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汉绣的保护和发展
2014-04-17陈晓莉
陈晓莉
摘 要:湖北汉绣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湖北人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湖北汉绣的工艺特色和当代价值进行了简要概述,对汉绣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湖北汉绣在新媒体时代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湖北汉绣;保护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以数字为媒介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怎样能更好地将这些民间传统文化形态加以保护?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保护工作中?俨然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利用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搭建汉绣未来发展平台,为汉绣的保护发挥作用,不失为一条创新且亟待探索之路。
一、汉绣的工艺和价值
1.汉绣的工艺
汉绣是指湖北地区以武汉、洪湖、荆州为中心生产与创作的刺绣品的总称。汉绣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分层破色,对比强烈。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基本针法“齐针”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汉绣作品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
2.汉绣的当代价值
汉绣根植于荆楚大地,依托于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如今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1)审美性价值
汉绣艺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组成部分。汉绣题材中的节庆汉绣,礼仪汉绣,人文汉绣等都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特征。
(2)创造性价值
汉绣经历数千年的创造和变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性、传承性、地域性特征,更多保留了艺术的本源,更具打动人心的原始情趣。
(3)教育性价值
在保持对汉绣的传承认知的同时,通过开发富有更多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将呈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易使我们积累起更多的审美感觉经验和内心文化感受。
二、汉绣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历经风雨洗礼的湖北汉绣,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深厚积淀,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价值体现,如今却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遭遇不少问题。
1.汉绣工艺传承人的断层
传承后继乏人可谓是汉绣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如今活跃在第一线的汉绣传承人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以任本荣老先生为例,已过古稀之年的任本荣老人出身于汉绣世家,是目前所知国内唯一精通汉绣50种针法的汉绣艺人。任本荣先生虽然也招收了几个徒弟,但目前还是家庭作坊模式,且能担当主创重任的仍只有任老一人。
2.工业化发展的冲击
汉绣由于复杂的工艺流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这与当下的机器化大生产背景不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汉绣没有与时俱进,产量少,价格高,产品形式比较传统单一。加上缺乏相应的文化群体,使得其在技术、思想、设计上都难以创新。旧日的辉煌成为今日的阻碍,发展停滞不前,面临绝境。
3.没有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
随着汉绣街的没落,汉绣逐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只有少数精品被珍藏进博物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汉绣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近几年,湖北省有关部门与汉绣老艺人们为改善汉绣的社会生存环境正在积极奔走,希望进一步挖掘失去的汉绣记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未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汉绣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保护与发展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利用新的媒介环境搭建发展平台的机遇。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是指继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接收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以汉绣传统工艺为基础,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汉绣宣传、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从而拓宽汉绣传统技艺的发展渠道,有利于增强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
1.数字化整合汉绣资源
资源数字化是借助于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起一个全面的资料数据库,汇总相关记录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文化遗产加以信息化存储、进行学术分类,这意味着可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汉绣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为汉绣今后的信息共享、保护修复、考古研究提供精确的数字化素材。
建立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也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包括运用图像、声音、视频、文字、数字化的多媒体手段;如可建立一个汉绣虚拟博物馆,只需轻点鼠标,就可清晰且内容详尽地了解关于汉绣的各种知识,更能实现在虚拟汉绣博物馆里的漫游。
还可利用多媒体虚拟场景的建模和镜头语言的演示等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再现,尤其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演示,如,关于生产、使用、消费和传播的方式,又如,可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全面展示的汉绣工艺流程,既可进行记录,又能达到教授的目的。
2.新媒体技术打造汉绣文化产品
汉绣要发展就要“求变”,针对汉绣在思想和技术上缺乏创新这一缺陷,可尝试将传统汉绣工艺文化作为积淀,将动画、网络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新艺术样式应用于汉绣艺术中,以求新的突破。如,可尝试以汉绣历史沿革或工艺为剧本,创作出一系列原创动漫节目。由于动画片对于青少年有更强的吸引力,青少年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把中华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经典故事无形地灌输给他们,汉绣的美学思想、造型艺术还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视听印象。
3.新媒体助推汉绣艺术
汉绣是传统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对汉绣的认知度较低,加上汉绣对学习者的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很高,因此,汉绣的发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近些年来,汉绣的宣传推广开始借助于传统媒介平台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基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等新的媒介平台,大家可随时随地下载或在线收看汉绣的各类影像作品、获取汉绣的相关信息,这与以往只能通过汉绣作坊接收汉绣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互动性的大大增强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有利于扩大汉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当今世界,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借鉴和认真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促进当代文化创新,必将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共同责任。
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汉绣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以传统方式来对待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应透过新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新媒体发展与汉绣保护和传承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叶云,叶依子.论汉绣的保护与传承.湖北社会科学,2008(09).
[2]曾芸.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新华日报,2010(08).
[3]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文化遗产,2006(0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