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情绪国外研究进展
2014-04-10林常青
林常青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一 前言
二 尴尬
(一 )涵义
Lewis等人区分了情绪的不同类型,包括初级情绪和次级情绪。次级情绪的出现发生于婴儿的发展和对自我的理解之后,它包括了羞耻、内疚、自豪、尴尬、嫉妒等,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情绪。[1]早期的尴尬研究都把尴尬界定为一种低强度的羞怯情绪,直至1992年,在Ekman提出的情绪分类理论,尴尬才被当做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情绪。关于尴尬的概念,研究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模型,如关注中心模型、自尊丧失模型、社会评价理解模型、戏剧模型等。同时,研究者们还区分了尴尬与羞怯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先行条件、主观体验、错误性质、外部表现及旁观者等几个维度上,尴尬与羞怯差异明显。[2]尴尬在概念界定上并无统一的定论,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而且,关于尴尬的操作性定义也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尴尬情绪的产生
(三)尴尬情绪的影响
人们认为尴尬是一种负面情绪,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有的人尴尬会脸红,从而导致正在进行的社交活动中止或打扰;有的人尴尬了会生气,从而引起更为激烈的情绪,甚至会引起行为上的改变。因此,人们不遗余力要避免这种情绪,而且对陷入尴尬情绪的预期都会损害人们的日常社交,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都会导致临床上的一些障碍(B.R.Brown,1970)。[5]
有学 者 认 为 (Elan D.Louis,Eileen Rios,2009),尴尬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原因。在临床医学中,尴尬是对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一个常见的特性描述,但还没有引入临床研究。为了评估,识别易感病人群体的患病率,并量化对报告的尴尬治疗的相关。该学者对106名等情况下利用人口样本和349例临床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临床样本中,尴尬的患病率高(58.2%)。甚至在那些没有头部震颤和轻微的手臂震颤的被试中,也有将近一半(29/61[47.5%])的被试报告尴尬。而在基于人口学的样本中,尴尬的患病率更低(18.9%)。同时尴尬与更青春的年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女性报告的尴尬几乎是男性的两倍。尴尬在特发性震颤中也许是一种残疾的来源。即使临床病人有轻微震颤,将近一半的被试会产生尴尬。他们发现许多病人特点与尴尬有关联。仅仅尴尬就能导致加倍的震颤用药。大多数的临床试验不能评估治疗药物对尴尬产生的影响。这些试验可能要用尴尬等级评估量表进行衡量了。[6]
也有学者(Matthew Feinberg,Robb Willer,and Dacher Keltner,2011)认为,被试会把尴尬的表现看做是一种亲社会的信号和对社会关系的承诺。因此,被试就会以接纳的行为对这些发出此信号作为回应,同时还包括对尴尬表现者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更大的接受意愿。而且研究还表示,被试还会更加愿意与尴尬表现者分享资源,并表达出对这些人强烈的接受欲,这些效应受到了被试对尴尬表现者感知到了亲社会性的中介作用。因此可以得出,尴尬具有重要的社交作用,能显示了尴尬个体的亲社会性并且能促进更大的信任。[7]
关于尴尬,有学者(Sherri C.Widen,Anita M.Christy,Kristen Hewett,and James A.Russell,2011)在研究情绪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面部表情中的尴尬并不能表达预期的情绪。在此项研究中,作者也检验了蔑视、惭愧与激情这三种情绪。实验是这样的:给被试呈现这四种情绪的图片,要求被试对这些图片进行强迫性选择判断,结果一半的被试能够判断出来。但是如果要求被试对这些图片进行自由地标识,会有超过80%的被试认为这些情绪并不是预期的情绪。[8]
三 尴尬的移情
Miller(1987)认为,人们能够为他人体验到尴尬,特别是当别人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公共行为时。[9]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尴尬移情的研究套路追随着个人尴尬的研究模式,即或以影响人们在何种程度上体验到了尴尬的个体差异为重点,或以研究的社会功效和对被试和观察者的影响为重点(Keltner & Anderson,2000)。[3]所以学者(Eric L.Stocks1,David A.Lishner,Bethany L.Waits &Eirah M.Downum,2011)就设计实验对此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在一个需要妥协的情境中,有两个原因促进了人们对尴尬个体的尴尬移情:对尴尬个体的喜爱和假想处于尴尬个体的情形之中。并提出了给过度尴尬移情的人的解决办法,即把尴尬移情转为移情关怀。他们还认为,此次实验与以往的实验有进步,主要是本实验中,尴尬事件的发生于观察者体验到尴尬移情是相互独立的,这表明,与社交上妥协情景中的他人的直接交往和接触对尴尬移情来说并不是很必要的。[10]
