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归来

2014-04-10郑胤飞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

郑胤飞

“题海”成了我们的主要教学手段,考试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选择题型”成了我们课堂的重要特征,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学科文化没根了。这种现状实在让人焦虑。

怎样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地结合,是当今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

本文的呼唤希望引起共鸣。

一、因为那个答案涵盖了53个民族

1977年恢复高考,大约10年后,有人发表文章说:高考命题越来越难了。第一年最容易,从各个知识点随便摘一点知识就可拼成一份试卷。比如“世界第一高峰是 ”就是一道不错的填充题。如果第二年再考世界高峰,不见得再考珠穆朗玛峰,题目就变成了“世界第二高峰是 ”。依此类推,第七年高考就该考第七高峰了。

题目当然是可以变通的,比如改考非洲第一高峰或欧洲第一高峰,山考完了考河,等等,但题目资源越来越少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另一种畸形做法是大量使用课外背景材料,把高中生当职业大专生来考,且美其名曰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对一个讲究“题海”兜底翻的国度,“题库”实在是一个小巫见大巫的笑话。恢复高考已经三十多年,高考命题是不是难上加难了呢?

一个化学试剂瓶,瓶壁上贴有一枚标签,写着试剂名。于是有了一个说法,往外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上的标签不能朝下,必须朝着手心。因为难免滴漏,标签被腐蚀,下次就不知道谁是谁了。这样一个细节当然不会被放过,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编成题目考过学生了。比如画一张图,图中有个人在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其中就有标签朝下。学生没指出,扣2分。过了若干年,又考一次,这次可能是填充题,“请指出以上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其中就有“标签不朝下”这一条。漏填了,扣1分。

偏巧在一个中外研讨会上看到一段来自美国的录像片,人家作为教辅材料推荐给学校用于实验操作教学的。片中一位示范教师抓起一个试剂瓶就往试管里倾倒试液,偏巧标签就是朝下的。会议室里就笑了场。事后跟老外交流,指出他们的错误。外国教师开始不明白这是一个问题,后来招架说,既然那么科学,标签上应该涂蜡的,再后来还是承认了我们严谨他们粗糙。但看得出来,人家没有把这种细节编成题目考学生,恐怕将来也不会。这里涉及的差别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材料选择面的宽度,比如价值观——观念、态度、教学习惯等。

有个名人——不算大文豪、大名人——跟中学某门课程有点牵连,或文章被采用、观点被列举等。印象中不曾有哪个资料说过他是少数民族的,但他的姓氏有点特别,很多人是因为知道他才知道还有那个姓氏的。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题目,问他属于哪个民族:A.汉族,B.回族,C.满族,D.以上都不是。考生吃不准了,一想,这个姓汉族里有吗?二想,命题者应该有所指吧。因此有近半考生不敢选他是汉族,都在后三个选项中撞大运——选D的居多,因为那个答案涵盖了53个民族。于是这题成了那份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所谓难题之一。很多考生无话可说,很多教师叫好:这题真有新意,到底是专家呀。一些家长就跟孩子讲:你看看你看看,每次问你你都说复习到家了,结果呢,还是没有到家。

试卷中偶尔出现这样一道题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紧跟命题新动向,“A.南方人,B.东北人,C.西北人,D.以上都不是”之类的题目会像雨后春笋疯长,恨不得把所有大小名人的个人资料通通晒个透。数月后这些题目会在学校的期终试卷、区里市里的模拟题、出版社的习题集中大量出现,汇入下一年的题海——我们的题海其实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同一份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出现这样两道题,一题是选择“A.1911年,B.1949年,C.1966年,D.1978年”,另一题是选择“A.6月3日,B.6月4日,C.6月5日,D.6月6日”。笔者认为,尽管都属死记硬背,但第一题似乎可以保留,第二题则应该删去。这一不留神把一位地理老师得罪了,对方说:6月5日极其重要的,世界环境日,你化学可以不考,我地理是一定要考的。

学生要学十门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重要呢?

