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女教职工职业发展路径初探

2014-04-10赵冬梅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职工家庭发展

赵冬梅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高校女教职工职业发展路径初探

赵冬梅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分析了影响高校女教职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的束缚、高校现行“一视同仁”政策的无形压力、追求成功的主观意识较弱等。在此基础上,从四个层面提出了高校女教职工的发展路径:一是在政府层面,扩大公共服务范畴,缓解女教职工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二是在学校层面,建立扶持女教职工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在工会层面,切实维护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特殊利益。四是在个人层面,充分发挥女教职工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女教职工;家庭责任;主体意识;女性价值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女教职工人数约占教职工总数的40%左右,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虽然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学校各领域也有所建树,但是在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高等学府中,高职称、高级别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女性教职工大多集中在教学、教辅性工作一线,职称和级别较低(图书馆、校医院、幼儿园、食堂等后勤服务部门占相当大的比例),在科学研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对学校的影响力上,都远远不能与男教职工相提并论。

1 影响女教职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承受繁重的家务劳动

当今的家务劳动社会化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调研中看出,高校的教职工家庭中的家务劳动还是以女性承担为主。如在双职工家庭中,女教职工大多承担着接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家庭卫生等家务事。如女方在高校工作,男方是公务员或在企业工作,作为教师岗位上的女性因为没有坐班的限制,在学校的时间较少,除上课外大多呆在家里,便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家务劳动,她们不会将家务等到丈夫下班再做。作为教辅岗位上的女性,也是一下班就往家里赶,总觉得家里有做不完的家务在等着,所以对知识女性来说家务负担仍然很繁重[1]。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些男性的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他们认为女人做家务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家务做多了会被人瞧不起。而作为女性,即使有自己独立的职业,也会认为照顾家庭天生就应该是女人的事,作为女人应该比男人多付出。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促使她们主动承担了照顾孩子和大量的家务。另外,高校教职工家庭大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多年在外求学、工作,异地安家),导致对子女的照顾得不到双方父母的帮助。再者,25~35岁的女教职工是继续学习、深造的最佳时间,而这恰是她们结婚生育、哺乳、孩子学前教育的关键时期,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一些女教职工往往会选择照顾家庭。假如夫妻双方都面临进修深造时,她们也通常会选择让男方先深造,自己等孩子大了再考虑。

1.2 “一视同仁”的平等政策

高等院校在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津贴分配、项目申报、职称晋升条件、考核标准和行政提拔等政策的制定上,即使没有表现出对女教师的歧视,但也没有表现出对女教职工的关怀,而恰是这种无差异的“一视同仁”政策,给女教职工带来一种实际存在的“不平等”[2],高校在政策的制定上没有考虑到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性别特征,忽视了女教职工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阻力。高校女教职工在家庭责任和教学、科研的三重压力下,如果想有所建树,做出点成绩,就要比男同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以牺牲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家庭为代价。在岗位竞争尤其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岗位竞争中,女教职工因为性别的原因,通常被认为在能力和效率上远远不如男性,甚至会被以为出差不方便而拒绝,所以在竞争激烈的高校,女教工相对处于竞争的弱势。女教工的痛苦、压抑和被歧视的经历被男性视野所忽略,而其不公正性也从未得到反省和反抗[3]。因此,从整体上看,这种政策看似平等,实际上是不平等,给女教职工带来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1.3 追求成功的主观意识较弱

近年来,在高校确实也涌现出一些女教授、女博导、女学科带头人,但与男同志相比只是凤毛麟角,深究其原因,除上述讨论的原因以外,与一些女教职工自身缺乏追求成功的意识也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自信。有些女教职工缺乏主动竞争意识,总觉得男的就应该比女的强,认为科研是男同志的事,自己不是做科研的料。女教职工由于妊娠及生产过程较长,小孩入学前较男同志耽误的时间较多,而错失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进修培训较少,以至于经验不足,很难融入到科研团队中,这样,削弱了她们再进步的信心[4]。二是虚荣心作祟。现行的人事制度下,有些女教工认为,作为女性能在高校这样体面、稳定的单位工作已经很让人羡慕了,能应付日常工作和教学就行了,干好干坏反正工作又丢不了,对科研也几乎毫无兴趣,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穿着打扮和休闲娱乐上,不会再去想继续深造,提升自己。三是对家庭的过分关注。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女教工认为丈夫事业有成、孩子学习优秀就满足了,自己怎么样无所谓;还有的认为自己如果在事业上太强,超过对方,会给对方压力,会影响婚姻关系,影响家庭的稳定。因此,大多数女教职工在面临个人发展与家庭幸福的选择时,都会将家庭放在第一位,牺牲自己的前途来成就对方,这些都直接压抑了知识女性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寻求自我发展的愿望[5]。

