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河北地秧歌的民俗文化特征

2014-04-14田丽萍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昌黎民间文化秧歌

田丽萍

摘要:河北地秧歌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民俗文化。因此,研究河北地秧歌的民俗文化特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河北地秧歌,弘扬河北民间秧歌文化精神,突出河北地域特色,发展河北民间民俗文化,以此带动河北民间文化的建设,为当今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河北地秧歌;民俗文化河北地秧歌是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在元代产生,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姓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河北地秧歌的雏形。它历经世世代代不断地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面摊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民间秧歌艺术种类。每当年节或喜庆日子,河北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研究河北地秧歌的民俗文化习性与特征,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河北地秧歌,弘扬河北民间秧歌文化精神,突出河北地域特色,发展河北民间民俗文化,以此带动河北民间文化的建设,为当今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河北地秧歌的民俗文化历史发展背景

流行于河北唐山地区昌黎、乐亭县、秦皇岛市、滦县一带的民间舞蹈,又称“昌黎地秧歌”“河北地秧歌”“冀东地秧歌”等,是河北民间舞蹈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与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一起被合称为中国北方四大秧歌。

在昌黎民间艺术还有三歌,分别为“地秧歌”“吹歌”“落子”。作为三歌之一的昌黎地秧歌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被称为“秧歌头儿”的臭角至今带着的“裘帽”即是元代兵士的装扮。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昌黎县志》中有“十四、五、六日,名之元宵……夜则张灯演唱秧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的有关地秧歌的最早文字资料。清代地秧歌是以歌舞联体、角色繁杂的表演形态存在的,被称为“唱秧歌”或叫“跑唱秧歌”。在辛亥革命前后,地秧歌中的歌唱部分“莲花落”逐渐与舞蹈部分不可分,莲花落逐渐发展为著名的戏曲剧种评剧,舞蹈部分则脱离歌唱独立发展起来,成为如今的“出子秧歌”。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传统的秧歌分为过节秧歌、场子秧歌。过街秧歌是一种无情节、无内容走街串巷表演的舞蹈。场子秧歌是一种情节性逗趣的舞蹈表演形式。

河北地秧歌的动作多产生于田间习作,地秧歌中所使用的道具也处处体现着劳动的气息。例如,地秧歌中擓角所使用的“棒槌”就是从先人洗衣用的棒槌而来,可以想象由单单的一个洗衣棒子演变到在手中旋转自如的道具,其中所经历的是怎样一个智慧的伟大转变!昌黎地秧歌主要通过政府保护、对外交流演出、老艺人传承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期昌黎地秧歌比较火热,改革整理了大部分民间段子。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整理加工,去粗取精,吸取了东北秧歌的一些动作特称,地秧歌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更富有表现力和故事性。例如,《跑驴》等一些作品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近几年,昌黎地秧歌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昌黎地秧歌。地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秧歌头儿”的臭角至今带着的“裘帽”,即是元代兵士的装扮。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昌黎县志》中有“十四、五、六日,名之元宵……夜则张灯演唱秧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的有关地秧歌的最早文字资料。清代地秧歌是以歌舞联体、角色繁杂的表演形态存在的,被称为“唱秧歌”或叫“跑唱秧歌”。在辛亥革命前后,地秧歌中的歌唱部分“莲花落”逐渐与舞蹈部分不可分,莲花落逐渐发展为著名的戏曲剧种评剧,舞蹈部分则脱离歌唱独立发展起来,成为如今的“出子秧歌”。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

2河北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及风格特征

河北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传统的秧歌分为过节秧歌、场子秧歌。过街秧歌是一种无情节、无内容走街串巷表演的舞蹈。场子秧歌是一种情节性逗趣的舞蹈表演形式。

河北昌黎地秧歌表演角色划分为丑、妞、、生四个行当。“丑”是地秧歌艺术的核心角色,没有丑就没有“逗”。在当地人看来:就像吃饭没肉不上口。丑在地秧歌表演中的分量最重,技艺要求也最高。丑分文丑、武丑两种,均使用扇子和手绢为道具。其表演特点开朗豪放,“应变快,着数多,浑身是戏最灵活,翻、转、钻、闪满场飞,逗得小妞无处躲”。

妞又称“包头”“上装”,是俊扮的少女形象。扇和绢为道具,表演含蓄轻盈,稳重怯,柔种俏,扇花飞舞,双臂摆动俏又美。其特色是扇花周身飞舞。综合地秧歌动作特点分上肢和下肢动律。下肢基本动律:自然步、别步、后踢步、碎步、吸腿拧步、颤拧步。

扇位:2位扇、怀扇、闪扇、左下贴扇、肩扛扇、右端扇。

河北地秧歌中“擓”类是戏曲中的彩旦,又分文、武两种,文“擓”手持团扇和烟袋,舞“擓”持棒槌。“擓”的表演是:“抖肩摆胯碎步颤,哪有逗就往哪钻,穿针引线哈哈笑,双臂一横把脸翻”。

生俗称“公子”,在传统地秧歌中,这一角色多扮成文质彬彬的书生。装扮类似戏曲中的小生,表演时左手握住长衫衣襟,右手持扇。体态轻盈,风流潇洒,含情脉脉。特点:酸溜溜,文绉绉,八字步,倒背手,一步三颤晃脑袋,眼神盯着和妞。

动作特点:身体上下起伏、左右挫腰、摇肩摆头。男性下肢:前踢步、蹲步、探步。手绢花:8字翻腕、撩手绢、掸手绢。

3突出河北地秧歌民俗文化特色,发展河北民间文化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麓,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河北地秧歌民间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河北秧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其表现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同时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历史上典型的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河北省素有北方汉族民间舞蹈之乡的美誉。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存共有一百零一种民间舞蹈,但有十九种长期不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昌黎的地秧歌、井陉的拉花、沧州落子、徐水狮舞、衡水凤秧歌、白马岗跑竹马等等。

当下河北省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开发并保护河北民俗民间文化,使其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河北地秧歌是河北秧歌文化的龙头文化,其民俗文化意蕴深远,积极发展河北地秧歌,使其建设成为河北文化品牌,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转变陈旧观念,充分发扬品牌效益,打造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旅游、传媒、科技融合的产业结构,才能使河北秧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融合与发展,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新经济形势下,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各个方面的挑战,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大发展的繁荣才能早日到来,才能早日迎来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大发展的蓬勃生机。参考文献:

[1] 黄济世.民间舞蹈与接受意识[J].舞蹈论丛,1987(1).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endprint

猜你喜欢

昌黎民间文化秧歌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富平村里唱秧歌
CSAMT在昌黎——黄金海岸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昌黎地秧歌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昌黎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