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膏淋26例

2014-04-15胡桂林

江西中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面色尿常规陈皮

★ 胡桂林

(高安市灰埠镇中心卫生院 江西 高安 330804)

膏淋属中医内科淋证中的一个证型。本文讨论的是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的膏淋之证反复发作,病久不已,属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证型。笔者在基层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遇数十例这样的病人,术后出现膏淋,经久不愈,虽然大多采用过西医药治疗,但夜尿频多、尿浑如米泔水或如脂膏等症状始终难以消除。患者大多年事已高,病患和家属十分苦恼和担心,每每于此笔者亦是感同身受,自此矢志用心,历经数十载临证实践和探索总结,按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甚佳。兹择其典型者2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前列腺增生术后老年病例,都为术后发生膏淋。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64岁;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者近半年。主要症状: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如脂如膏,置之沉淀现絮状物,上清下浊,涩痛不堪,夜尿频多,反复发作;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脉细弱。26例患者均做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西医检查,除部分患者尿常规检查有少许蛋白、白细胞(0-2)外,其他均无明显异常。

2 方药组成和用法

2.1 方药组成 处方:黄芪20g,党参20g,土炒白术10g,陈皮6g,升麻5g,柴胡6g,炙甘草6g,地黄20g,淮山药15g,芡实15g,山茱萸10g,益智仁10g,茯苓9g,泽泻9g,肉桂3g,炙附子9g。随症加减法:食纳不佳,加焦山楂,减地黄用量;小便涩痛,加川萆薢、黄柏,减附子用量,炙甘草改为甘草梢;小便清长、夜尿频繁,去陈皮,加乌药、覆盆子、莬丝子;伴血尿者,加仙鹤草、阿胶;夹瘀者,加三七、当归。

2.2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

3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消失,连续随访观察1年以上未再复发)23例。其中3例服药7~12剂,15例服药13~18剂,5例服药19~22剂;显效(服药期间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以上又复发,但症状较轻,服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可控制)3例。

4 典型病例

病案一:谌某,男,67岁,农民。2007年1月10日初诊。患者自诉去年11月7日因小便频涩、排尿困难,在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进行了前列腺手术治疗。术后小便畅通,排尿困难解除,但小便久置沉淀,上清下浊,时清时混,尿道时有涩痛,夜尿较多;近1周以来,小便混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涩痛不堪,夜尿频繁,影响睡眠,伴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喜饮温水,食纳减少,日见消瘦。在村卫生所用西医药治疗多次无效(具体用药不详)。刻诊:面色黄胖无华,气短懒言,肢体欠温,舌胖苔白,脉沉弱无力。西医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除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1-2)外,其他均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膏淋。中医辨证:脾虚不升清,肾虚不固精。治法:益气升清,补肾固精。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熟地黄15g,淮山药15g,芡实15g,焦山楂15g,土炒白术10g,益智仁10g,茯苓10g,山茱萸9g,泽泻9g,川萆薢9克,黄柏6g,肉桂3g,炙附子6g先煎,升麻5g,柴胡6g,陈皮6g,甘草梢3g。连服5剂。

1月15日二诊:小便时清时混,置之沉淀,上清下浊,偶见浮油,涩痛不堪,夜尿减少,夜寐转香,饮食稍增,精神转佳,肢体转温;面色少华,舌淡稍胖、苔白,脉沉弱。尿常规检查:少许蛋白、白细胞(0-1)。原方去黄柏,甘草梢3g改为炙甘草6g。继进5剂。

1月20日三诊:夜尿3~4次,小便清长,久置偶有沉淀,未见浮油;精神较佳,面色有华,言语有力,活动自如,食纳大增,舌淡苔白,尺脉沉。尿常规检查正常。原方去川萆薢、焦山楂、陈皮,加乌药6g、覆盆子9g、莬丝子10g。再进5剂。

1月25日四诊:夜尿1~2次,小便清长,久置未见沉淀,精神佳,食欲旺,舌淡苔白,脉稍弱,无其他不适。继以温补脾肾,益气固本为主,方用补中益气丸60g×6瓶合金匮肾气丸60g×6瓶,每次各6g,每日各2次口服,连服1个月。之后随访近1年未再复发。

