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和爱情悉心培育的土豆
——论《春播》和《亲亲土豆》人文精神与艺术的共通性
2014-04-15郑丹燕
郑丹燕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用劳动和爱情悉心培育的土豆
——论《春播》和《亲亲土豆》人文精神与艺术的共通性
郑丹燕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土豆是爱尔兰现代作家利亚姆·欧弗拉厄提(Liam O’Flaherty)的《春播》和中国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亲亲土豆》这两篇短篇小说的关键词,两位作家探索了人类在种植培育土豆中展现的勤劳诚实的劳动品质以及忠诚无私的爱情等传统人文精神,艺术上同样有着诗意的美学追求,体现了创作上人文精神和艺术上的互通与互补。
《春播》;《亲亲土豆》;土豆;爱情;共通性
自16世纪从美洲引进欧洲乃至全世界以来,土豆以其高产和营养丰富成为穷苦百姓活命的救星。爱尔兰农民在英格兰殖民奴役下只能拥有狭窄贫瘠的土地,但由于土豆易于成活,且深埋在地里躲过士兵抢掠,才得以存活。中国东北黑色冻土下的土豆同样是农民养家糊口的农作物。世界画廊里法国米勒的《晚祷》和《播种者》,荷兰梵高的《吃土豆的人们》都展现了种植土豆的艰辛和劳动的诚实可贵。在他们的画笔下,种植土豆的过程即人类培养高贵劳动品质的历史。这种题材在文学家的笔下也有体现:爱尔兰现代作家利亚姆·欧弗拉厄提(Liam O’Flaherty)在短篇小说《春播》中截取了玛丽和马丁这对20世纪初爱尔兰新婚夫妻首次春播的场景。中国当代女作家迟子建是两次“鲁迅文学奖”的得主,《亲亲土豆》中20世纪末东北礼镇种植土豆的中年农民秦山不幸身患绝症去世,妻子李爱杰以土豆代替煤渣在冰天雪地里为丈夫下葬。春播与冬葬,象征着劳动婚姻生活的起点和劳动者生命的终点。以土豆为契机,笔者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对勤劳自律、忠贞爱情等人类精神价值共同的体认和艺术上的诗意追求,从而揭示了它们在人文精神和艺术上的互通与互补。
一、《春播》:播下劳动与爱情的土豆种子
选择玛丽和马丁婚后首次春播来展现主题证明了《春播》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眼光。这个他们“期盼已久,又爱又怕且为之精心准备的大事”[1]35有几层特殊的意义:(1)标志着劳动和婚姻生活的起点,因为从这天起,他俩就要一起耕地,播下生活的希望和劳动的信念。(2)它将检验他们是否能自食其力。第一次形成的劳动习惯和品性将定下未来的基调。去年秋天举行的婚礼并不意味着他们已成家立业,春播的成功与否,劳动品质和成果是否受到村里长辈和同辈们的尊重与信任,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人礼。(3)考验他们是否能相互配合完成各自劳动和家庭责任,以忠贞不渝的爱,相互扶持走完人生。
他们将遭遇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的物质生活双重夹击。要挖开尚未解冻的冻土只能倚仗铁锹这种简陋的传统农具。马丁干活时抵御春寒的只有家纺粗布缝制的白衬衫,而玛丽披着披肩,手指已冻僵。干着繁重的农活,却只能吃到茶、面包和黄油这样的粗茶淡饭。首次独立完成这么繁重的农活,对看起来还不到结婚年龄的毛头小伙马丁和看起来还像女孩的新嫁娘玛丽来说,在体力耐力和经验上都是严峻的挑战。在这场看似无法势均力敌的对抗赛中,这对爱尔兰年轻夫妇以强烈的责任感、勤劳自律的精神,以及相互的爱与关怀共同赢得了人生首次春播的胜利。
