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与因应:文化改革视阈下的高校学报

2014-04-1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性新闻出版学报

刘 力

(重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重庆 沙坪坝400047)

1 “转企改制”:高校学报面临的体制挑战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创立,高校学报亦相继产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学报作为展现高校乃至社会科研成果的平台媒介,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尤其是在学报编辑人员构成上,大多为编研一体,即编辑者的身份首先是学者,如身为校长的蔡元培不仅是创办《北京大学月刊》的倡导者,更是亲自担任了主编,亲自撰写了发刊词.[1]这一构成使得高校学报从诞生起始,就是以内属于高校的一个机构而存在,在体制上属于高校的事业编制.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吹响了社会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在此改革大潮之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开始逐步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工作.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该文件制订了高校学报改制的路线图:“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且不能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相同相近的专业和学科为基础,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2]

新闻出版总署这一办法的出台,引发了高校学报界的热议.热议的集中点一方面在于高校学报是适宜市场化的“转企”,亦或体制上的“改制”.[3]另一方面则集中于高校学报是社会性、公益性的学术期刊,应该视之为“文化事业”而非“文化产业”.而文化事业意味着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产业意味着市场驱动的经营性.“学术期刊创造的精神价值并不能用市场占有额和经济效益等产业标准来衡量.当然,学术期刊也有学术市场,这个市场并不是商品交换市场,而是与学者、研究者的选择相关.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之一种,也当如是观.”[4]无论关注点在哪一方面,核心都是“转企改制”对于高校学报有欠妥当.

尽管高校学报的“转企改制”工作还未曾大规模的铺展开来,然则,行政层面的这一指向无疑是给高校学报带来极大的体制挑战.

2 缺失与异化:高校学报遭遇社会批判

除了来自体制的挑战外,在笔者看来,高校学报的生存危机更多的来自于自身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与异化,最为明显的即是作为高校学报学术性、特色性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沦落为市场经济下异化的产物.[5]

1915年12月创刊的《清华学报》对于 “学报”的功能和宗旨给予明确的定义:

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或以心之所得发为文词,或以平时所闻著为余录.虽零纨碎锦不为巨观,而别类分门,颇具条理.诸君子之苦心热力有足多者.语云:君子以文会友;又云:所以求乎朋友先施之.方今学理日新,文化日进,凡足以资考镜者几乎美不胜收,且人之好学谁不如我.苟以此册与各界各校所出之伟著,互相交换,互相观摩,则此后诸君子之学识,日以增进,而本报亦继长增高,益求完备.学报之称庶能名副其实欤?[6]

此处,学报作为科研成果(知识)交换的窗口被明确之.

1919年初,由蔡元培亲自撰写发刊词的《北京大学月刊》也宣告成立.在发刊词中,蔡元培阐述了《北京大学月刊》的三个目的:第一,“尽吾校同人力所能尽之责任”;第二,“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第三,“释校外学者之怀疑”.蔡元培在这里提出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原则,指出《北京大学月刊》的任务就是打破门户之见,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今有《月刊》以宣布各方面之意见,则校外读者,当亦能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而不至以一道同风之旧见相绳矣”.[7]

作为中国高校学报的开端,上述刊物均共同将学报视为交流学术的平台和工具,而交流的目的则在于在古今中外学理的基础上,为构建科学的中国现代学术,以推进现代国家的建设而贡献的学界的一份力量.这是学界历史使命之所在,由此也决定了学报的历史使命.概而言之,中国高校学报传统从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其核心价值就是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学报的使命即在追求真理、交流学术、引领时代.[1]

正是秉承了上述理念,高校学报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然则,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与影响,在一些学术评价机制误导下,学术界亦出现了一些“学术失范”的现象.所谓“学术失范”,即指“在当今学术界,在学术社团的组建、学术站点的设立、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资源的分配、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奖励的颁发、学术刊物的运作、学术著作的出版、学术规章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着缺乏规范、或有规不依或规范本身不合理,从而贻害中国学术事业”的现象.[8]

有学人将高校学报的“学术失范”概括为五个方面:学术成果发表的商品化;“特殊稿”(表现为“人情稿”“关系稿”“领导稿”)充斥学术期刊之中;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不够;学术期刊在量上发展的大跃进倾向;编辑行为的一定程度失范.[9]这五方面的概括可谓是对当前学术期刊失范状况一语中的.在此状态下,高校学报甚至被指斥为“学术垃圾制造场”.为此,高校学报面临着自我救赎、重塑学报学术传统的重任.

3 学术性与特色性:高校学报的秉持

高校学报作为规范的学术期刊,在刊载这些以学术命之的文章时,就只能是以“学术”价值的高低作为其是否被录取采用的唯一标准.学术的原创性、规范性、拓展性是构筑一篇文章能否被学术期刊录用的基石.同时,只有坚持以“学术性”作为学报稿件录用与否的基准,学报才能获得长久存在与发展的源动力.因为“无术以用之,亦终归于不能用”.“学术性”是学报的生存力.

此外,在当今“一校一刊”的格局之下,高校学报要在国家文化改革浪潮下获得生存的竞争力,除了秉持其“学术性”的基石外,还必须形成学报自身的学术“特色性”.一定意义上言,只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刊物,才具备生存竞争的能力.“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

目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已正式启动.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也是教育部实施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刊工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一语之,即要实现学报的各自特色化.

高校学报的特色,一方面可以通过选题优势和选题特色即选题策划来体现.选题策划代表了本刊物学术文化内涵的导向,是形成本刊物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选题策划的特色性在期刊编辑出版和生存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发掘本地方本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本学报独异于其他学报的特色所在,同时也是构筑本学报竞争力所在.全国各地的学报均可利用自己的区划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构筑自己在学报大本营中的鲜活身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缺乏个性的出版物,就必然缺乏生命力;个性鲜明的出版物,其知名度就会越高,其品牌效应就会越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会越佳,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9]这里,个性与特色是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文化改革的浪潮之下,作为学术期刊的高校学报面临挑战与改革在所难免.但是,作为学报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学报主要旨在传播交流学术思想,不以盈利为目的.学术性是学报的根本属性,特色性是学报的生命力所在.为此,我们不仅要顺应时世,在外在方面与时代契合接轨,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学报的良性发展;同时,我们更应秉持学报“学术性”和“特色性”的传统,不断推陈出新,构筑时代的最佳学术平台,推动社会学术的进一步繁盛.

[1]仲伟民,朱 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7-51.

[2]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L].[2013-03-17].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208/761738.html.

[3]王兴全.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2(8):32-37.

[4]王雪松.对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思考——以高校文科学报为中心的讨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76-79.

[5]刘 力,蒋崇玲,朱 平.“事功”与“格物”: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定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1):43.

[6]杨恩湛.小引[J].清华学报,1915(1).

[7]蔡元培全集:第3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3.

[8]周 舟.学术失范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93-95.

[9]陈正慧.学报特色栏目的功能和作用——兼谈大学学报的开发利用[J].三峡大学学报,2005(3):53-54.

猜你喜欢

学术性新闻出版学报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致敬学报40年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