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线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10崔炳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提取构建阅读教学

崔炳光

【摘 要】阅读教学中可以巧妙地从文本中提取关键字、词、句作为教学主线立课,也可以跳出文本,从写作意图、写作风格、文本删改内容等方面构建教学主线立课,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主线 提取 构建

主线式阅读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训练重点、单元主题等,结合学情,恰当设计教学的切入点,巧妙提取或构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循着这条“主线”走进文本,进行感知内容、体悟情感、品味语言、学习写法等实践活动,从而打造有效乃至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从文本中寻找主线

1.一字立课。“一字立骨”是一种写作技法,指因一字之功而文章旨意毕现。笔者化用这个术语为“一字立课”,用以指教师由课文中的某一个字生发开来,以带动、统率整节课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可以抓住“讽”字设计教学主线:开篇由“讽”切入,探究“讽”的意义;接着,品读“讽”谏艺术,感受士人风骨;最后,悟读“讽”谏成效,明晓其现实意义。“讽”字一线贯穿始终,提纲挈领析全篇,由“讽”识士之智、明士之聪、窥士之美,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可谓一线串珠,珠珠精妙。

2.一词立课。文本是由许许多多词语构成的,但只有那些关键词,才是进入文本的金钥匙。“关键词”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文眼,透过这个“窗口”,可以鸟瞰文章“全景”;它是线索,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它是主题内容的高度浓缩,中心所在,点睛之笔。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关键词,以点带面,逐步延伸,进而理解全文。

如教学《老王》时,笔者抓住关键词“愧怍”作为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主线。初读感知环节,让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作者写此文时对老王的情感。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了“愧怍”一词,笔者顺势从理解“愧怍”的含义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杨绛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的情感,自然引入细读理解环节。通过对“幸运的人”对“不幸者”所作之事的分析,挖掘两者的精神光芒,理解“愧怍”情感产生的缘由。深读感悟环节,通过对“几年过去了”和“渐渐明白”两个短语的剖析,引导学生领悟“愧怍”情感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精神。本课的教学,以“愧怍”立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进而使学生把握全篇,领会作者倾注在人物身上的思想和情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3.一句立课。文本中的关键句子,有些是在文本开头,能提挈全文、概括文意的总领句;有些是在文中,能衔接上下文,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有些是在文尾,或是概括文意、收束全文思想的总结句,或是深化内容、升华主题的点睛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提取这些关键句子设计教学主线,从而提纲挈领,辐射全篇。

如《地下森林断想》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通过反复研读,笔者认为课文最后一句话既概括了全文内容,又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完全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为此,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地下森林感情的一句话。多数学生通过自读顿悟,很容易地找到了这句话,为全课的教学找到了很好的切入口。

通过以上三点可知,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设计教学主线,不仅纲举目张、板块分明,而且条理清晰,过渡自然;不仅使初涉教坛的教师便于上手,而且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文本外构建主线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有些文本的确难以在文中找到比较恰当的“教学主线”,为此,笔者在“跳出文本构建主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1.写作意图立课。写作意图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理解作品的关键。若能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研读探究、体验感悟,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感悟。

如鲁迅写作《孔乙己》的意图是为了“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儿的凉薄”。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意图的呢?由此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由丁举人、掌柜、短衣帮等形成的“一般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凉薄”。在品析孔乙己的悲剧形象的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进而把握作品的深刻主题——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国民的劣根性。

2.写作风格立课。写作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特点、创作个性等。不同作家因阅历、性格、趣味、思想、生活方式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文体风格、语言风格等。若能从作家的文体风格或语言风格等入手铺设教学主线,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主张写作说明文的重点是“说明白了”,笔者便以此入手,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①感知内容——思考:课文总体“说明白了”什么?(能否用一句话、一个词表述一下苏州园林总的特征?)②探究结构——课文怎么“说明白”的?③研读语言——课文是如何“说明白”的?(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相关手法的运用。)④课堂练笔,以“家乡一景”为话题,写作文片段,要求抓住特征“说明白”。此例选点恰当,连点成线,逐层推进,牵线有力,实现了作者的主张、文本特点、学习重点、教学设计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3.文本删改内容立课。有些文本被选入教材时,编者会根据编写意图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删改。这些被删改的内容有的有助于对全文的理解与把握,如能在这些被删改的内容中巧妙地提取出教学主线,便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领作用。

如《云南的歌会》,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教材时删掉了这样一段话:“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本文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历史文物研究家。他此番到云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马背上的花纹彩饰,然而身在云南,深入民间,作者被纯朴自然而又气势壮观的云南歌会深深吸引、打动了,于是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述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为此,本课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两个环节:①“活人”在文中指哪些人?为什么说他们是“活人”?(可以有效引领学生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云南人民的淳朴与大方、智慧与热情。)②“生命的颂歌”在文中指什么歌?为什么说是“生命的颂歌”?到底哪里“有意思”?(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品析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手法多样的同时,感受云南的天蓝花美、山灵水秀,加深对云南人民生命活力的感受,领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被删除的这段话展开,牵引有力,张弛有度,层层展开如剥笋,挖掘有深度,教学有张力,师生在情趣盎然中感受到了优美的语言与美好的人生。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研读文本、设计教学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们可以试着跳出文本,从以上三个方面构建教学主线,则可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境。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主线式阅读教学设计给课堂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因文定法,因材施教,灵活安排,恰当使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景书芳.给文言文课堂一点文气[J].语文教学通讯,2012(7-8B).

[2]余映潮.“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例谈[J].中学语文,2011(2).

[3]梁运义.教学设计,一线牵之[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B).

[4]谭文运.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3(5).

注:本文系2013年度徐州市教师个人课题“主线式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取构建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学生开展DNA“细”提取的实践初探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虾蛄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工艺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