这种独特的“考试文化”几乎深入了所有的学段。说有位红学家招研究生,笔试完了面试。问什么问得出真功底呢?当然是从来没考过的题,谁都不可能事先准备的,最公平。一本小说研究一百多年了,人的、物的、硬的、软的、实的、虚的,还有什么问题没问过呢?教授问了:红楼梦写没写过厕所?考生面面相觑,有人想既然问一定写过,有人想教授是故意问的,考学术态度呢。结果是说没写过的淘汰。再问第二个问题:写过几次?当然不会多,不然大家会有印象,没有回答三次以上的。结果是说只写过一次的留下,其余的淘汰。最后一个问题:在哪里写的?居然有位考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内急找过厕所。就他了。

这种问题是不是属于问出来的问题呢?学术问题是很难有定论的,那位红学家肯定有他的道理:厕所很重要啊,刘姥姥家的厕所(她家有没有厕所本身就是个问题)和大观园的厕所怎可同日而语?它反映了两个阶级的甲乙丙丁、ABCD……那位研究生将来指不定还就这个厕所做出博士论文来呢。

二、是二人喔不是三人

考试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科教学。反过来,考试内容和试题形式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一种客观反映。

初中化学只在初三一年教学,一位老师教了十五年,就是教了十五遍,老资格了。据她的论述,这几年中考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只有八个,那么第九个就是多余,在这里举一反三反而是青年教师不熟悉教材、教学水平欠佳的表现。这位老师将这八个化学方程式整理了,让学生背下来,然后进行默写测验。全班平均八十分。八十分高中是考不进的,只能考职校。发还重背,再默写,平均九十分了。九十分是进不了区重点高中的。错误主要发生在那些上标、下标和箭头符号上。最可气的是,有的学生上次第一个方程式默对了,第二次却错了;有的学生把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三个方程式串了线,张冠李戴了。这时候老师亮出了她的杀手锏:背儿歌。她按八个方程式的有关谐音、意义、符号特征和错误多发点,相应编了八句儿歌,让学生把“双八”一起背下来。那种硬凑出来的句子跟文学当然是无法沾边的(文学是讲究意境和形象的),外人乍一听,汗毛忍不住竖起来,初中生到底听话,把它背下了,还真是全部得了一百分。endprint

他们学的那个东西还叫化学吗?这样的学生将来怎么教呢?

一堂初中物理课,建立量的概念。老师举例,鸡蛋50克一个。学生刷刷记笔记,鸡蛋50克一个。洋鸡蛋草鸡蛋,不是某台车床里不断吐出来的标准件,怎么可能都是正好50克呢。这个数字本不是什么大事,令人惊诧的是课堂里怎么就没有学生对此提出任何疑问呢。要么是,要么不是,俨然已是一种习惯。

三十多年前,有家大型国有公司办一个青年干部读书班(那时青年干部大多还没有大学文凭),没有校舍,借用一所中学的教室,缺乏师资,部分教师也从那所中学里聘请,一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历史教师就承担了一门关于伦理道德的课程(教材是从大学里找来的讲义)。讲义中有一个关于爱情的定义,大意是:爱情是男女二人间的以性爱为基础的两情相悦的……感情。朋友们就笑话那位青年历史教师,说你小子连个女朋友还没搞定,人家青年干部大多是娶妻生了子的,你怎么教人家呢?他说没问题呀,好教,我就照定义抓关键词:是爱情喔不是亲情,是异性喔不是同性,是二人喔不是三人,是两情相悦喔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感情……说我连测验题都想好了,选择项:A.异性间,B.二人间,C.以性爱为基础,D.以上都正确。

一直记得这个真实的故事,它说明做教师真的很容易,我有点文化,我就可以做教师,我比你早学一个星期,我就可以教你。因为教学模式、过程和目标都是现成的,不就是为了会做那个题目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充满了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味道的课堂一如既往或愈演愈烈,至今没有改观的迹象。

语文课,“垓下之围”,讲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项羽乌江自刎。老师说,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哪个短语或词组最能表现楚霸王的骁勇。学生埋头查找,教室里很安静。几分钟后,大家纷纷发言,全班提及的短语、词组居然有十多个。有的短语在互相沟通中自然被淘汰,剩了五六个。老师作了一番解释,这个不准确,那个程度不够“最”。最后剩下三两个短语,见一时半会说服不了学生,老师很自然地在键盘上摁了一下,PPT在屏幕上跳出一个词来:东城快战(此时项羽身边只剩“二十八骑”,还在一个叫东城的地方速战了一仗,并“斩汉一将”)。老师有意无意地添了一句,某次考试,这就是标准答案。

