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业务国际化:护航企业“走出去”

2014-04-13

中国石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走出去国际化法律

□ 本刊记者 王 旸 黄 芸

企业走出去,法律工作要先走出去;企业国际化,法律业务必须先国际化。

随着中国石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法律风险日渐增加,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海外投资环境恶化、法律纠纷不断增加等现实问题。中国石化法律部主任张吉星表示,企业走出去,法律要先走出去,企业国际化,法律必须先国际化。必须大力推进法律业务国际化,才能适应和满足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

法律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比“事后救济”更为重要

11月17日,美国传来消息,港商孙某诉中国石化“侵权”案以中国石化胜诉宣告全面终结。16个月前,孙某在美国联邦加州中区法院递交诉状,诉中国石化“侵权”,要求中国石化赔偿51.7亿美元。中国石化积极妥善处理应对,在中国石化取得一审胜诉后,孙某向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经过中国石化强力抗辩,最终,中国石化取得在美“侵权”案终审全面胜诉,避免了巨大损失。

□ 中国石化十大法治事件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仪式。法律部 供图

案件胜诉固然可以有效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形象,然而案件胜诉并不是法律工作的重心,避免和减少官司、纠纷才是终极目标。“在境外打官司,一般都耗时长,需要投入众多的人力和成本支出,不仅对公司正常经营是拖累,对公司的声望和形象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集团公司法律部工作人员说。因此,“事先预防、事中控制”,法律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比“事后救济”更为重要。

对此,中国石化强化境外项目法律风险全程防控。要求每个海外项目都须配有法律人员全程参与,确保法律工作自始介入,全程把关,确保法律风险全程动态监管、受控。

健全的海外法律工作网络是风险防范的前提,为此,法律部要求每个海外项目都须配有法律人员全程参与,确保法律工作自始介入,全程把关,确保法律风险全程动态监管、受控。在专业公司、涉外单位单设法律机构,配置专职法律人员,全程参与境外业务和日常法律管理。同时,境外机构根据需要,按地区或国家设置总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法律代表)岗位。截至2013年12月底,各国际化经营单位外派法律人员61人,外聘法律人员121人(含外籍和当地员工)。法律人员积极参与所在项目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合同审核,协助解决法律纠纷,妥善处理公司事务和法律培训、法制宣传等日常事务,为企业规避风险、减少纷争、合规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国石化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的古盛华。程阳 摄

开展国际化经营风险及防控专题研讨活动。2012年9月,集团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措施》,法律部通过大量事实和生动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建议。这些措施对防控境内外法律风险起到了有效作用。此外,还举办了境外融资担保、页岩气开发、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法律研讨。

法律先行要求法律人先行

去年6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在安哥拉的合资企业——中安石油公司与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签署协议,收购马拉松所持安哥拉31区块10%的油气勘探开发权益,收购价格15.2亿美元。

“在此次交易收购中,国勘公司法律合同部尝试摆脱‘拐杖’,由公司内部员工独立提供法律支持。”国勘公司法律合同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油气行业投资大,交易结构复杂,跨国跨法域的合同文件众多,一些收购案往往需要外部顾问的适当支持,以降低交易风险,确保交易的顺利开展。为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让法律工作者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国勘公司在此次项目开始之初便确立了由法律合同部内部律师独立支持该项目收购,不聘请外部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的原则。

“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公司在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法律服务成本,还检验了法律人员多年的项目谈判和法律服务的能力积累,证明了法律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障了法律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法务人员的实战能力。”国勘公司法律合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中国石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法律先行的概念深入人心,而法律先行更要求法律人先行。

中国石化重视国际化法律人才队伍的培养,拓展法律服务的国际化视野。刚从国勘公司伊朗雅达项目实岗锻炼回来的刘娟娟对此感触良多。“在伊朗雅达项目,我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名普通的法律人员,而需要从‘法律人员’转变成‘法律商务人员’。”刘娟娟说,面对这双重改变,每天工作的压力很大。“在应对谈判的过程中我接触到公司不同的业务、学习到不同的东西,也让我更快地成长。”

加强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储备,举办境外项目法律与合同管理培训班和法律人员国际化知识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这两个涉外班已成为涉外人才的常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我们对海外项目的法律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掌握总部法律事务的基础上,熟悉了海外石油勘探开发业务和海外日常法律工作,开拓了用国际化标准、从业务角度去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的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2012年举办了中国石化全系统法律英语竞赛,通过初赛、复赛、决赛,发现了一批法律和外语水平较高的涉外法律人才,在全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了加快推进国际化法律人才建设,中国石化还深入开展针对海外人员的法律宣传和培训,主要对我国涉外相关法律和拟赴任国家(地区)及周边国家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培训,对一般性法律风险和特殊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提示,做到持证上岗,外派人员未经相关法律培训不能派出。做到外派工作人员懂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经营。法律部还编写《涉外及外派人员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培训课件,赴企业涉外培训班培训业务人员,同时组织企业法律专家赴境外对驻外企业员工进行专题法律培训。

法律工作的完善离不开制度建设

在中国石化十大法治人物颁奖盛典上,荷兰人古盛华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位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是中国石化第一位外籍总法律顾问,曾在荷兰壳牌长期担任总法律顾问和首席法务官的他,拥有25年丰富的国际法律事务经验,现在,他在中国石化国勘Addax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在中国石化的这几年,古盛华对企业在国际经营中法律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是没想到,近些年来中国石化的法律工作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展现出很高的业务水平,营造了非常浓厚的企业法治氛围。”在中国石化2013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古盛华如是说。外籍员工对中国石化法律工作的认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法律工作在不断完善中逐步与国际接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建设。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推进境外法律管理制度化。2011年底,法律部专门制定下发了《中国石化境外法律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各直属企业据此制定和完善本单位境外法律工作制度,重点把法律管理嵌入境外市场开发、投资、资本运作、招投标、内控等业务全流程中。

与此同时,法律部持续强化五项基础工作。一是推进境外法律工作文本化,建立涵盖境内外业务的标准合同示范文本库。二是推进境外法律工作信息化,在境内所有企业全面建成中国石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CMIS)基础上,适时启动向境外机构延伸覆盖。三是建立境内外法律中介机构资源库。四是持续开展国别法律环境研究。在已完成19个国家(地区)《投资贸易法律指南》基础上,“十二五”期间陆续推出针对5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法律指南》系列工具丛书,并编写《“走出去”法律要点提示》《中国石化企业工商信息》(《家族图谱》)及《中国石化商标概览》等,以指导相关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工作。五是建立与国家政府部门的日常沟通、交流联系机制,争取国家层面的指导、支持。

猜你喜欢

走出去国际化法律
聚焦港口国际化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