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趣味于小学书法教学的三个阶段
2014-04-16彭晶
彭晶
摘 要:从小学书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就如何进行趣味教学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书法教学;趣味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则有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书法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能把一节单调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解决毛笔字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使毛笔书法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还能从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爱好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就此,笔者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得失,摸索出一些经验,述之如下:
一、书法教学启蒙阶段——避免枯燥乏味
1.通过图文结合认识文房四宝,并配合介绍书法家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毛笔书法的喜爱
每节书法课伊始,我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家的趣闻轶事。如,“王献之写尽十八大缸水”“钟繇在被子上练字”“怀素颓笔成冢,池水尽墨”“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柳公权发奋练字”等,通过给学生讲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不仅可以引发他们对书法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而且能让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新的动机,由内心的需要和对书法家的崇拜化为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次,当我给学生讲完《王羲之天台山拜师》的故事之后,一位学生这样感慨地说道:“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深受人们敬仰。我想,他写得好的秘诀不仅仅是他的天赋,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勤学苦练和对书法的追求和热爱。作为我们这些正在学习书法的人,也应该对书法有自己的追求,勤学苦练,虚心求教,不断地分析、思考、对比自己写的字,做一个像王羲之那样好学的人。”学生的语言朴实、真切,不仅道出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她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和热情,这就是无声的引
领吧!
中国书法被誉为“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在教学时,我也常跟学生讲述一些长期练习书法能使人延年益寿的故事,并举出历代很多大书法家和近现代书法家长寿的具体岁数。学生听了非常兴奋,表示很想学好书法,并立志长期进行练习。
2.牢记并掌握毛笔书法的执笔及书写姿势
可通过儿歌诵读,让学生在朗朗上口中很快地记住执笔和姿势的要领。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新知识有一种新鲜好奇感,他们的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行为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为此,我们可以将教学毛笔书法执笔及书写姿势的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编创儿歌,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在快乐中、吟唱中学生不仅学习兴趣迅速高涨,而且很快就记住了毛笔书法执笔方法和姿势的要领,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书法教学过程阶段——注意方法创新
1.音乐为伴,营造氛围
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美术有着多彩的画面,而书法却只有以点线为基本的表现元素,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音乐优美旋律的伴奏下展开书法教学,可以营造一种优雅、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莫大的精神享受。但背景音乐的选择不宜太欢快、摇滚,而应以轻音乐、古筝曲为主,应与教学的内容相适应,而不能喧宾夺主。例如,教学集字“高山流水”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书中《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让学生了解这一成语的由来,然后配上《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以营造一种最佳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
2.留心观察,展开想象
通过创编顺口溜,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特征及书写方法,让汉字的笔画、结构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在教学基本笔画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创编顺口溜。通过形象的语言,塑造生动鲜活的画面,使汉字的基本笔画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比如,“捺像一把刀,由轻写到重,停下之后轻轻挑。”“横画平衡好似蚕,头方腰细尾儿圆”“形似大刀两边弯,上细下粗尾出尖”“横像扁担,中间稍弯”……这样生动的比喻和顺口溜,学生听起来形象有趣,也使沉闷的学习气氛得以舒缓。
3.图文结合,示范讲解
通过图文结合和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特点及章法布局。在书法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丰富的图文材料的渲染下受到感情上的熏陶,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汉字间架结构时,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的表演重在不平衡中求平衡的道理,启发学生注意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结合字形的长短、大小、宽窄、穿插进行合理的结构部署。
在讲授书法作品章法和布局时,教师可以上网查阅书法名家作品的各种形式,并制作成课件,例如,出示苏轼的《醉翁亭记》,启发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揣摩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写大字时,因为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為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就这样,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震撼和魅力,其中的章法和布局自然也就潜移默化地浸润到他们心中了。
三、书法教学评价阶段——关注多样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情况能否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书法教学评价的合理化并摸索出能保持学生对毛笔书法学习热情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的批改,给出相应红星。获得五次五星级、七次四星级、十次三星级作业的学生可以找老师兑换相应的奖品。
2.学期末评出优秀学员,并颁发奖状。
3.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学生的毛笔书法星级作业展出,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找到不足,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将写得好的学生书法作品上传至校园网和张贴在学校外墙或班级外墙瓷砖上;为个别书法写得特别棒的学生举办小型的校园个人书法展,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4.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各类书法比赛。让广大学生都参与进来,以充分激发、巩固学生对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5.进行毛笔书法考级评定,增强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信心。参考中国美院书法考级标准,参照语文新课标中各年级写字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制定规范汉字书写考级评定的标准实施方案,每学年对学生的书写水平进行一次评定,并把通过考级取得优异成绩的作品张贴至学校外墙或楼道处,对考级过关的学生颁发考级证书。
书法是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瑰宝。可以说它既能陶冶人的性情,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重视和弘扬这门艺术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力求把一节单调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改变毛笔字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也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毛笔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