关于这个方面,还有学者(Skyler T.Hawk,Agneta H.Fischer,& Gerben A.Van Kleef,2011)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的导致尴尬移情的原因与上述不同,分别是观点采择和非言语的模拟。为此他们做了两个实验。在实验一,被试观看了尴尬的联邦舞和非尴尬的联邦舞,并且做出两种反应:或者保持客观的态度,或者使用观点采择,进行换位思考。这两种操作都对尴尬移情有影响。实验二更进一步检验了目标对象的尴尬表现和观察者在这种情境下采用自发的观点采择的先前的经验的效应,非言语的模拟和尴尬移情。结果显示,尴尬表现不仅提高了模拟,还增加了自发的观点采择和尴尬移情。先前经验调节了尴尬表现在观点采择和移情上的效应。路径分析表明,尴尬的表现通过观点采择和模拟对尴尬移情具有间接的效应。这些结果说明了合适的情感和情境线索可以激活不同的移情。[11]
四 尴尬与社会焦虑
以往研究发现患有社会焦虑(有人认为是与尴尬类似的一种情感)的人倾向于避免负面反馈,比如愤怒的眼神。然而尴尬的人是否也会有类似反应或者相反,而寻求负面的反馈以求与他人的一致性。有学者(Ryan S.Darby & Christine R.Harris,2010)设计实验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眼动研究,他们发现,尴尬的人倾向于注视面部中更带有情感色彩的部位,而不太关注情感色彩较低的部位。有此可看出,在寻求面部信息过程中,尴尬与社会焦虑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同,他们认为是由尴尬和社会焦虑所引起的激活状态的不对称造成的。[12]
另外也有学者(Bethany A.Gee,Martin M.Antony & Naomi Koerner,2012)探讨了社会焦虑的人在亲密他人的行为影响下,在何种程度会对尴尬产生恐惧。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作者开发了一个测量由他人引起的尴尬恐惧量表(The Fear of Embarrassment by Others Scale(FEOS)),并对该量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者用这个量表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社会焦虑高的被试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也高,社会焦虑低的被试得分也低。这个研究结果挺有趣的,因为它不仅证实了患有社会焦虑的人害怕那种会导致尴尬和羞辱的行为,而且还是第一个证明了他人的行为也能导致尴尬。该量表能区分不同程度的社会焦虑被试对尴尬恐惧的程度。[13]
五 尴尬与亲密关系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尴尬与亲密关系也有一定的关联。上文表示,不同程度的社会焦虑的人在亲密他人行为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尴尬恐惧。
还有学者(Kendell C.Thornton,2007)认为对亲密关系在认知上的测量就能预测到被试的尴尬水平。实验过程大致如下,让被试阅读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描述了潜在的尴尬情形:夫妇们在聚满了人的俱乐部跳舞,在那里一个成员的夫妇跳着很笨拙的舞蹈而吸引着别人的注意。该场景是书面呈现,以便被试想象他们的搭档就是那个笨拙的跳舞者。然后,被试(N=118)被问及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反应。结果表明,在认知程度上测量亲密关系的包含其他自我量表能够预测被试报告的尴尬。具体结果是,关系越是亲密的人报告出的尴尬就越少。原因有很多,有人(Brickman,1987)认为人们会夸大同伴的优点,而对同伴的缺点进行合理化;有人(e.g.,Murry & Holmes,1993;Murray,Holmes,&Griffin,1996)认为人们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感知同伴和他们的关系;有人(Sprecher,1999)发现关系稳定的双方会感觉到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之间的积极情绪与日俱增,换句话说同伴的缺点被优点所覆盖和超越,而不是转化(Murray et al.,2003)。事实上,人们倾向于使期望中的同伴完美化。因此,关系越亲密,人们就越有可能忽略对方的不足,也就不会对同伴的不良的行为感到尴尬了。[14]
六 尴尬的差异性
在同样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尴尬的,尴尬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有学者(Terry F.Pettijohn II,Ginny M.Naples &Lauren A.McDermott,2010)在实验中发现(实验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女性比男性更具尴尬性,而且大学新生比高年级的学生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尴尬。为了更进一步解释这种结果,作者认为学生在面对校园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他们的处理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总的来说,男性更喜欢任务导向型的处理方式,而女性更偏爱社会支持和情感方面的援助(Rawson,Palmer &Henderson,1999)。然而,Pritchard(2006)发现,男性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情感导向型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在校园生活的适应中会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男性与女性出现尴尬性差异也就情有可原了。在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比新生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因此,高年级的学生并没和新生表现出相同程度的尴尬。[15]
