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研究

2014-04-16

荆楚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行政区汉江生态旅游

佘 硕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旅游业步入成长的战略机遇期与黄金期(王志发,2011)。一方面,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也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森林生态旅游必将成为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王献浦,2012),也是建设“两型社会”、增加人民福祉、保护森林原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大量跨行政区森林资源面临治理困境,当地居民收入低、就业难,原生文化与森林生态遭到破坏、资源利用低效无序(贾治邦、陈田,2011)。因此,对跨行政区森林资源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不仅是解决大范围森林资源治理困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要求,具有高度必要性与时间紧迫性。为保障开发行为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必须对开发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防控,而不同的行政区域、差异化森林属性必然造成开发风险较之小规模或单一地域内的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更加复杂、多变,也令相关利益主体对开发风险的及时识别与有效应对难度较高、充满挑战。

汉江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内河流域集聚了丰富多样的要素资源,尤其是具有显著生物多样性的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保障,也是相关流域人文、自然生态得以延续的关键。汉江生态经济带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是中西部地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潜力所在。为此,整合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森林资源,打破行政区域造成的开发壁垒,对相关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行科学、系统分析,才能够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及时识别并应对相应的风险,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生态旅游对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促进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分析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的风险将丰富现有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并推动社会-生态系统(SESs)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升华,增强其在不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下的解释力。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为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指导各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利益主体协同合作,提高其认识及应对开发风险的能力,改变以往“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轻文化”的经济利益短视观念;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与无序管理,进而帮助当地社区居民增收、就业,共享开发成果,保护当地原生文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与森林生态旅游为确保我国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与可行的实践路径。提高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的风险认识及应对能力则是有效解决跨行政区森林资源治理困境,实现国家森林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地方政府间协同管理能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对森林旅游开发的风险研究则主要通过案例探讨了具体旅游项目风险识别、评价及相应规避策略,而专门针对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大范围森林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研究则更少。1968年Hardin提出“公地悲剧”理论,其模式常被形式化为囚徒困境博弈(Dawes R.W.,1973)。为解决这一困境,经济学家提出私有化和外部控制两种方案(Smith R J,1981;Welch W.P.,1983;Field B.C.,1984),以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Ostrom为代表的公共池塘资源(CPRs)管理学派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自主组织和治理 CPRs的制度理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国际森林资源与制度(IFRI)项目研究成果支持了CPRs制度框架内的使用-付出相适应原则、监督原则、规则制定的集体参与原则。在随后的研究中,CPRs管理被扩展为社会-生态系统(SESs)管理,并相继产生了SESs的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SESs的制度诊断框架和SESs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Ostrom,2005;2007;2009)。其中,SESs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为生态学、经济学、自然资源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提供了“统一语言”。但现实中,CPRs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之中,对CPRs的有效管理,不能只关注资源系统中的资源使用者,而应从更宏观的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来分析(Anderies J.M.,Janssen M.A.,Ostrom E.,2004)。以 Ostrom为代表的资源管理学者指出 SESs管理没有“万能药”,会遇到文化多样性和多层次管理等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引介与扩展工作,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了各自的CPRs问题,部分研究关注了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模式选择,少数学者尝试从旅游资源整合、生态补偿机制与旅游一体化等维度研究跨行政区景区管理部门的协同问题。毛寿龙、陈幽泓、于逊达、陈旭东(1999)等学者将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引入中国大陆。目前,公共池塘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与发展方向(王羊、刘金龙、冯喆、李双成、蔡运龙,2012)。学者们意识到尽管资源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资源产权制度、合作监督机制、信任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型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绩效(王文灿、张志辉,2005;张鑫,2008;韦蕙兰、吴服胜,2009;雷玉琼、胡文期,2009;蔡绍洪、向秋兰,2010;王桢桢,2011),但大范围的公共池塘资源(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治理要复杂得多。相关实证研究发现,跨行政区景区治理就存在严重的“责利不明、无序管理、恶性争夺资源”困境(姜野、高飞,2012),目前的统一管理方式对市级或更高级别的跨区旅游资源治理收效不大(陈田,2011;孙道玮、李明德、郑向敏,2012)。