首先,“早起”这一举动,对新婚夫妇来说比挥舞铁锹更考验意志力和自律能力,他们没有向惰性投降,而是一起迈出了春播坚实而重要的一步。他们遵循内心的律令,冷冽的清晨,爱人和被窝的温柔乡,新婚夫妇的床笫之欢都没有阻止农活的时令节气这一起床号的吹响。到地里时,马丁那一句“我们最先到”是自豪的独立宣言。在接下来的田间劳动中以男子汉气概证明了他配当一家之主。他用铁锹翻开冻土不亚于一场与土地你死我活的战役,每一锹都是向妻子骄傲地证明他是可以养家糊口的男人。玛丽也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农活帮手。她主要任务是播下土豆种子,这也需要细心和耐心,因为撒在垄边上,苗株会从田垄两边旁逸斜出。作为主妇,玛丽还要承担准备一日三餐,送午餐到地头给丈夫,收工后照料家禽等繁琐的家务活。由于在家务方面还是生手,她手忙脚乱,煽动裙摆鼓风,眼睛被烟熏得睁不开,如此狼狈不堪,只为了让在地里干活的丈夫尽快吃上午饭。一路小跑,一点也不落在同村有经验的女人后面。即使忙得自己胃口全失,也要尽到支持丈夫的责任。紧张而高强度的劳动结束时,马丁腰背和手腕疼痛,而玛丽觉得脖子要断了。生活在第一天就向他们下了马威,然而五垄“像钢条一样笔直”[1]38的地,是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力向全村乃至世界提交的一份完美答卷,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踏实自律的劳动、夫妻默契的合作获得了以他们爷爷为代表的村里长辈的首肯。
徒有优秀的劳动品质,并不能保证土豆种子成活,爱情蕴含的忠诚与责任,理解与同情,关爱与体贴等,这些和风细雨与温暖阳光般的人类情感和精神创造性活动才能滋润和照拂土豆的成长,保证物质和精神意义上土豆的丰收。劳动者的爱情不仅是两情相悦的你侬我侬,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它更落实在双方朴素而切实的行动上。马丁的爱情表现得阳刚气十足。作为将来生活的顶梁柱,他把爱转化成对家庭的责任感。新婚夫妻难免如胶似漆,但是他在仓房和地头两次佯装粗鲁地推开玛丽温柔的拥抱,并非拒绝妻子的爱抚,嫌她碍手碍脚,只因为这样的卿卿我我,会耽误农时。而在地里播种前再拥抱缠绵会被村里人看成“缺心眼的软蛋,早晚会饿死的废物”。[1]36在马丁的爱情观里,如果在春播这样重大的农活开始之际,还如此儿女情长,秋天将颗粒无收,以后会成为不劳而获、好吃懒做之徒。因此他首次春播比村里别的男人干得都多,战绩骄人,这是诚挚爱情的明证,比起信誓旦旦和钻戒、项链、房产这些现代爱情信物来得更加金贵。马丁不仅在行动上证明爱的力量,而且用赞许和感激的话语和举动给予年轻妻子精神和情感的支持。午休时他尽情享受着妻子辛苦准备的粗茶淡饭,为有这样的老婆感到骄傲。他选择用拉手而不是拥抱表示对妻子无声的爱和感激,使本来压在玛丽心头的忧虑一扫而空。“两人手拉手,羞涩地,静静地坐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自己此刻的脉脉含情感到不好意思”。[1]37此时无声胜有声,农民的爱情表达虽然朴素内敛,却是心领神会的精神交流。劳动结束时马丁不忘真心赞美妻子的功劳,玛丽所有的不满和疲劳感都烟消云散。通过紧张劳动和相互配合,小两口跨越了动辄拥抱亲吻初期的浪漫张扬而进入心灵相通的爱情。
玛丽的爱情更具女性的阴柔特性,其心理发展细腻丰富,跌宕起伏,与马丁粗线条的情感描写相映成趣。春播前玛丽以其精明的女人头脑,女性特有的多愁善感,想到女人一生会遇到的种种事情,如艰苦劳动、家务缠身、怀孕生子等,感到沮丧和担忧。紧接着在昏暗的仓房里拿工具种子时,马丁睡意朦胧中不慎被小篮子绊倒,再加上对即将开始的春播忧心忡忡,觉得出师不利,不禁开口诅咒命运。是玛丽搂住他的腰,把脸贴过去,用温存和理解的拥抱及时制止了夫妻一开始的相互怄气。在春寒料峭的清晨,夫妻的拥抱相互取暖,抵御烦恼和困倦,预示着两人会用爱情来战胜将来劳动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和风浪。
如果说第一次拥抱是玛丽用女性的温柔体贴,成为丈夫焦躁火气的消防员,那么春播开始前在地里的第二次拥抱马丁,则是主动要求共同开启人生第一锹土,与丈夫同甘共苦的爱情誓言。然而她能否正确理解两次主动拥抱最后都被丈夫假装粗鲁地推开,完全没有新婚伊始对她的缠绵。她能否经受爱情的考验,对于爱情的成熟至关重要。第一次被拒绝,她还能理解丈夫的责任心,并且为成为最早开始春播的新婚夫妇而喜悦与自豪。第二次被拒绝使她心生恐惧,然而她的爱情心理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成长。首先因为丈夫用凶猛而严厉的目光盯着土地,对她的似水柔情视而不见,她意识到自己在丈夫眼中地位的陨落,短暂的浪漫爱情一去不复返,她的新角色是丈夫耕地的帮手。缱绻柔情不再是爱情主题,坚强面对生活困苦,努力劳作,互相支持才是主旋律。其次是由于丈夫的拒绝让她看清了残酷无情的土地的真实一面。“土地是农民的奴隶主,它将一辈子把她牢牢拴在艰辛的劳动和贫困上,直至她再次躺入它的怀抱”。[1]36这是玛丽认识人生的重要时刻,它既有轻松浪漫的一面,又有严峻冷酷的一面。劳动者须以坚韧和勇气、责任与自律来面对。作为新嫁娘被丈夫关注疼爱的天堂生活就要让位于和丈夫脚踏实地的凡俗生活。
