是在1958年1月9日,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户籍制度的实施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成为了划分城乡对立关系的标尺,城乡关系呈现明显的对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城乡关系僵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停滞不前,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虽然我国城镇总人口从13 313万增加到17 245万,但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2]44-45。按照户口身份来实施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得以形成。

(二) 1978—2002年,城乡关系有较大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运,把经济工作提到了首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城市体制改革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促使我国经济踏上了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的轨道。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相关政策,城乡关系得到有效缓解。首先,国家制定了设镇标准(标准为非农行业人口2 000人),并降低了设市标准(由原来的100 000人降低为60 000人),一些城市和城镇相继升级或成立。其次,城乡集贸市场的开禁和根据小城镇的发展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办第三产业的举措,使得城镇暂住人口大量出现。再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城乡关系得到极大改善。1978—2002年,我国城镇人口由17 245万增加到33 351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9.09%,城镇化进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2]45。

(三) 2003年至今,城乡关系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我们党和政府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逐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3]213以“两个趋势”为指导,中共中央于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始终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目标任务纳入其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2003年至2013年我国连续10年颁布的相关政策都聚焦在“三农”问题上,在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新进展,城市和乡村的交流和联系也日益加强,翻开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三、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时期,城乡关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

(一)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农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城市人口规模给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二) 城镇扩建、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增多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土地对于农民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感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和政绩,盲目征用农田,简单粗暴地将农民“赶”进城,造成土地城镇化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由此,违法征地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

(三)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由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原因导致农民收入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 91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在3倍以上的差距。

(四) 城市社会新型二元化结构出现

与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制度紧密相关,当前城市社会自身内部正在并已经形成城市人与农村人的二元划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并已经转化为“城市二元结构”,且这两大群体之间的壁垒还在强化。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同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在享受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待遇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四、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一) 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来看,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与生产力不发达密切相关。要想根本改变这一状态,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城乡关系的突出矛盾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然而由这种社会分工引起的工农差别的城乡对立仍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时间之内还会有所扩大。要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只能依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财富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才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二)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并举

我们要通过科学规划,把握城乡发展状况,促进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规划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建设规模,要提高城市的优势功能,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水平,要优化产业结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优势产业。

(三) 统筹城乡关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

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将长期存在。如何有效地统筹城乡关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统筹城乡关系,不仅关系到我国“五位一体”的建设,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公平、和谐与稳定。我国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面对城乡差异,要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一方面,要发挥城市的经济优势,辐射周边,带动乡村发展;另一方面,乡村也要联系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汝信,付崇兰.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何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当代意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 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长沙:中南大学,2012.

[7] 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6-70.

[8] 江俊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启示[J].黑龙江史志,2009(4):1-2.

猜你喜欢

城镇化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