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面临的挑战

2014-04-10江雪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体制哈国哈萨克斯坦

江雪梦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浅析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面临的挑战

江雪梦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政治发展历程,从原苏联的政治体制向独立初期的西方政治模式转变,继而转向现今适合本国发展的政治模式。在其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不仅表现出具有哈萨克斯坦特色的特征,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挑战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的北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点就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附近,哈国除了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哈国的储量更是丰富。基于此,哈萨克斯坦的发展速度尤为引人瞩目,也使得世界各大国企图在哈国的角逐中攫取最大的“蛋糕”。

2011年4月3日,迎来了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第四次总统大选,这仍然是一次没有悬念的选举,纳扎尔巴耶夫以绝对优势的选票获胜,第三次连任,任期至2016年,其他三位候选人得票均未超过2%。此次总统选举过程顺利而平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哈萨克斯坦来说,社会新旧秩序尚处于变动之中,政治稳定对处于转型与发展时期的国家命运至关重要。

同样,政治体制的选择,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制度选择。独立初期的议会制的政治体制,注重追求形式上的民主。使得议会与总统相互较量,行政效率低下,随后由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到不断削弱议会权力的总统集权制,最终演变为以西方宪政民主为目标的总统议会制政体。与此同时,哈国每一次的政体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最初的探索治国道路发展到现今的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然而,在哈国政治体制不断深化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重大挑战。

1 内部挑战

1.1 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对政府管理的挑战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而政治体制的发展是建立在以稳定持续增长的经济总量的基础之上。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伴随着人们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相应地产生一定的政治诉求,更多的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以维护自身利益以达到其最大化的实现。另外,当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或与政治参与步伐不相一致时,不仅会使人们的心里落差加剧,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甚至政权的更迭。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说,在一个社会中,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多少体现着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可以说,社会大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如果政治参与落差较大时,这种落差超出了人们的心理可承受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会对政府管理构成巨大挑战,同样也会摧毁政治体制的发展。

1.2 部族意识对国家认同的挑战

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三大部族,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大玉兹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中玉兹主要居住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小玉兹主要居住在西部地区。虽然各部落内部相对开放,但各部落都拥有各自的稳定势力范围。而在哈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各部落之间力量分配仍不均衡,哈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作为大玉兹的代表,自哈国独立以来就掌握政权至今。另外,其他两个部族的力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其中,小玉兹势力发展较快,并力求积极参与政治,进而去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确立,以削弱大玉兹的影响力。因此,哈萨克斯坦未来的部族间冲突也将很可能表现为以部族为背景的新旧精英之间的矛盾。[1]2011年12月16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发生的“扎瑙津事件”,其中就存在一定的部族主义因素的影响。由于各部落利益分配不均,于是顺其自然地形成部族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被相关利益集团所利用,哈国境内部分地区的部落,对国家认同意识较为淡薄,有时甚至低于部族认同。这都成为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的阻碍因素。

1.3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挑战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势力,根本目的就是独立,推翻本国的世俗政权,按照他们的“纯粹民族教义”建立“纯粹伊斯兰政权”。2002年1月16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杜特巴耶夫对外宣称,他们成功瓦解了国际恐怖分子暗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阴谋。[2]2011年,哈萨克斯坦就一次性屏蔽了51个散播极端主义言论的境外网站。此外,国际恐怖组织和国内伊斯兰极端组织保持密切的关系。例如,阿富汗基地组织对哈萨克斯坦的渗透等。与此同时,国家势必会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但有时过激的政策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源,有时甚至会激起反动派的强烈还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不停地危害社会、残害人民,其手法也亦日渐残酷、极端,对政治体制发展也如同毒蛇猛兽的巨大危害。

1.4 20年转型积累的经济社会问题

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国家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还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等。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同样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哈萨克斯坦虽然是中亚五国中最富裕的国家,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失业率不断上升加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危机的全面扩散,影响哈国出口收入。当出口总量下降时,在国内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当货币的流通供给量超过社会实际所需货币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和高的失业率。人民生活水平随之下降,群众的不满情绪会迅速高涨,而此时经济发展作为获取政治合法性的手段,经济的减速发展,会影响社会稳定。进而会严重制约政治体制的发展。