通过两次被丈夫假装推开拥抱,玛丽开始爱情和劳动观念的蜕变,她的成长很好地诠释了埃里克·弗洛姆所说的爱的主动特征:“是给予而不是接纳。”[2]20会接受爱,更重要是给予爱,这才是成熟爱情的标志。她为了不让茶饭凉了,还用法兰绒裹着锡罐,为劳累半天的丈夫付出女性的温存和体贴。结束一天的劳作后,玛丽想到回家后还要承担一堆家务,不禁想要抗拒和逃避作为农妇繁重的劳役。然而并肩与丈夫欣赏他们共同耕种的土地,她感到由衷的舒畅。即使将来每年春天他们都要弯腰播种,直至手和骨头因关节炎变形了,所有艰难都不会使他们恐惧,爱情将烛照前行的黑暗与艰辛。至此玛丽不再躲避在丈夫羽翼的荫护下,成为了女性劳动和爱情自治领的领主。春播既是两人劳动品质的考验,也是爱情的催化剂,是真正的成人礼。从某种意义说,马丁和玛丽象征着《圣经》里被逐出伊甸园的人类始祖,首次春播的过程即人类世世代代劳动与爱情的历史。他们虽被诅咒在土地流血滴汗一生,却以诚实的劳动和爱情获得了与上帝分庭抗礼的尊严。
二、《亲亲土豆》:用劳动与爱情的果实举行的土豆葬礼
马丁和玛丽春天里以劳动与爱情种下的种子是否生根发芽,在人生的秋天收获敦敦实实的土豆?在《春播》里并没有给出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春播》的结束正是《亲亲土豆》的开始,它跨越时空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玛丽面临的是无情的自然和贫寒生活的严峻考验,那么《亲亲土豆》里土豆种植大户秦山和李爱杰这对中年夫妇则要因为丈夫身患肺癌早逝而接受生死考验。他们借以战胜死神的同样是劳动品质和坚贞爱情。
秦山和李爱杰仿佛是人到中年的马丁和玛丽,拥有全村最多的三亩土豆地,证明了夫妇每年春播的辛劳。秋收挖土豆碰到秋雨连绵,就会成为泥猴子。秦山对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珍惜但不吝啬,用故意的咳嗽声给来他地里偷土豆吃的馋嘴小孩当逃脱信号,其善良和慷慨可见一斑。住院治病还记挂着秋收,对劳动成果强烈的责任感使他觉得自己种的地自己收才有意思。
人到中年的爱情虽没有马丁玛丽那样情意绵绵的拥抱拉手,但在劳动基础上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夫妻真情在苦难的显影液下得到真切呈现。第一次进城去看病,秦山在夫妻的玩笑话中表达自己的爱情誓言:“就是成了地主,也娶你一个,咱喜欢正宫娘娘。”[3]157秦山病情加重,第二次进城看病时,三个反问句“谁会再来拥抱她温润光滑的身体?谁来帮她照顾粉萍?谁来帮她伺候那一大片土豆地?”[3]157表达了他为自己病入膏肓无法继续尽到丈夫父亲责任的伤感。秦山抱定决心,若是绝症就出院,把治疗费留给妻女生活。他抱病为妻子买小米粥做早饭,用被子捂着等妻子。他眷恋妻子身上土豆花特殊的香味,妻子不在身边就睡不踏实。临终前几乎不能进食,却痴迷地望着妻子。细微之处男子汉对妻子的铁血柔情足以打动人心。
然而秦山为妻女留下两份爱与责任的遗产更让人唏嘘不已,窥见爱情的无私与伟大。第一份遗产是当他猜知绝症缠身,毅然中断治疗,拖着病体为妻女收获人生最后一季土豆。这是爱情和忠诚最朴素然也是最伟大的表达。身陷死亡这个“巨大的人生陷阱”[3]157并没有使这个又黑又瘦、夏天喜欢赤脚亲近土地的农民丧失勇气和尊严,没有让他像同一病房里瘫痪的丈夫把病痛和死亡的恐惧转嫁到可怜的妻子身上,没有让他指天骂地埋怨命运不公,或自私自利地遁入佛门,或到教堂寻求灵魂的拯救,更没有自寻短路,抛下妻女孤苦无助。凝聚在每个土豆的都是他对妻女的爱与责任。另外一份遗产是他牺牲男子汉的尊严换取妻女将来的幸福生活,因此更弥足珍贵。妻子本来以为他用卖土豆的钱去买水果补身子,却被他用来买下一件宝石蓝的旗袍,在不久人世前,送给妻子好让她明年夏天“穿给别人看”。[3]157这样的遗言里别有深意,其实是希望妻子改嫁,而“亮堂”的旗袍就是新嫁衣,能帮助妻子褪去新寡的晦气,以妩媚获得新丈夫的欢心。其原因一是担心妻子中年守寡,后半生凄凉孤寂;二是为女儿找个继父,能帮忙妻子照顾女儿,让孩子继续享受父爱;三是土豆地里繁重的农活也需要壮实的劳动力支撑。他选择独自默默肩荷起苦难的闸门,放妻女继续过光明的生活。伟大的馈赠意识使秦山在死神面前顶天立地,显示人的高贵与尊严。