目前,关于森林资源生态旅游项目开发风险的系统性研究鲜有学者涉猎,对其定量分析也有待展开(武跃丽,2012),尤其对跨行政区的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系统性研究则更少。近年来,国内学者将风险管理思想引入到旅游管理领域。邓小明(2011)、许甜(2008)等学者研究了旅游项目投资特点,指出其主要风险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种宝帅、刘立秋(2007),蒋燕、陈华(2011)引入了整合风险管理框架,对旅游项目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估计和评价,指出应针对不同风险采取有区别的防范措施。尚天成、赵黎明(2003)、文军、魏美才(2003)等探讨了旅游景点开发的生态破坏风险,从开发和保护角度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风险管理对策。袁红、秦志英(2003)探讨了西南地区旅游景点面临的自然灾害种类以及对旅游地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模式。

三、汉江生态经济带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

(一)跨区职能部门间的不合作风险

行政区与旅游区是两个范畴的区域概念。行政区是行政区划的区域表现形式,带有政治属性,是一种公共权力边界的地域划分,而森林生态旅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或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国家旅游区(点)质量与等级评定划分标准)。在跨行政取得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方政府通常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可以规避开发成本,并常通过不作为或消极作为转嫁开发风险,但由于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不会受到其所属地域的分割,最终导致了过度开发、放任破坏性开发等经济利益短视行为,这些行为共同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不利后果,其结局是森力资源的萎缩与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相关资源变得更为稀缺。而这一局面又会刺激抱着非合作动机的开发主体展开进一步的不理性行动,这形成了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恶性循环,造成森林的自然灾害或地域文化流失,并最终导致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

(二)森林资源的异质属性风险

跨行政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第二大风险则来源于森林本身具有差异化的自然属性,不同地域的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态系统存在诸多差别。因此,跨行政区的合作尤为重要,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产业链定位难度更大,跨行政区的森林资源旅游项目开发应甄别其不同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开发中的风险事故(管理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等)。显然,我国目前的森林旅游开发现状不尽人意,由于忽视森林资源因自身属性和不同资源提取方式的科学性,因此造成林业开采、森林旅游开发等活动中的困境。与此同时,跨行政区森林资源所属地域的人文社会特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对当地原生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全面的采样,同样造成了当地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困境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失败。因此,我们认为,跨行政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需要综合分析上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在开发过程中的关联性,并在社会-生态系统(SESs)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内明确其各自属性与权重,从而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及布局。

(三)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开发风险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脆弱的生态循环体系。我国很多现存的森林资源都有过被过度开发或破坏性开发的遭遇。破坏开发包括两种:一种是有意的,另一种则是无意的。两种类型的破坏开发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都是一种伤害,相对有意的破坏开发而言,无意的破坏开发在风险监管层面难度更大,风险因子更加隐蔽,难以被察觉,其危害也更大。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缩减开发成本,而不进行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考察、分析与维护,大肆砍伐稀有树种,甚至借开发旅游之名,进行林木盗卖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在开发中粗暴施工,缩减必要成本,导致林区土壤、植被遭受破坏。同时,这种刻意的破坏性开发,也可以表现为,为追求经济指标,利用森林相关生态资源(野生动物、稀有树种等)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导致游客蜂拥而至从事捕猎、观赏等活动,在不加以科学管制的前提下,造成森林动植物等微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无意破坏开发,往往是有保护生态的目标或具体措施的,但在实践中,行政区的的分割加上跨区森林资源生态信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增加了生态保护的操作难度,导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反而对森林生态造成了慢性伤害,而这种慢性伤害(森林土壤成分的破坏等)在看似合理的开发行动中被完全忽视,甚至由于其隐蔽性而加大了破坏程度,当最终的破坏结局暴露时,已无法挽回。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Scott)教授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Sterling)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他撰写的著作《国家的视角》就通过案例论述了这种无意的破坏。书中指出19~20世纪是人类最为辉煌的时期,人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他们不仅不断地征服自然,也在不断地征服自己。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引以为自豪的项目背后,居然是人类巨大的灾难。这些项目包括德国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农业、巴西的城市到坦桑尼亚的村庄,每一个项目都看似辉煌,但是带给人们和自然的却是巨大的灾难。

四、汉江生态经济带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应对策略

(一)生态保护为核心

汉江流域的经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因交通、工业、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汉江流域水体污染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江宏山,2009)。为保护汉江流域的水资源,并进一步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资源整合与发展,相关地域跨行政区的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至关重要,这同时也是发展汉江流域旅游业的必要举措。为确保达成目标,我们应统筹推进汉江梯级开发,协调推进武当山太极湖产城一体化、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鄂西北汉江风光带建设(马金钟,2014),而这里说的协调、统筹均是以所涉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基本前提的,森林资源的科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解决当地民众的实际困难,也能为汉江流域水质的确保提供有力屏障,这也是推进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构建绿色沿江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举措。

