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2014-04-14冉勇军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声乐教学培养

冉勇军

摘 要:审美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思考、理解当中。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也不仅仅是视觉的感受。在味觉,嗅觉,听觉中人们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味觉中的美,常常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在美食的享受中,获得一种生理满足感。嗅觉则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气味刺激人类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兴奋或镇静,获得精神上的独特感受。而听觉则是在通过声音的刺激使人们的心绪发生变化。噪音令人烦躁慌乱,乐音则能给人或兴奋或舒缓的美妙感受。音乐可以触动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仅仅是有乐音还不足以达到音乐享受的至高境界,融入审美地聆听才能使音乐享受达到更高的层次。对于音乐的创造者,无论是谱曲者,作词者还是演唱者都应该首先具备审美意识,并且能够贯通于自己的创作中,这样才能使自己创作的乐音首先具备能引发听众审美的条件,这样的音乐作品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在声乐教学中,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都应该增强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更丰富多彩。

关键词:声乐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0 引言

声乐是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学科之一。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高尚的情操,这样才能首先领会到音乐作品中潜藏的情绪与感情。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除音乐理论之外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建立。学习声乐的学生应该具备除了专业基础知识之外的富于感性的理解能力。声乐是主要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的艺术活动,学生的声音传递是否能触动听众的心灵,这对于一个歌者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评判一个歌者的演唱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新时代,音乐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各种国际元素的加入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同一种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如何才能表现出最富特色的音乐,就需要学生具备一种审美情感,在音乐中寻找美,发现美,体味美,把美融进生活,融在声音中传递出去,并且能够触动、感动听众,使音乐、歌者与听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一种潜在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结果也将会以另外的审美形态回馈给表演者,使表演者进一步完善自己对音乐地理解和表达,促进新音乐地制造和产生。

1 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的声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一种演唱技巧,而是既要让学生能发出优美动人的声音,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和魅力。音乐不仅仅是用听觉器官去聆听,而是要融入审美情趣去感知。在无形的乐音中感受自然的静谧与壮阔,感受生命的绚丽与彷徨,体察人性的高尚与纯净。职业院校的学生,身心都处于青春的萌发与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审美情感的培养与建立将促使他们对生活有全新地,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1]这些富有审美意识的情感也会贯通在他们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想象力更丰富,更具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对美的关注与体验。声乐作为艺术学科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样是艺术的一种,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是静态的,无声的,是在视觉的冲击下获得内心的、思想上的体验。[2]而声乐则是有声的,可以看到的一种表演。学生通过演奏、演唱音乐作品,使听众、观众同时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冲击,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是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之处,也是音乐的独特之处。学生是否在音乐作品中倾注审美与情感,听众自然可以听到,观众也自然能够看到。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修炼自身的审美意识,在细微处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最终把自己蜕变成美的代名词,成为美的化身。这种美不仅仅是外在样貌形态的美丽,更是一种气质灵魂的超脱。[3]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中,学生将更细腻地体味音乐的内涵,并将音乐的神韵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传递给听者、观者,最终达到双方的共鸣,使音乐成为灵魂交互的美丽媒介。

2 审美意识对声乐学习的积极作用

歌曲一般是由詞和曲两部分组成,再由人来演唱。审美意识是人类的一种高境界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的主要功能是指导人类发现美的存在,并且用一种高层次的情感去审视这种美,把美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使人类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也同时得到满足和净化。[4]职业院校的学生,常常过于注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相对忽略一些与主修课程相关的一些课程的辅修。但是对于学习艺术学科的职业学校的学习来说,加强审美意识的修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年龄偏小,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对音乐作品的词曲的理解力可能不足,造成音乐作品表演时的表现力不足,甚至是缺乏,由此可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同时打击学生的信心,使学生陷入精神低迷状态,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造成不良的后果。艺术往往对学生的天赋有相对高的要求,灵感常常成为学生迅速开悟的法宝。但是灵感的获得是突如其来,不可预期的,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却恰恰可以激发学生灵感的产生。当学生学会审美并能融会贯通到学习和生活中,将审美变成一种普通意识时,清晨一声飞鸟的鸣啼,午后草丛间的蝉鸣,傍晚巷中的犬吠,甚至雨打芭蕉的清音都能促发学生灵感的产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起点。[5]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审美意识贯穿于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让审美意识在声乐学习中发挥更积极的,有价值的作用。

3 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方法

(1)理论方法。中国具有悠久的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从伯牙子期到昆曲京剧,再至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国曾经出现过许多音乐种类,并且兴盛一时,成为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在职业院校的声乐教育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音乐历史也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课程之一。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并对古老的音乐文化产生认同感和敬畏感,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不仅仅要会发声,会音乐理论,能按照乐谱演唱成歌曲,更应该能够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演唱。而要想唱得好,就必须要有更全面,更细致,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6]职业院校的学生常常会忽视理论的学习,更注重实践能力,这其实也是一种片面的学习方式。没有理论支持的实践是不科学、不可靠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声乐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偏不倚,扎实优秀的。