李爱杰同样用爱情来回报丈夫两份爱的礼物。她找最好最贵的医院努力为丈夫治疗。丈夫被确诊为不治之症,她强颜欢笑,偷摘花送给丈夫,以掩饰病情。住院时陪他输液,和他说着温暖话解忧。她和丈夫共同安闲面对死亡,平静地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3]157因为她了解比起打针输液化疗等科学但却冰冷的医疗手段,妻子温柔镇定的陪伴更能增添他面对死亡的勇气。
对丈夫赠予的旗袍,她前后三次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第一次拒绝穿是因为开长衩的旗袍会给丈夫丢人。第二次理解了秦山叫她改嫁的良苦用心,她大哭扑倒在丈夫怀里,向爱人表明心志:“不愿意让别人看我的腿。”[3]157前两次死活不愿穿旗袍的李爱杰却穿起旗袍为丈夫整夜守灵,直到出殡那天才换下。她身着旗袍的风情万种、千娇百媚也只为丈夫欣赏,最后一次借旗袍这个特殊的爱情遗物宣布从肉体到灵魂只属于丈夫。
对丈夫拼着最后一口气,抢在死神到来前为她收获的最后一季土豆,李爱杰举行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土豆葬礼以谢夫君恩情。她不能容许丈夫遗体与龌龊的煤渣为伴。土豆是高洁的劳动品质化身,也是夫妻心心相印的“虎符”,丈夫的魂魄会循着土豆花的香气找到自家土豆地。相互馈赠,相互忠诚和“心灵的追忆”,[4]170对永不会逝去爱情的追念是这对土豆夫妇超越死亡的阻隔,战胜死神的心灵兵器。
三、诗意:《春播》与《亲亲土豆》共同的艺术追求
相对于政治宣传和道德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两部小说均以温暖而诗意的方式软化人们的心灵刺猬,脱下戒备的冰冷铠甲,使珍贵的人文价值观念得以薪火相传。
在《春播》里作者对爱尔兰年轻夫妻劳动和爱情描写使人感受到了生活与劳动的诗性存在。劳动和爱情场景构成了两幅生气盎然的春播图。第一幅画里作者先用工笔细腻描摹马丁和玛丽的劳动场面,再用写意笔法展现村里个个拼命干活的男人和撒种的女人,白色的衬衣点缀着常春藤覆盖的小山谷,绿白相间,对比鲜明。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初升的太阳没有一丝热气,清晨稀薄的空气寒气逼人,可男人们个个用劲蹬住铁锹翻地”,[1]36大自然也派来小鸟从土里夺食,这是人类奋力劳动、战天斗地的图景。第二幅画则描绘了劳动者午休时享受春日宁静和爱情的场景。作者仿佛采用现代电影的拍摄手法,先聚焦玛丽和马丁脉脉含情手拉手坐在小山丘眺望远方,憧憬未来生活,然后把广角镜头往他们周围推去,坐在各自土丘上休息的农民——男人、女人、孩子,同样是白色衬衫点缀着绿色山丘。而正午耀眼的阳光穿梭于白云间,山谷一片静谧。人们默默相互鼓励,对播下种子的希望与祈祷,对自然的感恩,一切尽在不言中。伟大而朴素的爱情被赋予诗意,动人心弦。色彩鲜明、动静分明的两幅春播图相映成趣,充满诗情画意。
诗性魅力同样体现在《亲亲土豆》中塑造的夫妻,他们在苦难与不幸中崛起的诗性精神,即可贵的劳动品质和忠诚无私的爱情,是对苦难现实发难的主动精神,不妥协的诗性诉求。“诗性就是人性深层对人生本源性和谐境界的共通性向往,是对现实人生的自觉提升和转化,使之趋向人生理想化状态的人生智慧和审美旨向”,[5]53是严酷生活的一种超拔精神。
首先,李爱杰仿佛是在家务活上成长起来的玛丽,用爱情和亲情把全家人共同喜爱的简单吃食——土豆做出了像“新娘子袖口上的流苏”[3]154一样花样繁多的名堂,贫寒的生活由于爱情而有滋有味,情意盎然。
其次,在住院的同一病室里,面对丈夫身患绝症共同的不幸,李爱杰和王秋萍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和帮助。而李爱杰回乡寻夫,临别时把还很新的毛料裤子送给经常遭受生病丈夫打骂挑剔的王秋萍,因为她在爱以貌取人的城里找活干更需要它。朴素真诚的姐妹情谊让王秋萍把裤子哭湿了。体现了苦难面前人们互相同情、慷慨相助的诗性精神。