老师继续请学生再找一找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表现楚霸王的善战。埋头查找的学生比刚才少了一半,许多学生开始东张西望,教室里安静程度大不如前。都在想,你电脑里标准答案全做好了,早点跳出来,我们记下就是。不就是为考试吗?当PPT果然又跳出一个短语“未尝败北,霸有天下”时,偷偷怪笑者不在少数。

普通读者(包括学生)拿到一篇美文,首先关注的当然不会是考试。将古文文字初步读通后,高中生们对“项羽本纪”最关注的是什么呢?司马迁怎么了?身为汉朝官员为什么在楚汉之间更加同情项羽而不是刘邦?

三、“9除以3”是什么意思

除法学习告一段落。下面是测验卷中的几道题。

1.9÷3=?(本题得分率0.99)

2.396÷3=?(本题得分率0.88)

3.34788÷3=?(本题得分率0.69)

4.“4乘以3”就是3个4相加。“9除以3”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将9三等分。本题得分率仅0.03,回答五花八门,基本没有针对性答案。)

对于第4题,教师、学生和教学研究者可能会从各个方面进行议论:a.这题太难;b.这题太偏,没见过这种问法,学生写不出来;c.这题太怪,不知道问的什么;d.升学考试不可能考这种题;e.老师没讲过;f.这题太陈旧,与信息时代不符;g.这题太新,任何习题集上没见过;h.这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没用;i.考数学怎么考起语文来了;j.课改就是要破坏学科体系,这题不符合课改精神;k.我答等于3,没错呀……

其实这个0.03的得分率的原因可能没那么复杂,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计算技巧,没有本原了。文化没根了。

不管有多少种翻新的说辞,笔者始终认为读书就是学文化。当今学科教学之所以走进有解题技巧少文化熏陶的死胡同,原因就在于学科教学在学校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堆知识的罗列或一堆习题,而不是一树鲜活的文化。教爱情的定义,甚至不需要体验爱情的甜蜜,不需要讴歌爱情的伟大,不需要解析爱情之于人生、社会、家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探究性”的幌子下进行学习活动时可能没在意各门学科都是有内涵核心的,不是随便什么鸡毛蒜皮都值得去探究的。在兜底翻人家祖宗的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这干学生的思维品质何事。今天妇孺皆知的五虎上将均为刘备部下,并非因为曹操手下无将可陈,实在是《三国演义》作者的情感倾向所致。罗贯中站在刘姓(汉皇朝)正统的立场上演绎了他的三国,如果作者换成属于曹操的拥趸,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虎将就完全可能变成曹操阵营中的夏侯某、曹某或张某,他们的本事实在不在关羽、张飞、赵云之下。这么简单的道理高中生都懂,他们当然想知道司马迁为什么更加倾向项羽,自然会在私底下议论“宫刑”。但是,教师仍然以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为目标组织教学,结果构成了师生间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课堂丢失了拨动学生心弦的魅力,青年人爱好文学却讨厌语文课也就不足为怪。

有一种伟大的观念叫“能量守恒与转换”,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都要讲述。谁是演绎这一伟大观念的最佳平台?物理学。因为物理学讲得最具体、最深入,其重要标志是量化,焦耳、瓦特是可以计算的。

有一种伟大的观念叫“动态平衡”,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都要讲述。社会就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太平衡了,主观能动丢失了,社会就没有发展,所以打破平衡,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过大,就要追求新的平衡,要搞和谐社会,富人要多交税,穷人要给送温暖。谁是演绎“动态平衡”这一伟大观念的最佳平台呢?化学。因为化学讲得最具体、最深入,其重要标志是量化,平衡及其移动都是受平衡常数制约的。endprint

有一种伟大的观念叫“适者生存”,哪门课程演绎得最深刻?生物学。

班级授课制以来,这些经典学科(现代普通初高中所设的基本课程)百年或数十年经久不衰,各自在基础教育中的一席之地不可替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底蕴、内涵、素养和功能,它们有各自清晰的核心观念——比如化学的核心观念除动态平衡外还有能量最低、异电相吸、结构决定性质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性精华,这种精华不是小技巧,是大智慧。我们的习题训练和考试命题、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材编制、我们的“教学改革”关注过文化吗?