(2)实践方法。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地发声、演唱练习之外,还应该做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秋季幽静的公园中倾听风吹落叶的沙沙声,审美往往是在微小的细节处触动心灵情感的萌发。在滂沱的瀑布下,万物的躁动都被包容,心灵得到震撼感。在涓涓细流旁静静地坐下,看着潺潺流水,鱼翔浅底,自由与流动便是生命的赞歌。在雪山脚下,像一只雄鹰一样高亢地歌唱一曲,无论是怎样的乐曲,怎样的歌词,都是心中理想的畅享。职业院校的教育应该是更能摆脱束缚,更具创新性的。暂别课堂的枯燥困顿,在自然与自由中感受天赐之声,在喧嚣中也能听到心灵的澄净之音。这样的教育才是对学校和学生都有积极作用的,也是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职业院校声乐教学尝试的典范。

4 深入生活培养审美意识

(1)细微处发现美。美潜藏在生活的细微处,作为学习艺术的学生,应该具备在细微处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是一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非现实物质的存在。因此,对音乐的理解一般都是抽象,能够成为音乐界杰出人才的学生通常会被冠以“天才”或“极具天赋”的美名,其实这种超越音乐技巧,对音乐特殊的感受便源自于学生的审美意识。在生活中,所谓的“天才”可以随时发现美,聆听美。草长莺飞不仅仅是自然的变换,更是一种心境的更替。普通人看来草是绿色的,莺不过是一种鸟,但是如果用富有审美的情感去看待这些物质,那么万物都是有灵魂的。[7]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贡献的生机是对美好世界的憧憬,莺飞时美丽的身姿,是对蓝天、鲜花的礼赞,这是自然赋予万物的自由与爱。音乐不一定要响彻耳畔,在心中颤抖的音符才是最好的音乐。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教育背景和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可能各有区别,但是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声乐表演是要通过声乐的形式抒发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未来的希望,对一切存在的爱。音乐是心灵情绪、情感的抽象表现,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通过声乐表演传达出自己的感情,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让音乐变得具象化,让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存在,在声乐练习中,音乐不仅仅是飘在空气中,而是像棉花一样温柔,像太阳一样微暖,像冰雹一样狂烈,像大风一样豪放。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只是学生可能还不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在细微处发掘美就是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尚佳方法,学生在生活中的历练将使他们的内心更加坚韧强大,对生活真谛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促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彻底的体悟。

(2)宏观地理解美。世界是一个大环境,是一个广义的存在。美是一个相对于丑的存在,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曾有:“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的论断。生活中随处都有美的存在,只是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外在的美是容易通过形象展现出来的,而内在的美则是不易言说,需要发掘的。审美不是狭义地去寻找一眼便能看到的美,审美是要用真切的情感去发掘外在形象背后的美,透过并不华丽的外表挖掘出具有震撼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审美。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锻炼学生跨越外在形式的障碍,从狭隘的美中跳出来,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视角体察潜藏在平凡背后的真实和朴素中的奢华的美。声乐作为抽象的声音存在,学生在练习的时候经常会以音乐技巧为主导,但是这只是基础的训练,如果希望自己的声音更加动人,更有穿透力和震撼力就要有真情實感的投入。[8]而这种情感便来自于学生对世界、对自然、对生命和个体存在的独特认识,当学生能够以宏观的态度和视角看待世界和事物时,他们的心灵也会逐渐走向成熟,这种宏观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会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更丰富,审美意识是伴随在他们的思维中,如影随形地指导他们的音乐活动的。

5 用审美丰富声乐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作为主要媒介传递文化、思想、意识、情感的艺术学科。声乐则是对音乐的一种以人作为表现主体的诠释。声乐学习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与练习,声乐技巧只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工具,而注入音乐中的情感才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部分。声乐教学是极其细腻的一种艺术传授,对于教师和学生本身的所具有的素养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声乐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在形象和表演技巧,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充实。审美意识的建立正是对学生情感的丰富。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将会有新的深层次的发现。这些新的理解和发现可能是关于音乐本身存在的规律,可能是学生自己对青春的独特的体悟,也可能是学生对生活的怀疑、彷徨,而这正是新时代里音乐应该被赋予的新的内涵。音乐不应该再是单独孤立的存在,它应该是在生活中被丰富,被认知,被吸收。

6 结语

世界从不缺少优美的声音,只是缺少聆听的耳朵。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实践演唱的课程。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促进学生的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豁达,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的离愁中都潜藏着审美意识,在曲辞中有中国的文化,有美妙的歌声。

参考文献:

[1] 吕茵,陈茜.轻声唱法对花腔演唱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2] 贾洪伟.《比较语音学概要》的译介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3]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4] 彭湃.简述如何克服声乐表演中的不良心理因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5] 余成宽.表现性评价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

[6]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7] 赵世民.声乐教学因人而异 并没有统一教科书[N].音乐生活报,2010.

[8] 孙元芹.论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N].中国信息报,2011.〖ZK)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声乐教学培养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