哈萨克斯坦作为总统集权制的国家,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表现在领导干部在用人制度上的专权。裙带关系、任人唯亲、贪污盛行,正如希腊诗人米南德所说,任何腐败都来自内部。正是这种总统集权制下内部的政治权利的无限膨胀,使得执政党自身也不断腐化。哈萨克斯坦为打击腐败,专门通过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反腐败法》,还建立了“国家打击贪污犯罪委员会”。而国内反对派也善于利用执政党的腐败作风对其进攻。此外,哈萨克斯坦南部与北部地之间本身就有长期的地区民族矛盾与权利的争夺纠纷,当处在社会转型期时,矛盾有可能被激化,势必会影响政治体制的发展。总之,哈萨克斯坦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太多的社会经济问题,无形之中给政治体制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与挑战。

1.5 政治制度化的挑战

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首要内容,就是将政治活动的程序和规则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政治活动摆脱随意性和过多的个人影响。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的个人集权已无限膨胀。而对于哈萨克斯坦下一任接班人,哈国暂时无明确表露。一方面由于未找到像现任总统这样所具有的个人魅力与治国经验的新任接班人;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制发展进程中新一任总统权威能否被在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的顾虑。政治稳定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标志,是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政权交替时的平稳过渡。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下一任接班人都会感受到无限压力。所以说,政治现代化对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存在重大挑战。

2 外部挑战

2.1 哈萨克斯坦与美国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在政治体制上,借鉴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而美国更是看重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的一块“肥肉”,从本国利益出发,迫切希望哈萨克斯坦走美国发展模式的崛起道路。哈萨克斯坦作为潜在的油气战略资源供应国,美国自然对其能源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哈萨克斯坦追求西方宪政民主的进程中,尽管有很多方面都是徒有其表,相比西方宪政民主仍有很大的差距,但美国出于能源利益非但没有过分干涉反而对哈萨克斯坦民主政治进程褒奖有加。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当美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势必也会向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施压。而那时,哈萨克斯坦想要寻求一个相对宽松而稳定的外部环境时,已经不会那么容易了。

2.2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成员之一,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族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说无论是在地缘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必须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因此,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当然,面对哈萨克斯坦丰富的能源,俄罗斯企图建立天然气欧佩克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俱乐部等相关的组织,而哈萨克斯坦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奉行多元平衡的原则,在大国之间寻找自己的利益平衡点。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经常很大程度地利用其在苏联时期形成的主导地位发挥其作用。对哈萨克斯坦施加影响,这对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发展同样起着潜在的威胁。

2.3 哈萨克斯坦与日本、韩国的关系

此外,日、韩也积极地介入哈萨克斯坦能源的争夺之中。2011年,日本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两大石油矿藏开发。两国设立“K T稀有金属”合资公司,签署2012年起生产稀土合作备忘录。同年8月,哈韩商务论坛期间,韩国公司决定向哈萨克斯坦“亚洲汽车”厂出口约两亿美元的汽车组件、建设95个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并将参与其运输物流体系建设。[3]世界各大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一方面,促进了哈国的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若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与挑战时,势必会对哈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受到负面的影响。

哈萨克斯坦政治体制的演变,呈现出以西方宪政民主为目标的总统集权制的政体向总统议会制政体过渡的政治发展道路。其未来政治体制的发展不会有大的转向,而是渐进式的发展趋势。

当然,在政治体制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此同时,未来哈国政治体制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政治思潮的粉墨登场、不同的政治精英和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社会结构的分化、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使得大国之间的能源博弈介入哈国,这些因素无疑对政治体制发展增加新的威胁要素。

哈萨克斯坦在政治体制转型的进程中,面对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这也需要哈国积极应对挑战。一方面,哈国应积极解决国内民生问题,避免极端势力和社会矛盾破坏其政治稳定。这成为未来哈国政治体制发展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哈国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继续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政治道路。同时,在外交上,仍将坚持多元平衡的政治策略,最大程度地扩大本国利益,从而实现哈萨克斯坦的跨越式发展。

[1]包毅.简析中亚国家政治转型中的部族政治文化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5).

[2]詹家峰,张金荣.影响未来中亚地区安全的诸多因素[J].国际资料信息,2003,(9).

[3]冯玉军,王聪,尚月.2011年中亚战略形势评估[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2).

责任编辑:邓荣华

D73//77

A

1672-2094(2014)04-0030-03

2014-06-12

江雪梦(1991-),女,新疆阿勒泰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中亚国家政治制度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体制哈国哈萨克斯坦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哈萨克斯坦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度
哈萨克斯坦有人反对姑娘嫁给中国人
从政治体制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研究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俄罗斯的转型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