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2014-04-13孙瑞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血钠充血性低钠血症

孙瑞雪 王 旭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1340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孙瑞雪 王 旭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134000)

目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将36例血钠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32例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再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血钠正常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合并低钠血症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给予补钠限水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疗效

本院就将近年来所收治的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并为了研究低钠血症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效果,将患者根据血钠正常与并发低钠血症情况分为两组,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现将具体措施及临床疗效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8例,其中,血钠正常的患者3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在37~70岁,平均年龄为(43±4.98)岁,原发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者8例,冠心病者12例,心肌病者5例,肺源性心脏病者3例,风湿性心脏病者8例,合并有低钠血症者3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在39~71岁,平均年龄为(45±5.57)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气促、水肿、少尿等,且患者还分别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昏迷等现象。患者原发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者9例,冠心病者13例,心肌病者3例,肺源性心脏病者4例,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血浆钠含量在105~130 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电解质、尿钠、血液生化等检查。在以上基础上,均给予临床抗心力衰竭的全面综合性治疗方案,如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多巴胺、乌拉地尔、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科学、合理的对症治疗。

除此之外,针对合并有低钠血症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纠正低钠血症治疗:对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限制进水量为主,日均进水量不得超过1000 mL,若患者在限水后还出现抽搐、痉挛、水肿、意识模糊等现象,则需用甘露醇溶液150~200 mL,或加入氢化可的松150~200 mg进行静脉滴注,并在输注过程中,适当地加用西地兰以及补镁、补钾等治疗;对缺钠性低钠血症中轻度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进行补钠治疗,并注意在患者的饮食中合理地加入钠盐补充,同时对利尿剂的使用也应谨慎,必要时可先暂停使用利尿剂,使患者的血钠能够保持在121~130 mmol/L。而对缺钠性低钠血症重度患者,需给予3%高渗盐水的补充,使血钠能够保持在115~125 mmol/L,若患者经高渗盐水治疗后,血钠还<115 mmol/L,为减轻患者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的精神神经症状,应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及时地补充高渗氯化钠溶液[1]。

1.3 评定指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显效:患者的血钠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且心功能改善在Ⅰ~Ⅱ级;有效:患者的血钠有明显上升,但还未达到正常标准,且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经治疗,患者血钠无明显上升,且心功能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通过对症治疗后,血钠正常的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3例(91.67%),无效2例(5.55%),死亡1例(2.78%);合并低钠血症的观察组3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24例(75.00%),无效3例(9.38%)死亡5例(15.62%),两组的死亡原因均为重度心力衰竭,且观察组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低钠血症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对32例合并低钠血症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例缺钠性低钠血症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病死率15.79%;而13例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病死率15.38%,见表1。

表1 低钠血症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 论

本院将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钠正常与合并低钠血症两种情况将其分组,对照组36例均为血钠正常患者,而观察组32例均有合并低钠血症现象。并根据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治疗结果观察发现,单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合并有低钠血症的患者显著[2]。另外,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所需的平均时间也要比对照组长。由此可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由于两种疾病之间的复杂性与互为影响性,给临床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性,且由此病的病死率极高,临床医师在治疗中一定要重视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提高警觉性和警惕性,以便于尽最大的努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临床上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师常会要求患者在饮食方面控制盐的摄入量,并在治疗中大量的给予排钠利尿剂,因此也有可能引起低钠血症的发生。另外,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排血量的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使得抗利尿激素逐渐增加,加之肾小球滤过率会明显降低,在到达远端肾小管时原尿会减少,使尿液不能够充分地被稀释,从而造成水潴留,进而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情况发生。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在临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时,一定要重视给予患者低钠的饮食及纠正低钠血症的合理用药方案,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需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合理应用利尿剂,减少利尿剂对治疗低钠血症带来的不良反应[3,4]。通过积极、合理、有效、针对性的治疗,在本院所收治的3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中,19例缺钠性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13例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其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给予补钠限水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介曙光.高渗盐联合多马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1):38-39.

[2] 宋月祥.微量泵补纳治疗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J].内科,2013,8(3):245-246.

[3] 周桂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394-395.

[4] 代聚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低钠血症的形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6(6):109.

R541.6+<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1-0221-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1-0221-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1-0221-02

猜你喜欢

血钠充血性低钠血症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低钠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及癫痫发作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