与一位青年化学教师谈起这个话题:化学是演绎动态平衡观念的最佳平台。她非常同意,立刻问了一个很内行的问题:教学安排上给我讲动态平衡的课时只有三节,其间还有大量习题要讲解,我怎么演绎?

如果你真认可充分演绎动态平衡是化学教学义不容辞的事,那么你一定早有“预谋”,“渲染”工作在该课题显性化之前早已开始——甚至从序言课就开始渗透了。

一天教师演示了一个实验,将生石灰投入水中,这是一个“化合反应”,反应很容易。可惜教师忘了一个细节:让学生摸一摸那支试管,烫的。再一天教师又演示了一个实验,锌粒从稀盐酸中置换出了氢气,反应很剧烈。可惜教师光顾了讲反应类型和实验装置,忘了一个细节:让学生摸一摸那支试管,烫的。又一天教师再演示一个实验,酸碱中和,反应瞬间完成,指示剂立即变色。可惜教师忘了一个细节:让学生摸一摸那支试管,热的。其实这些都是无声润物的绝好机会,多次摸试管可以摸出一种观念来:自然界中大部分自发进行的变化,都是从高能量往低能量方向进行的,正如水总是往低处流的。等到高中正式讲“能量最低原理”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理解这个原理的“负担”可能不再是个负担。

与一位初中化学老师谈起这个系列摸试管的建议,对方的第一反应如下:初中化学考试对能量观念没有要求。

四、今天考完了,明天课本就被咬牙切齿地烧掉了,留着恶心呀

有学者将素质教育比作母亲的教育,将技能教育比作父亲的教育。母亲打小给孩子喂奶,教孩子走路、说话、与人打招呼。长大了,要谋生活了,父亲教孩子打铁、种地,学习劳动技能。这是教育的两大功能,今天已经没有人会否认母亲的教育甚至比父亲的教育更重要。母亲的教育是对人的根本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打铁、学种地,将来却干木匠,这在现代社会中比比皆是。每一门经典学科都隐含了母亲的教育和父亲的教育,而以考试题为纲组织的教学缺失的正是母亲式的教育。

期待文化归来的同时,我们心里都明镜似地清楚“6月5日”还是要知道的,“骁勇善战”之类的训练对阅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34788÷3”是必须会算的。奶是要吃的,铁也是要打的。文化是由细节聚集并呈现的。

学科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不做题的教学是无效的。这是客观事实。考试是对教学的最直接的检阅,是必须正面应对的,不能应试的“素质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大量脱离应试的教学研究都是不懂教育的外行所为,不让人讨厌才怪。

问题归结为我们的教学目标究竟是考卷上的选择题还是学科的文化内涵。换一种更现实的说法,直奔考试而去的教学与学文化的教学,谁的效果更好?教学过程中的学科本原、文化品位究竟有多重要?

化学研究空气,研究什么呢?空气的成分,包括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物理研究空气,研究什么呢?空气的浮力和动力。生物学研究空气,研究什么呢?光合作用、氧气和二氧化碳,吐出来和吸进去。我记我的,你背你的,我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现的,你是用公式计算的,夜深了,题目还做不完,烦了,兴趣没了,成绩也就没了。

那么空气究竟对人类生存与生活有哪些方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能不能有个更高品位的全面梳理?保证呼吸与燃烧、保持地球温度与防天外辐射、时刻参与生命元素的循环、支持鸟类与人类的飞行……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吧。

文化是有用而且有趣的。鸡蛋一律50克的物理、没有能量观的化学……谁有兴趣去学呢?今天考完了,明天课本就被咬牙切齿地烧掉了,留着恶心呀。

单独一个“题目比别人做得多”的理由不足以解释那些考进名校的高分学生,大多数人的优秀首先是因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成绩优秀者往往会有自己心中的《史记》和《三国》(尽管书中的字还远未认全),会自觉不自觉地不断加深对能量守恒与转换的理解——在课堂上、在习题里、在生活中。

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长期的、稳定的持有唯一可以依赖的是本学科的文化内涵——至少对中学生尤其高中生是如此。

(作者系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