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及改进途径研究

2014-04-16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灾害公众

许 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0 引言

现代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降低突发灾难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现在管理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应对、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几乎天天都在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1]。

公众应急能力是指社会公众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及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等方式,所具备的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包括:备灾意识、心理应急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应急协作能力[1]。

1 公众应急能力建设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来应对各种灾害。很多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将这种有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而了解国内外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

1.1 国外现状

美国政府在顺利度过了“9.11”事件之后,提出通过科普手段,提高民众的应急意识,作为提高公众应急能力的第一步。通过对应急能力建设意义的研究,提出减少损失和伤亡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同时,研究发现应急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动态修正[2]。另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教育公众逃生自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和美国红十字会还开展了“社区家庭应急准备项目”“社区灾难教育项目”在全国方位内指导和教育公众进行应急物资准备、制定家庭逃生计划、准备家庭逃生包等;还制作了大量免费的宣传资料,如音频、视频、海报、手册等以供公众取阅[1]。

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作为经济、科技发展处在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事件,日本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3]。1959 年9 月,在名古屋及其附近发生了强烈的台风袭击,给日本政府和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全国上下开始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呼声。自此,日本政府出台了“防灾宪法”,日后这一法律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是“依法防灾、科学应急”的基本思想没有改变[3]。

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抽调各地区的官员,代表州、联邦、地区和政府,于2001 年6 月开始对国家自然灾害的管理办法进行审查,并对自然灾害管理方式进行评价,并对有关的政策和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了现行管理办法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2]。

1.2 国内现状

我国台湾消防安全中心基金会受“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的委托,进行了“灾害防救工作绩效评估”的研究,并于2003 年提交了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汲取了美国、日本防救绩效评估的运作经验,对台湾现行的灾害防救工作考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标准。将灾害防救工作分为4 个层级,其中“防灾基本项目”这一层级包括减灾、整备、灾害紧急应变、灾后复原重建4个项目。参考日本灾害防救计划,建立了绩效考核框架[4]。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均3 亿多人次受灾,经济损失超过2000 亿元。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一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落后,非法开采、违规生产等现象普遍存在,各种事故频繁发生。全球新发现的30 多种恶性传染病,已有半数在中国发现,并且多种传染病病菌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由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存在,而导致的群体事件也不断出现[5]。

2003 年“非典”之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是以部门为单位的单项行动,“9.11”事件之后,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开始更为系统的建设,开始了“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法制的建设。

2 我国公众应急能力建设改进措施

我国目前处于突发事件的高发期,随着突发事件的爆发,社会公众积累了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理经验,但同时应急能力缺失也十分明显,亟需改进。

2.1 加强应急意识培养

应急意识是应急管理的基础,社会民众的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到应急管理的效果。应急意识是在个体努力的情况下,与他人协作,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危机事件的准备活动[1]。社会公众的应急能力包括:备灾意识、心里应急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应急协作能力等[1]。很多民众具备一定的应急知识,但是没有形成一定的应急能力,主要原因是应急意识淡薄。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强,民众的主动参与意识较低,习惯依赖与政府的救助模式,一旦发生灾害,便处于被动救助的状态。政府的救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当灾害发生时不能迅速覆盖,从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

因此,社会公众作为危机预警的发出者[6],需要积极地参与应急管理。充分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活动,才能实现政府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优势互补和互动。通过适当的教育培训措施,增强公众危机情况下的自救互助能力。

2.2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

突发事件在给社会造成严重物质损失的同时,也对公众造成了额极大的心理创伤。特定的环境下,导致个体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听信或传播谣言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定性。缓解紧急情况下的焦虑和不安情绪,需要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来实现。

有效的应急信息传递,是应急管理行动成功的关键。通过计算机联网和明确的信息报告形成明确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媒体在应急管理中的预警、引导和监督作用,一方面遏制虚假恐慌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保证应急信息的公开,需求信息的传递。建立不同信息系统间的有效网络联结,保证民间个体、网络社区组织、政府专家等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同时建立有效地线上和线下的有效沟通。

2.3 建设应急人才库

将潜在的应急分析专家,纳入应急人才库的建设。充分认识和发挥专家作用,提高潜在应急管理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避免应急信息的滞后发布。吸收专家对政府应急决策、预案制定、技术处置的参与,同时与国际社会相关专家建立相互沟通的协作机制。

针对性的对应急人才进行技术装备、专业及心理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库成员的处置和预防灾害的能力。

[1]王兴平.应急管理中社会公众应急能力[J].商业时代,2012(12).

[2]杨凤平.北京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姚国章.日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解析[J].电子政务,2007(7).

[4]吴新燕,顾建华.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7(6).

[5]闪淳昌,黄敏.中国应急管理及运行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灾害公众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