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4-04-15

关键词:管理学传统文化

高 永 祥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高 永 祥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就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学;教学

管理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一种文化。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的行为是受文化习俗影响的,因此管理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征。德鲁克说过,“管理受到特定社会中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习惯等因素的制约”[1]。管理越是融入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就越能够取得成就。什么是文化?《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管理学教学,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结合点,将西方的科学管理真正落根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土壤,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管理思想体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管理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教学对于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管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其教学方法主要为教授法,空洞乏味的理论讲解,很难引起学生互动,案例分析采用的也多是西方案例,由于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很难产生共鸣,致使教学成效有限。而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管理学理论和本土化的案例相结合,形象生动,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如《隆中对》就是SWOT分析最好的例子,诸葛亮分析当时的形势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列出了占据荆、益,复兴汉室的可行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只有生动形象,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些传统文化有的表现为名人名家言论,有的表现为史志故事,有的表现为文学作品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 从而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如在讲解集权、分权时,首先分析秦始皇的集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上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经济上政府直接管理农业赋税,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实行车同轨;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思想[2]。其次分析集权管理思想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采取集权管理?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历史故事加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信息量大, 涉及的知识面广,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大多数为学生所熟知,将其和管理理论相融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理论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巨作,风靡文坛,家喻户晓。电视剧版《西游记》伴随着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也极具代表性。如从HR(人力资源)的角度去分析,师徒四人以及白龙马各有所长,怎样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师徒四人为什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是因为他们具有明确的使命。

二、中国传统文化哪些内容适合融入管理学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管理价值。在管理学教学中,可以重点分析诸子百家、史志文学作品和传统中医中所蕴含的管理理念。

(一)诸子百家的管理之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从其蕴含的管理思想上讲,最主要的是四家,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

儒家强调内圣外王,如子思所著《大学》,讲的内圣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以及外王事业,“修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它还要求将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和管理实践,是个推己及人的过程[3]。再如北宋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孔子语录,由门人弟子编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是历代帝王经国治世之本。孟子思想核心“性本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德治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提倡和谐人际关系。

道家讲的是道法自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哲学家奉为东方哲学的经典,政治家视其为可供借鉴的治世名言。其要义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贵柔处下。其蕴含了无为而治、柔性管理的理念[4]。

“循法而治”的法家注重刚性管理,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韩非是法、术、势集大成者,势为管理组织,法为管理行为,术为管理控制。法家管理模式,以国强为目标,以法为行为标准,以势为运行力量,以术为操控方法,法势术三者互为作用。依法治国,定分止争,以刑去刑。

兵家提倡“上兵伐谋”的智性管理。战争蕴含着丰富的计谋、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要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是最富有艺术的一种特殊管理行为。《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军事思想,超越了时空,直到几千年后的现代,人类已登上月球,武器已发展到太空,很多国家军校仍在学习他的军事思想,国外的许多大学和企业家更是把《孙子兵法》作为管理著作来研读。

(二)史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管理思想

史志部分,主要从历代政治家的著作、处事哲学、家训中发掘丰富的管理智慧。如唐代名臣魏征等人的《群书治要》、明代张居正的《帝鉴》等,都含有丰富的治国之道。如清朝“中兴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为大清文人封武侯第一人,其所著的《冰鉴》,体现了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智慧。而《曾文正公家书》是其持家教子之术,知人识人的谋人之法,以及把握时机的谋事之道,为管理学提供了智慧的源泉。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曰:“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可以用来分析领导权力,分析怎样使用权力因素,分析作为优秀的管理者怎样通过人格魅力等非权力因素来实施有效管理[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包含现代管理之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管理理念和方法。如《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定军山之战,黄盖久攻不下,法正建议:“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忠用其谋,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渊闻之,欲出战。张郃曰:“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战则有失。”渊不从,令夏侯尚引数千兵出战。结果是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这段故事验证了《孙子兵法》提出的:军争之难,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尤其要学会迂回、反客为主的战略。

(三)传统中医的管理启示

中医学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与管理学在中国历史发展上都曾经起到过非常大的积极作用。炎黄子孙的生存离不开“岐黄”理论;繁荣昌盛的朝代离不开“治国”思想。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两个不相关的学科,实质上,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过“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理想,反映了当时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认知,即“良相治国,救民强国;良医济世,救死扶伤”。二者虽然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但是其功劳是相同的。

从中医的理论到中医实践,其中蕴含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主要可概括为和谐、辨证、系统、预防和治国等管理思维。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更加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黄帝内经》指出人天合一的基本观点:“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把阴阳、五行等自然哲学学说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紧密结合起来, 把天、地、人紧密结合起来, 确立了综合的、整体的辨证施治原则和方法。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的变化提供了依据。《黄帝内经》肯定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思想,把阴阳视为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阴平阳秘”则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阴阳不平衡则是产生疾病的根源,治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调整阴阳。这些对于管理学中的和谐团队建设、管理系统等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扁鹊,春秋战国时著名医学家。一次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这就是著名的“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进一步强调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对于现代的组织建设有很好的启迪作用[6]。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教学时应注意的原则与方法

在管理学教学中,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简单地融入, 而应是在反映管理规律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对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 是对管理理论的专业化分析,需要注意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精选内容

精心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两点原则:首先,选择学生熟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只有学生熟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其次,选择和课程理论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紧扣培养目标和课程理论。换言之, 内容是服从于培养目标和课程理论讲解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 学生可以渐渐领悟管理的实质,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管理知识。

(二)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上课前要做好精心准备,定好知识点,选好案例,设计好开场语言,要有鼓励性、启发性。一旦出现冷场局面时,可以指定学生发言。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独到的发言,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尊重学生所发表的意见,无论对错,都不能用责备和轻视的语气,而应多加赞赏,多加鼓励,多加引导。

(三)指导课后拓展研究活动

指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研究其蕴含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改革考核方式

管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而过去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考试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为此,需要对管理学考试的形式进行全面创新,以实践的方式去考核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成效,可以采取提交管理案例调查报告、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故事分析报告等形式。同时,应该将检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提问、提交小作业等。

[1]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9

[2] 赵志军,赵瀚清.中外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38

[3] 李伯钦.四书五经[M].合肥:黄山书社,2006:3-9

[4]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25

[5] 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6] 吴照云.中国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224-251

ExplorationandThinkingonChinaTraditionalCultureintotheTeachingofManagement

GAO Yong-xia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zing,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contents and methods on 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level.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 teaching

2014-05-20

高永祥(1969-),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G642.2

A

1673-131X(2014)02-0078-04

湛 江)

猜你喜欢

管理学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浅谈管理学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