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模仿文本资源入手
2014-04-16叶秀霞
叶秀霞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之一,从模仿文本资源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文本资源;模仿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也是孩子学习写作的开始。对于生活积累不多、词汇比较贫乏的孩子来说,作文无疑是让家长和孩子头疼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妨从模仿入手。通过丰富的文本资源,从读、背、演文本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开始的抄、仿过渡到自己去编。这样,从模仿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创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写作的時候笔下生辉。
一、读、抄,熟悉文本,培养兴趣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想而知,多读多看,一定是积累的好办法。小学语文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例文。因此,教师不妨从文本入手,在读中熟悉文本、感悟文本。并在抄写优美句子、段落的同时逐渐模仿和积累,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年级上册《吹泡泡》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对于孩子耳熟能详的吹泡泡游戏,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文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趣事,是一篇很受孩子们喜爱的文章。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抄下来。有的孩子抄了如何制作泡泡的句子“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这段说明了冰心奶奶是一个仔细观察的人,她把制作的过程详细明白地交代了。教师可以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同样要观察细心,只有留意活动中每个细节,才能更好地把活动写生动具体。也有的学生抄了泡泡形状的句子“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文章不仅写出了泡泡的形状和孩子们玩游戏的心情起伏,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即兴游乐园,把泡泡带到课堂里,并让学生边读边背,边抄边学。即兴让学生模仿写法,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游戏活动。比如,跳绳、踢毽子、玩跷跷板等,模仿文本的写法,如何玩游戏,玩的时候心情又怎样变化等,使学生的作文也写得同样生动、具体。
这样,从文本出发,学生在熟悉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紧贴生活经验,让学生放飞写作的翅膀,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还给语文的课堂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激情,更加增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喜爱。
二、背、仿,深化文本,笔下生辉
俗话说:“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儿童从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从模仿借鉴入手是小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因此,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可以从模仿借鉴入手。学生在读课文、背诵课文、熟悉文本的基础上,逐渐感悟和深化文本,从而达到下笔有话可写。
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景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紧紧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再要求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手法,即兴创作:学生模仿文本“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文本:“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学生的作品:“春天的花草树木形态各异。那粉红的桃花,就像是一个个蝴蝶结;那金黄的迎春花,就像是给大地妈妈戴上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项链;那白色的樱桃花,就像是一段段雪白的绸子。那绿油油的麦苗田,是一张张绿色的手帕;那随风飘荡的柳枝,是小女孩的长长的头发。”
从熟悉文本到深化文本,离不开学生动口的读和动脑的思考感悟,更加离不开学生动手去模仿和创造。实践证明,语文的课堂就是学生发现和收获的课堂,只要教师善于引导,紧扣文本,在模仿文本的基础上去联系生活。用发现的眼光寻找生活的真善美,一定会让学生笔下生辉。
三、演、编,延伸文本,创造能力
“孩子的想象是无穷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丰富又有创造力的想象,关系到每个教师的用心发现,善于点拨。教师应该把文本和生活紧紧结合一起,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放到课文里,演一出精彩的话剧或者编一段有趣的童话后续等,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一颗小豌豆》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具有童真童趣,是很受学生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带给小姑娘的信心和力量。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有趣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演一演或者编写一篇小豌豆的续集,并提出编写的要求:要发挥丰富的想象,而且编写得要合情合理。
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从文本走向生活,编写出有趣的后续:懒洋洋的小豌豆被小男孩放进玩具枪里,“砰”的一声射了出去。它飞呀飞呀,飞到了一片草地上。它想:这是什么东西啊?又矮又绿,真难看!哎!不管了,我先睡上一觉。于是,它就在草地里睡下了。春天到了,树枝吐出嫩绿的小芽儿来了,小草也从土地里钻出小脑袋来了,小豌豆也睡醒了。于是,它慢慢地,慢慢地发芽、长叶、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儿。路过的小朋友都说:“多美丽的小花儿啊!”小豌豆身边的小草也说:“是呀!真美丽,真美丽!”小草们争先恐后地要跟小豌豆做朋友,小豌豆却斜着眼睛傲慢地说:“你们这些绿色的小矮子,谁愿意和你们做朋友啊!真是笑死人了!”小豌豆的话传到了风伯伯的耳朵里,风伯伯非常生气,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猛一吹,一下子就把小豌豆吹得无影无踪了。小豌豆的一生就这样完蛋了。
学生从熟悉文本到延伸文本,甚至超越文本去编写创新。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生活意志,还能放飞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更能增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写。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富有童趣的文本,从熟悉文本入手,不断深化文本进行模仿,这是学生作文入手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中心小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