最后,秦山和李爱杰夫妻体悟爱情的真谛在于忠诚与无私,借朴实无华的土豆超越生死,抵达诗化人生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小说至始至终弥漫着土豆花香,是秦山前世曾悉心培育过爱情花朵散发的芳菲之气;另一方面李爱杰用土豆这一劳动与爱情的果实为丈夫下葬,使萧瑟的坟堆充盈着物质和爱情双重意义的丰收气息,坟顶上那个土豆坠下滚着去跟李爱杰的脚,“仿佛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3]172被作者赋予小精灵般的灵性土豆是夫妻情深意笃的诗意呈现,恒久爱情超越了阴阳两隔,永远散发着爱的芬芳,结出爱的果实。尽管现实人生总是风刀雪剑严相逼,两部小说中两对异国夫妇以其劳动和爱情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们的生存成为有价值的精神存在。
四、结 语
尽管现代人欲壑难填,好逸恶劳,见利忘义,情场上的斤斤计较,量入为出,纠结于“非诚勿扰”,精神患上失魂落魄和软骨病,然而还是有一些中外作家守护着人文精神家园,提升着人的精神存在境界,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捍卫着诗意生存的一方圣土。《春播》和《亲亲土豆》中的两位作家截取了劳动者不同时期土豆种植和培育的不同片段,展现了人类克己自律、勤劳坚韧以及无私忠诚的爱情,无论是在共同守护和传承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还是创作上的诗意追求都存在着相通之处。尝尽美味珍馐、脑满肠肥的当代人在餐桌和精神食谱都应该摆上一道用劳动和爱情精心培育的土豆做成的菜肴,来补充人文精神的元气。
[1]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M].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5.
[2]弗洛姆.爱的艺术[M].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0.
[3]迟子建.亲亲土豆[M]//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1992-199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157.
[4]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世敏,寒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170.
[5]席建彬.诗意的探寻——中国现当代抒情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3.
(责任编辑 陈蒙腰)
The Potatoes Cultivated by Labor and Love: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SpringSowingandBelovedPotatoesin the Humanistic Spirits and Art
ZHENG Dan-Yan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In presenting fine qualities of labor and love, short storiesSpringSowingby Irish modern writer Liam O’Flaherty andBelovedPotatoesby Chinese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 Chi Zijian share some kinship in humanistic spirits and art.
SpringSowing;BelovedPotatoes; potatoes; love, similarities
2014-01-19
2014-03-10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3186S)
郑丹燕(1972—),女,福建漳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I 106.4
A
1008-889X(2014)04-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