(二)智慧技术为手段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即信息化和全球化。而这两种趋势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尤其是信息网格、云计算、3G三种革命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其“处理大量个性化业务”的优势特征,已经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利器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旅游产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作为未来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要与这股信息化浪潮相适应,而“智慧旅游”正是旅游产业和信息化有效结合的产物。

智慧旅游所涉及的新技术手段,能有效指导开发者识别、控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做到“居安思危、知己知彼、临危不乱”。首先,要构建被开发森林资源的可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对开发的风险进行目标维、时间维、结构维、环境维、因素维分解记录;其次,借助仿真模拟技术可分析各开发主体对风险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开发风险进行趋势预测分析,并设计科学的风险识别模型。最后,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研究差异化的资源自然属性(气候特点、降水、动植物种类等)、人文环境(原生文化、宗教等)与社会因素(资源管理体系、产权、行政行为等)对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影响路径与强弱关系。进而得到跨行政区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作用方式、风险后果与等级,最终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治理方案。

(三)原生文化为驱动

森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遗产,如今成为稀缺物种资源的保护地。在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森林正发挥着日趋重要的维护地球生态的作用(王继庆,2009)。各级别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使得我们主动保护这些自然遗产的努力初见成效。重视森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深度挖掘山地及森林环境衍生而来的文化功能,只有旅游以文化为驱动时,才能设计出最具生命力与市场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才能真正规整后续的旅游资源治理机制,打造特色景区文化,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开发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时,所面对的将是更加具有多样性的原著文化,这无疑是巨大的优势,传承这些文化极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形中将劳动人民千百年积累的与森林和谐共生的隐性知识得以扩散,宣传了具有生态意义的旅游行为模式,并发挥林区植被的生态平衡功能。汉江流域山林文化源远流长,山林景观带给了古人无限的遐想和情感寄托,托物咏怀,形成了情景交融的山林审美文化。鉴于此,有必要把森林旅游的生态和人文意义整合一体,让生态的自然美与人文景观的意念美融合起来。生态森林旅游不仅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开发也应探寻和设计具有人文属性的景观象征物,最终向游客传递一种特色森林文化。

五、结语

旅游业本身因其自然资源的生态关联,具有开放性强、连动性显著、开发效益(正效益与负效益)辐射广等特点,在区域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森林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森林属地的行政区分割性矛盾较为突出。本文以韩静生态经济带的跨行政区森林资源为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在目前的旅游产业现状下,要提高森林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绩效就必须以“生态为内核、智慧为手段、文化为驱动”。首先,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是开发的首要原则,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制定出符合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的科学开发规划及监管机制;其次,适当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提升开发风险可控度,为后续开发提供详实的科学数据支撑;最后,开发不仅是科学利用森林资源本身,也需要关注规划景区及周边的社会、人文资源,传承并发扬相关地域的原生文化,为生态旅游注入文化精髓,最终确保旅游开发产品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

[1]Ostrom E.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J].Science.2009,(8):419 -440.

[2]Ostrom E.Beyond Markets and States:Polycentric Governance of Complex Economic Syste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3):641 -672.

[3]Fischbacher,Gachter.Social preferences,beliefs and the dynamics of free riding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1).

[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罗伊.加德纳,詹姆斯.沃克.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M].王巧玲,人睿,译.毛寿龙,审校.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5]朱宪辰.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6]张克中.公共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6):83-93.

[7]张鑫.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8,(10):212 -215.

[8]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刊,2005,(6):67 -70.

[9]王志.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2,(3):36 -40.

[10]李祝舜,叶新才.“国民休闲计划”下的森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0,(1):65 -69.

[11]许峰.可持续旅游开发多中心管理模式研究——以湖泊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10):39 -44.

[12]吴殿廷,武聪颖,王欣.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以白潭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4,(4):45 -48.

[13]苏同生.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40.

[14]刘吉昌,陈光.关于中国行政区际旅游合作问题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1):108-110.

[15]王继庆.中日韩森林旅游的养生主题设计及其产品开发[J].中国林业经济,2009,(3):25-28.

[16]陈家义.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J].世纪行,2012,(3):36 -37.

[17]马金钟.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的路径选择[J].政策,2014,(2):37 -38.

猜你喜欢

行政区汉江生态旅游
汉江春晓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汉江之歌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