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日益金融化

2014-04-13宋建宇

中国石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际石油石油市场石油价格

□ 宋建宇

在国际石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石油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形成包括现货、远期、期货等在内的较为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期货交易逐渐替代现货贸易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基础。虽然现货市场仍是能源价格形成的基础,但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和更强的流动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国际石油价格形成的参照基准。国际金融资本对石油商品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投机行为使得国际石油价格逐渐脱离供需基本面,其剧烈波动严重干扰国际经济的正常运行。

石油与金融结合越来越紧

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一方面,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的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内产油国纷纷放宽限制,大力吸引国外投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规模空前。继而,投资环境趋于恶化,投资成本大有增加之势,对长期投资带来一定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区域从易转难,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石油消费和供应区域分布的失衡加重,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有大石油公司也开始“走出去”,加上欧美超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重点与布局的转移和调整,使热点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化竞争加剧。在炼油投资方面,美欧发达国家仍将以炼厂改扩建和技术升级为主,辅以少量必要的新建炼厂项目,发展中国家仍将以新建和扩建并举、增加产能和产品质量升级并举的“双并举”为投资策略 。石油工业历来就是资本密集型,勘探开发规模的空前扩大,使得业务经营须臾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

另一方面,世界石油工业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国际资本快速向石油领域转移,大石油公司也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国际资本运作进行规模空前的大兼并、大联合、大重组。特别是近几年,国际石油巨头的兼并、联合、重组更加剧烈。

此外,世界石油生产体量巨大,2013年世界石油产量达7500万桶/天,世界石油工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实体经济里的货物交易市场,而是演变成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经济里的国际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影响到国际石油期货价格,而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的频繁波动更是会带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产生大幅波动,最后期货价格的波动反映到现货价格上,将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石油和金融已经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石油市场正发展成一个带有金融化特点的多元市场。

金融对石油的渗透力日益加强

现代科技与金融的发展导致经济金融化态势愈发明显。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性增强,形成金融对石油的深度渗透。

从定价机制看,国际原油定价权逐步让位于金融期货市场。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权经历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欧佩克(OPEC)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转变过程。随着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其商品市场的交易结构和参与者结构发生变化,商品市场中的金融交易量远远超过实物交易量,而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参与者已经由厂商、买家变成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也随之变化。目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轻质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由于受到基金等投机力量的影响,期货价格会偶尔偏离市场基本供求关系,但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成为国际通行标准。目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

从计价方式看,石油价格与其计价货币的走势密切相关。美元贬值会导致石油等以美元定价的资源型商品价格的上涨。中国等国出口增长换来大量美元储备,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欧佩克等产油国积攒大量石油美元,这些美元最终还会回流到美国的资本市场,大量回流的美元最终又启动下一轮的美元贬值、商品需求和资源需求,即进口增长和石油价格上涨。从石油价格体制看,美元贬值、石油涨价是目前国际经济格局和增长机制的产物。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美元对其他石油消费国货币每贬值10%,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就会上涨7.5%。金融危机后,为防止美国经济下滑,美联储多次降息,美元与其他货币利差扩大。目前情况看,美元呈贬值趋势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呈升值趋势。

从现价形成看,投机资金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影响也通过金融放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据相关统计,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2008年,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更足以说明问题。报告显示,原油期货交易所中的“超级庄家”总共持有4.6亿桶原油期货,几乎相当于中国一年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其对原油期货产品价格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石油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世界石油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勘探开发成本剧增,业务并购风起云涌,石油金融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所有这一切都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同时,金融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世界石油金融领域创新浪潮的涌起。石油金融创新分为石油金融工具创新、石油金融机构创新、石油金融市场创新和石油金融制度创新。其中,石油金融工具创新包括石油金融技术、产品交易方式或服务等创新。金融工具创新是石油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动力。

□ 石油和金融已经密不可分。李晓东 供图

石油市场的国际化以及石油市场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石油价格风险管理比其他物资价格风险管理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同时石油的特殊地位,使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金融品,就像黄金作为经济货币的作用一样。正因为这一点,它吸引许多交易商、投机商和套利者,并通过他们将石油市场和股票、债券,以及外汇市场连成一片,从而为石油价格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提供越来越多的渠道。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同一切在市场经济中运行的企业一样,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雪佛龙、德士古和菲利普斯等七家石油公司的经营过程都暴露在来自市场和其他方面的各种风险之中。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各种汇率、利率、期货和石油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防范风险,并取得了大规模进展。

进入21世纪,更多的石油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2006年4月,美国石油基金(ETF)上市;2006年7月11日,NYME推出WTI原油金融期货合约(WTI CRUDE OIL FINANCIAL Futures);2006年,ICE推出WTI原油期货合约;2007年5月,ICE推出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2007年6月1日,DME推出非实物交割的Oman-Brent价差合约和Oman-WTI价差合约;2007年10月,NYMEX推出Brent-DUBAI交易合约;2008年4月,NYMEX推出原油延展期权;2008年5月27日,DME推出WTI、Brent两种原油的期货合约;2009年1月,NYNMEX推出DUBAI日历互换期货;2009年7月28日,NYNMEX推出ICE欧洲原油期货及其期货期权合约交易。

在一系列创新中,不以石油实物资产为交易标的的期货、期权及其衍生品被大量地、极其精妙且复杂地设计和研发出来,并迅速上市,使得石油市场交易的深度和广度一举跃居到全球所有大宗商品交易量之冠。

随着全球流动性泛滥和追求利润的需要,这些金融性石油交易工具也逐渐成为国际资本的蓄水池,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和石油财团资产组合配置的工具。因此,这些合约也被称为石油金融衍生工具。仅在1984年,世界50个最大的石油公司中,80%都参与石油期货交易。

随着这类石油金融工具被频繁地创造出来,它们的市场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仅在CME围绕着原油这一个实物资产就推出了100多个相关的交易产品,其中绝大部分是非实物交割的交易合约。这就为金融资本直接参与向实体产业资本和相应的商业资本攫取财富铺设了通途。

猜你喜欢

国际石油石油市场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经济》期刊征订
《国际石油经济》30周年征文通知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2017年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分析和预测
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互动机制的研究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石油价格沉底
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及石油价格影响的计量分析
基于极值BMM模型的石油价格极端风险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