病案二:胡某,男,86岁,退休干部。2011年12月12日初诊。患者自诉:上月1日因小便闭塞不通在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进行了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术后小便闭塞不通症状消失,但小便较混,休息后好转,夜尿较频。近10天来,夜尿频繁,余沥难尽,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有时伴有絮状物,置之沉淀,上清下浊;伴神疲乏力,腰膝酸冷,纳食不香,日渐消瘦。在村医处使用“消炎”等西药无效,患者和家属十分苦恼和担心,遂来本院就诊。刻诊:面色晄白,少气懒言,手足不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西医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除尿常规检查有少许蛋白、白细胞(0-1)外,其他均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膏淋。中医辨证:脾肾两虚,气不固摄。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黄芪20g,党参20g,熟地黄20g,淮山药15g,芡实15g,焦白术10g,山茱萸10g,益智仁10g,茯苓9g,泽泻9g,肉桂3g,炙附子9g先煎,升麻5g,柴胡6g,陈皮6g,炙甘草6g。连服5剂。

12月17日二诊:小便较混,置之沉淀,上清下浊,但未再见絮状物,夜尿减少;神疲乏力、腰膝酸冷、少气懒言等症改善,手足转温,纳食转好;面色少华,舌淡稍胖、苔白,脉细弱无力。尿常规检查少许蛋白、白细胞(-)。效不更方,原方继进7剂。

12月24日三诊:夜尿2~3次,小便较清,久置略有沉淀;面色有华,语言清晰,体态自如,纳食正常,舌淡苔白,脉弱。尿常规检查正常。原方炙附子减为6g,去陈皮,加乌药6g、覆盆子9g。再进6剂。

12月30日四诊:夜尿1~2次,小便清长,久置未见沉淀;舌淡苔白,脉稍弱,无其他不适。继以健脾益气,温肾固本为主,方用补中益气丸60g×6瓶合金匮肾气丸60g×6瓶,每次各6g,每日各2次口服,连服1个月。随访近1年未见复发。2013年1月底来诊1次,诉近半月以来夜尿增多,久置稍有沉淀。诊之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弱。嘱连服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1个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5 讨论

膏淋之病,前人早有认识。《圣济总录·诸淋门》论曰:“膀胱为渗泄之府,肾气均平,则溲便清,肾气既虚,不能制其肥液,故与小便俱出,色若脂膏,故谓之膏淋,又曰肉淋。病久肾气受损,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肥液,故淋出如脂伴见形瘦乏力,腰膝酸软为虚证。若久淋不愈……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若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亦为膏淋;若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亦成气淋……”可见膏淋反复发作,病久不已,由腑及脏,肾气受损,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故淋出如脂,伴见形瘦乏力,腰膝酸软。病久由肾及脾,脾肾受损致精微下泄,清浊不分,终致膏淋迁延难愈。

脾为精微生化之源,肾为藏精气化之所,脾虚则运化精微无权,肾亏则封藏气化失司。本文讨论的是膏淋反复发作,病久不已,属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证型。治疗之法,既要掌握脾肾两脏之间的相克乘侮关系,辨清脾虚肾亏因果转化、主次轻重,又要注意兼夹各症之不同,权衡灵活运用。然治疗之法不外健脾益气,补肾固涩。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变化治之最宜。补中益气汤出自元代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举清阳为君,配人参(或党参)、炙甘草补脾胃而生中气;佐以白术健补脾气;少加升麻、柴胡之气轻味薄之品,升举下陷的清气还于脾胃;陈皮理气,升清化浊。诸药合用可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下泄之精微得摄。金匮肾气丸出自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方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肉桂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有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肾阳得复,则封藏气化有司,下泄之脂液得固。且肾阳又称元阳、真阳,为机体各脏阳气之根本,肾阳既复,亦能温煦脾阳,有助其升清固摄;反之,脾土既旺亦能克制肾水之泛。两方化裁合用,使脾旺能主运化精微之权,肾强能司封藏气化之职,终将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膏淋治愈。因此临证用之效果显著。

[1]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16-324.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43.

猜你喜欢

面色尿常规陈皮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聊聊陈皮的保质期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