2 女教职工职业发展的建议及路径探索

2.1 政府层面:扩大公共服务范畴,缓解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在工作决策中体现出性别差异。在政策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女性在中国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下所承受的各方面的“限制”和“待遇”,让女性能真正感受到男女共同发展和共同受益的温暖[6]。目前,政府现有的政策中没有体现男女性别差异,对工作和家庭冲突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对职工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问题没有涉及;同时,社区及学校无法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机构,这也加剧了高校教职工家庭中子女照顾和教育的矛盾。政府应尽快将婴幼儿保育和家庭服务业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范畴,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的社区机构,有效地缓解女教职工工作压力和家庭的矛盾。

2.2 学校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

高校应为知识女性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的社会环境,重视女教职工在高教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女教职工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特点制定女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专项政策。如在科研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她们在项目申报、撰写论文著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各方面提供条件,还可设立女教职工专项科研基金,引导并鼓励她们参与到科研中。在教学技能方面,开展各种教学技能训练,引导女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她们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在继续教育、培训和深造方面,要根据女教职工的不同年龄段,对她们继续深造的意愿给予鼓励和政策上的支持,可适当加大经费资助的力度、适当放宽参加培训进修的条件等。在竞争上岗、职务聘任、职称评审中给予政策倾斜,为她们提供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2.3 工会层面:发挥工会作用,切实维护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特殊利益

在政治生活上,通过工会平台维护女教职工权益,维护女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如在选举教代会、工代会代表,评选劳模先进时,可积极争取保证女教职工占有一定的比例,鼓励她们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宣传女教职工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方面,工会及各级女工组织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适时开设一些身心健康、心理保健、生活情趣、子女教育等知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女教职工解决好个人问题、处理好家庭矛盾,培养她们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学校的和谐发展中施展才华。

2.4 个人层面: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女性要培养和发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即权利意识、独立意识、发展意识[7]。主体意识的偏差会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8],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自卑自弱、委曲求全的被动依附心理,严重妨碍着专业发展。因此,作为知识女性,要充分发挥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培养和发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克服被动依附的心理,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为自己争取发展的空间。一要充分认识自己,不仅要正确认识男女间的差距,不怨天尤人、自卑自弃,同时也要正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二是必须加强自主学习,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活动当中,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逐步超越自我。三要学会经营家庭,合理安排好家务劳动和教学、科研的时间,要引导对方在家庭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积极参与,让对方感受到自己为家庭奉献的成就感。通过提升家庭管理艺术,营造和谐温馨的夫妻关系,做到事业与家庭两者的和谐统一,给孩子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睦的家庭氛围。

全面深入了解影响高校女教职工发展的原因,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高校女教职工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通过社会、学校和女教职工个人的积极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女教职工自身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提升高校整体教学和管理水平,对于学校和谐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1]祝平燕.论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角色冲突的新特点[J].河南社会科学,1999(6):109-112

[2]李庆双.高校中青年女教师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与对策[EB/OL].[2014-04-10].http://zdgh.sysu.edu.cn/zdjg/201003/20100311/74720.htm

[3]曾杰.关于当前高校女教工现状的几点思考[EB/OL].[2014-03-28].http://gonghui.haue.edu.cn/info/news/content/1100.htm

[4]林红,邓觉新,舒宁.高校青年女教职工队伍建设路径探索[EB/OL].[2014-04-14].http://www.scu.edu.cn/xgh/xcjy/gyll/webinfo/2012/12/1343288882996106.htm

[5]杨慧芳,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主体意识[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1):117-118

[6]祝平燕,莫文斌.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女性发展:对湖北高校知识女性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54-155

[7]孙建娥.当代职业女性的心理冲突及其道德调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63-64

[8]程绍珍.现代化与现代女性人格的塑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91-92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4.11.029

2014-04-22

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度教代会工会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政策制度视域下高校女教工发展路径初探”(2013xghzx07)。

赵冬梅(1972-),女,安徽宿州人,硕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党务、行政管理。

G647

A

1673-2006(2014)11-0100-03

猜你喜欢

教职工家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家庭“煮”夫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恋练有词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