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2016-11-07张伟
张伟
摘 要: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历经360多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色建筑、结构布局保存完好的屹立于千年瑶山深处,它是何氏一家生存文化交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有关瑶文化家族大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瑶山何家大院古民居的研究进而更深层次的分析宝镜瑶族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瑶族地域文化;建筑艺术;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50-01
一、瑶乡——宝镜古民居何家大院
宝镜古民居群,坐落在美丽的湖南永州江华瑶乡大圩镇,宝镜村地处大圩镇中部,境内主要河流为崇江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湿多雨,四季分明。何家大院就坐落于这样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的古宝镜。这里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据《何氏家谱》记载,清朝有才40余名,其中进士10名。在村前大路旁立有清朝碑刻,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足见其人杰地灵,荣光显赫。该村环境优美,整个村落坐东朝西,村前开阔的稻田中耸立着一座古塔,古塔为镇河水泛滥、淹没田地而建。
二、瑶族宝镜何家大院的特色分析
(一)地理环境分析
去到宝镜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何家大院古民居聚落依双山而建,两山相连的大山,民居错落有致。早上的雾笼罩了整个何家大院,门前一片开阔田野,更修渠引山泉水环绕门前。偶有几个人在田间劳作,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一种仰望的感觉,远远望去,宛若仙境。顿时有种进入世外桃源的兴奋。
瑶族村落选址依山势而定,只要是临近水源和耕作区域,容易找到建筑材料,野兽出没较少的向阳处可建寨[1]。因此,宝镜何家大院受当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这样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景象。
(二)建筑艺术分析
1.建筑布局特点。地处湘南的何家大院建筑群,从整体的布局上就可以看出它受南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两个民族文化的长期融合,使得瑶族居民吸取了汉文化的村寨布局和建筑工艺,在日后的发展中结合本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风格——瑶族天井门楼结构式民居。它的院落大多是长方形。宝镜何家大院经过几代人的修建逐渐形成了“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的格局。由北往南依次分布着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五个部分,八字门楼为总入口。其中,“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这两个结构在宝镜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新屋里体现。那么,何家大院是在瑶汉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中产生。既有瑶族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建筑特色,又具有汉文化影响下的布局模式与建筑工艺,是瑶族宝镜何家大院与其他传统民居不同的特点之一。由于何家大院建筑群依山而建,坐东朝西,东高西低,使村落形成一个自然排水系统,大雨也不会溢满。
2.建筑艺术价值。瑶族宝镜古民居有多文化融合的特征,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我国研究民族文化建筑的宝贵财富,其选址、民俗文化、总体布局、材料使用、建筑的结构及装饰艺术都具有研究价值,同时诠释着瑶族民居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保护与发展
针对何家大院这样有价值的古民居进行保护和发展呢?
1.公众性保护。古民居的保护首先要从当地群众的教育开始,并持之以恒。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家园的价值所在,唤醒群众对当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环境治理出发,治理脏、乱、差的当地环境现状,加强环境保护,调动居民参与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制度,奖罚制度。
2.整体性保护。在相关政府的帮助下,维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从它的功能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特色价值方面出发,建立完整、科学、规范的保护体系。从整体分析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保护计划。
3.传承性保护。对区域内的村庄或集镇都不能兴建任何新建筑和广场,更不能简单片面追求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对一些已损的古民居及环境空间,实施抢救性修复,要做到“修旧如旧,以旧补旧”的原则来进行保护,要尊重历史、保持原貌和历史氛围来进行原地修复,需要挖掘建造古民居的传承人,来完成修复工作,既对瑶族宝镜古民居的修复是一种保护,也让它的建筑布局和工艺得到传承。
4.特色性保护。对突出的文化、建筑等进行特色保护,带有明显环境特征或是重点完整民居遗存文化要重点保护,修复如初的何家大院可以作为一座宝镜当地特色民居的博物馆,让游客来探寻它昔日的魅力与价值。
四、总结
这次瑶乡宝镜何家大院的考察中引发了很多思考,这样一个还没有被开发的原生态家族古民居聚落,如何保护与发展是当下最主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全国不断涌现的古镇热,找到自己发展的定位与特色最关键,面对被商业化的古镇,怎样才能让古镇与现代化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交融。全国的古镇开发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我们是否要思考自己发展的定位与特色呢。
参考文献:
[1]赵秀琴.浅析瑶族文化对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06).
[2]范迎春.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J].美术大观(艺术理论),2007(12).
[3]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