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郁闷不舒状态”之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

2014-04-15静,滕

吉林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七情郁证情志

王 静,滕 晶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简称为“七情”,七情中并不包括“郁”,古代医家常把“郁”归为“忧”类。“郁”有结、滞、蕴、积等含义,《诸病源候论》曰:“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古今医统大全》曰:“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认为郁多是由情志因素引起,并且日久可引起他病,笔者通过对“郁闷不舒状态”下产生的“因郁致病”及“因病致郁”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1 中医学对“郁”的认识

“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郁”指气、血、痰、火、食、湿等病理因素导致人体气机郁滞不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疾病;狭义的“郁”仅指因情志不舒而导致气机郁结的病变,属于情志疾病[1]。郁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医学正传》,但《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五气之郁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以此来治疗郁之甚者。《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对情志致郁有一定的认识。《诸病源候论·结气候》曰:“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指出忧思会导致气机郁结。元代《丹溪心法·六郁五十二》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提出了因郁致病的学说,同时阐述了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说,并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方剂治疗六郁。明代以后,医家已逐渐把情志之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临证指南医案·郁》中记载的病例,均属情志之郁。

2 郁闷不舒状态的内涵

郁闷不舒状态属郁证情志类狭义范畴,是指患者自觉心情压抑不舒畅,不能痛快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状态,持续时间长,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心理活动内容有别于常态[2]。郁闷不舒可为病因,即情绪的一种反应,《医经溯洄集》指出:“凡病之起,多由乎郁,或因所乘而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岂惟五运之便能使然哉”;同时郁闷不舒也可为疾病发生的病机,影响气血的运行,引发各种疾病。郁闷不舒状态是患者非正常的心理内容,不仅影响昼日的生活工作和生理功能,而且影响气血在夜晚的运行,随着病情的迁延,结合患者不同的个性和体质会发生多种病证,最终导致全身的气血阴阳紊乱。郁闷不舒与情志关系极为密切,如《医经溯洄集》曰:“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素问·举痛论》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郁闷不舒偏重于狭义的“郁”,多是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是郁证的一个分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组综合症候群。

3 “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

情志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导致或诱导疾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形成一种心理紊乱状态,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而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又会引起人的精神情志的异常。《景岳全书》中设有“郁证”专篇,对郁证做了详细系统的阐述,最早提出了“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的观点,《景岳全书·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致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此外他认为忧思、恼怒、忧愁是产生郁闷的主要因素。

3.1 因郁致病 因郁致病,指狭义的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3]。故认为,郁闷不舒发病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因忧思郁虑,孤独沮丧,精神压抑或过度紧张而诱发。患者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刺激之下,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气机郁滞而导致疾病发生,即“因郁致病”。《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赵献可[4]认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可见长期处于郁闷不舒状态下,气机容易郁滞,导致气滞、气结、气闭等,从而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例如失眠、高血压、溃疡病等。《类证治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降及血,终乃成劳。”[5]在现代疾病的治疗中,不论内科还是外科,已有不少医家认识到“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临床治疗中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齐向华[6]认为,失眠症患者的郁闷不舒会影响其对睡眠质量的认知和由觉醒到入睡的时间,加重失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在遭受精神刺激时,溃疡容易复发或发生并发症[7]。黄丹等[8]认为情志失调,过食辛辣肥甘,跌扑损伤,久病体虚等可致郁,气、血、热、湿诸邪稽留不去,郁阻于毛窍为斑秃复发难愈的主要因素,并从郁治疗斑秃取得良好的疗效。

3.2 因病致郁 中医对“郁”的概念理解较为广泛,因病致郁涵盖了因外感和内伤等诸多因素而致的脏腑经络气血郁滞。人体一病,则伤及于内,经气血脉“结聚而不得发越”,遂迭生气机阻滞抑遏之变,而见诸气怫郁之弊,或郁于气,或郁于血,或郁于表,或郁于里等[9]。崔晓峰[10]认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亦开朗;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在情志上则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压抑,即“因病致郁”。如患者因患了某种疑难病或者慢性病后,由于长期治疗而不愈,则会产生抑郁、绝望等悲观情绪,如若长期处于悲观、郁闷不舒的状态中,使消极的情绪得不到疏泄,反而会加重固有的疾病,形成了“郁—病—郁”的恶性循环。

4 结语

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虽然有区别,但在疾病的发生中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临床上分清以因郁所致还是因病所致对治疗疾病有很关键的作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上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处于郁闷不舒状态的人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对“因郁致病”及“因病致郁”的分析,有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分清疾病的病因,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中药以及心理治疗的作用,对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促进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史俍元.古代解郁剂应用规律与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治疗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7-10.

[2]胡霞,曾进浩,曲卫玲,等.郁证从五脏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3,33(5):436-437.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73.

[4]赵献可.医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36.

[5]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64.

[6]齐向华.失眠患者郁闷不舒状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449-451.

[7]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8-401.

[8]黄丹,陈明岭,赵金风,等.斑秃从郁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3,33(1):34-35.

[9]刘晓庄.因病致郁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4):8-10.

[10]崔晓峰.肝郁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12,32(3):226-227.

猜你喜欢

七情郁证情志
胡国恒从肾论治青少年郁证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北海之殇
韩儒金昌协的四端七情论与“性情经纬说”
仲景方在郁证中的运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