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药疗髓探讨

2014-04-15刘源香

江西中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脾胃论风药羌活

★ 刘源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风药之义,源于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张氏作为易水学派的宗师,创立了“药类法象”理论,取法天地五运之象,谓“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认为“风升生”类药物,为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收载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鼠粘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等20味常用药,此为风药之始。李东垣《脾胃论》曰:“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明确提出“风药”名称[1]。清代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指出:“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对“风药”范畴进行了初步界定。风药药味多辛,“辛甘发散为阳”,具有发散的特点;风药大多体轻属阳,善于升浮上行,有升举阳气、升散郁火、宣通官窍、引药上行等功效。当今临床多数医家认为风药多泻无补,而笔者在文献整理及对治髓方剂药物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风药不仅具有祛风的功能,而且多有助肝肾、益精补髓之效。

1 对髓病的认识

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内经》认为髓由肾生,又赖于脾胃化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2]及《灵枢·五癃津液别》认为水谷入口,脾胃游溢输布精气,化而为髓。髓包括脑髓、脊髓和骨髓。具有充养髓海,滋养骨骼,化生血液的功能。[3]

髓病的发病特点是,充养不足,髓道空虚或邪毒所侵,内陷于髓。治疗以扶正祛邪,益髓补虚为法则。[3]

2 风药疗髓的古代文献整理

髓病以虚证为主,故临床治疗髓病多用补肝肾、益精填髓之法。而文献整理发现,风药既有祛风驱邪之力,又有助肝肾、以达生髓补虚之功。

《千金要方》中羌活补髓汤用羌活、桂心、川芎、当归等风药,对此《千金方衍义》解释为:“补髓而用羌活之走督脉,桂心之温髓脏,川芎之逐脑风,当归之润血脉。”[4]可见风药具有补髓、温髓之效。《太平圣惠方》[5]在大量的治髓病方剂中,运用了羌活、地骨皮、防风、麻黄等风药,如:治腰脚冷痹,骨髓疼痛,宜用“羌活散方”;治脑黄,用“石膏散方”;治髓黄,用“地骨皮散方”;治髓亏小儿囟开不合,用“防风散方”;治髓虚风寒侵袭所致的小儿龟背,宜服“麻黄丸方”等等。说明风药依其辛温、升散之性,不仅祛风,而且温髓散寒、助阳补髓。《普济本事方》[6]中地黄汤滋肝补肾、益精填髓,治疗耳鸣耳聋。方中配合羌活、防风,借风药升散之力,助肝肾之功,补髓充脑,髓海充足,则诸症得安。《脾胃论·羌活胜湿汤》曰:“肾肝之病同一治法,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则不可。”[7]风药可助肾阳升发而布阴精。《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认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7]《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7]肝胆与春气相应,主升发,补肝药中酌加柴胡等风药,更能鼓动肝胆之气,助推肝肾之阳,以达补髓之功。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引用元代滑氏补肝散治疗肝肾气血亏损诸症,在众多补益肝肾药物中配伍一味独活,寓意深刻。唐氏解释曰:“加独活者,假风药以张其气也。顾欲其气之鼓荡者,则用独活”。[8]说明独活能助肝肾之气,以达生髓补虚之功。《临证指南医案·阳痿》中治疗因恐惧所致阳痿者有“治宜固肾,稍佐升阳”[9]之论。此处佐以风药轻灵之性,可以助肾阳上蒸。风药中如细辛、羌活等,可直入肾督二经,引导下焦肾中阳气升腾敷布于上。助肾阳既可温髓散寒,又可补肾生髓。金匮肾气丸中轻用桂枝,桂枝乃桂之新芽,蕴春生之气,可升发胆腑之气。元气根于肾而始发于少阳胆腑,升发胆腑之气即升发元气。肾元充足,则髓生有源。元·沙图穆苏《瑞竹堂方》在石斛夜光丸中配伍防风,助补肝肾之力,升精润目,以治疗视物昏花不明。

由此可以看出,风药依其辛温发散的特点,在方药配伍中既发挥温髓散寒之力,又产生助肝肾之效,以达生髓补虚之功。

3 风药疗髓的方药分析

本文运用Excel表格将历代医家治髓方剂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理论归纳,结果发现治髓方剂中常常配伍风药的使用。

3.1 研究方法 运用频数分析法进行研究。

3.1.1 搜集、筛选治髓方剂资料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10]为资料源,系统查找有关“治髓”的方剂。

方剂的纳入标准:[功用]中含有“补髓”、“益髓”、“坚髓”、“固髓”、“实髓”、“添髓”、“生髓”、“强髓”、“充髓”、“填髓”、“壮髓”等词语,或[主治]中含有“髓亏”、“髓虚”、“精髓衰惫”、“骨髓枯竭”、“髓不足”、“伤骨耗髓”、“伤精损髓”等证候,或[方名]中含有“补髓”字样,且方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或[方论]、[备考]中考证该方剂具有上述“补髓”等功用的方剂,以及在[功用]、[主治]、[方论]或[备考]中标明具有治疗髓病证的其他方剂。

方剂的排除标准:无配伍意义的单方、由地方性草药组成的方剂以及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不予收集。

最后经过筛选得到治髓方剂411首。

3.1.2 建立治髓方剂数据库 建立411首治髓方剂方药总数据库,并建立高频药物功效分类数据库。

(1)建立方药总数据库:①将411首治髓方剂的药物组成一一录入。②以韩维恒编写的《中药正别名集》[11]修订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及《中华本草》[12]为依据,将411首方剂所收集的中药进行正别名考证,将异名同药进行合并。③确定频次大于20的药物为高频药物。

(2)建立高频药物功效分类数据库:参照《中华本草》等医籍,对高频药物进行功效分类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411首治髓方剂中共有441味药物,总频数为4873次。从中提取20频次以上的药物为高频药物,共计59味。在59味高频药物中出现了小茴香、丁香、川椒、防风、干姜、独活、羌活等药物,这些药物在现代方剂学和中药学中分别归属在祛风药与祛寒药中。而用祛风与祛寒的功效,是不能充分阐述这些药物与治髓病的相关性。带着这一问题,又重新检索原始方剂,发现这些方剂与肝脏相关,并且是治疗“肝虚冷”之类的髓病。进一步将这些药物又返回古代本草中检索,发现这些药物都是入肝经,即金元医家所谓的“风药”。这些药物出现的方剂大多在唐宋方书中,这些药物在那个时代是用来补肝气、助肝阳的。金元医家首先提出“风药”这个称谓。结合《千金要方》孙思邈所提出的“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13]这类药物的应用意义就十分明确了。

通过以上文献整理和方药分析,可以看出,风药在髓病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治髓方剂中应用广泛。今后,应加强风药治疗髓病的文献整理研究,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探究风药在髓病治疗中的积极影响,特别在临床方面,应积极探索风药的证治规律,从而充分发挥风药的性味特点,提高临床髓病治疗效果。

[1]李杲.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2]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3]王琦.中医藏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1.

[4]张璐.千金方衍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258.

[5]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7]李杲.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1,33.

[8]唐宗海.血证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2.

[9]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10]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1]韩维恒.中药正别名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4.

猜你喜欢

脾胃论风药羌活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羌活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基于文献的从脾胃论治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风药之功用辨析
从后天脾胃论治更年期血崩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