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投影提高教学效率
2014-04-16朱丽
朱丽
摘 要:灵活运用投影,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变静为动,启迪思维;辅助实验;增大容量,综合整理;营造氛围,情感教育。
关键词:教学效率;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辅助实验;增大容量;营造氛围
投影是众多电教仪器中的“小字辈”,它使用方便、灵活、简单、快捷,能发挥出“一点一滴”的作用,具有相当大的教学应用优势。但如何多角度地使用投影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呢?就本人的教学感悟,略述如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灵活运用投影仪的光、图、色、形,且辅之以声音,增加动感,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课题、引出知识点,有很好的作用。如,有位教师在教《循环小数》时,为了使课堂伊始学生能产生新奇感,以启动思维,分散教学难点,他制出一框形象逼真、色彩清晰的红绿灯旋转投影片,让学生观察红黄绿灯的变化顺序规律,再改换成数字进行排列,得出循环的概念而引入新课。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效果好。
二、变静为动,启迪思维
投影静止画面并使之放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理解有一定的作用。若能变静为动、模拟思维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启迪学生思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数学应用题“相遇问题”的教学,若能变以往的线段图为活动抽拉投影片进行教学,就能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相距、相遇”等关键词语的含义,以便于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又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的割、补、拼、旋转、位移等,既能启发思维辅助理解,又能渗透学法,效果好。
三、辅助实验
教学中,对于教学难点,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变化,或需要细微观察的重点内容等,利用投影仪进行放大、模拟实验,能很好地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效地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如,语文课《回声》《蝙蝠和雷达》这两篇课文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看,对于波的理解就不甚清楚,对于波遇障碍物能反射就更不清楚了,教学中,若能辅以实验:用透明水槽装水置于投影仪上,再投以小石子,让水面荡起水波,观察波的形态及遇壁反射的情景,进行初步理解,再配以线动片形象地模拟声波的发射、反射。这样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增大容量,综合整理
投影仪有清晰的画面,高亮度,甚像一个光学黑板,对于重点片段、有关结语、习题解答、作业讲评、儿歌、谜语、系统的板书、各种表格、综合复习等内容,可用投影片替代传统的小黑板,能增大容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感知效果,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可根据词义投影相关画面,然后依次出示生字词,再用田字格的灯片,辅以复合片,讓字的笔画、笔顺逐一出现。这样,学生对其字音、形、义就有了“三合一”的收获。再如,数学、语文作业中学生的错误订正,以复合片配以不同的颜色依次出现误、正结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重点。又如,数学课的教学中,统计图既清晰又省时,还可克服老师基本功不到位的现象。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语文重点段的分析及各种复习等,让投影仪当光学黑板,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率。
五、营造氛围,情感教育
电教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直观的声、色形象,而有些形象也将文字所蕴含的美的因素、情感因素包含其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使认知更加深入。
如,美术欣赏《山水》的教学中,老师设计抽拉投影片,通过投影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壮美的山岭、滔滔的江河、初升的红日、无垠的林海,再配以优美的乐曲及解说词,使情景交融,让学生身临其境。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认知,学生就会深切地感到:江山如此多娇,从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又如,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通过抽拉投影片使银幕上出现周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前行的画面,配上哀乐的渲染,创设出肃穆悲恸的情景,使学生自己感到身在其中,很快引起感情共鸣。
诸如此类小学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等课中,对学生进行理想、爱国、科技、道德等教育时,挖掘教学内容,采用投影及其他手段,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实施育人功能。
总之,投影教学是不可否认的优教手段,它有多种教育教学优势。但目前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在重视程度、教材配套等方面还有待于被广大教师日益接纳与发挥,使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增加更多的风景线,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