尴尬不仅在性别和年级之间有差异,在种族之间也存在差异。有学者(Sarah Bennett,MPhil &Tonya Dodge,PhD,2007)研究发现,美国女性在对待暴食症方面存在尴尬的种族差异。结果显示亚裔美国人和本土美国人在对待暴食症时比美国白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尴尬。作者也讨论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世界观可能是导致种族差异的原因,特别是感觉到自身的非正常行为(暴食)将反映到家庭里,这会加重对尴尬的体验。作者指出,目前的研究并未能提出这种尴尬种族差异的心理学机制,还望以后的研究进行补充。同时还指出这种尴尬对暴食障碍的治疗确有阻碍作用。[16]
七 展望
目前关于尴尬的研究很少,然而尴尬却在不断地干扰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有的人还在忍受着慢性尴尬的摧残,而这又是一个很少为研究者所涉足的领域。尴尬不一定就会带来痛苦,但对有些人来说这却是痛苦的源泉,心理学家们对尴尬的研究太少了。
在概念的界定方面,现有的研究者从多方面对尴尬进行了界定,各种尴尬的模型也很多,但并没有提出一个被大多数学者一致认可的模型,所以研究人员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为被同行认可的概念。同时,在尴尬研究中,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定义中显示出尴尬的可操作性在实证研究中是很有价值的。
在尴尬的研究内容方面,研究者们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上文中提到的尴尬的移情、尴尬与社会焦虑、尴尬与亲密关系等内容都是尴尬研究涉及比较少的方面,而尴尬的移情、社会焦虑等又是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隐私,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尴尬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实证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自我意识情绪的方法。王昱文认为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4种,自我报告测量、非言语行为编码技术、言语报告和行为测量相结合技术,脑神经成像技术(如 PET,fMRI)。[17]尴尬情绪的产生不止一种,可能有很多种。所以用多种方法对尴尬进行测量可能会更加真实。
尴尬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更加深入,希望本文能让更多的同行了解尴尬,致力于尴尬的研究,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更为有效的援助。
[1]李湘兰,陈传锋.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特征与模型[J].心理研究,2010,3(2):27~32.
[2]孙艳华,马伟娜.尴尬情绪的研究述评[J].健康研究,2009,(6):484~488,491.
[3]Keltner,D.,& Anderson,C.Saving face for Darwin:The functions and uses of embarrassment[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9):187~192.
[4]Yung-Chin Tsao,Shaio-Chung Chan.A study on embarrassment associated with product use[J].Applied Ergonomics,2011,(42):503~510.
[5]Brown,B.R.Face-saving following experimentally induced embarrassmen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70,(6):255~271.
[6]Elan D.Louis,Rios,E.Embarrassment in essential tremor:Prevalence,clinical correlate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2009,(15):535~538.
[7]Feinberg,M.,Willer,R.& Keltner,D.Flustered and Faithful:Embarrassment as a Signal of Prosocia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102):81~97.
[8]Widen,S.,Christy,A.,Hewett,K.& Russell,J.Do proposed facial expressions of contempt,shame,embarrassment,and compassion communicate the predicted emotion?[J]Cognition and emotion,2011,(25):898~906.
[9]Miller,R.S.Empathic embarrassment:Situational and personal determinants of reactions to the embarrassment of anoth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3):1061~1069.
[10]Stocks1,E.,Lishner,D.,Waits,B.&Downum,E.I'm Embarrassed for You:The Effect of Valuing and Perspective Taking on Empathic Embarrassment and Empathic Concern[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1,(41):1~26.
[11]Hawk,S.,Fischer,A.& Van Kleef,G.Taking Your Place or Matching Your Face:Two Paths to Empathic Embarrassment[J].Emotion,2011,(11):502~513.
[12]Darby,R.& Harris,C.Embarrassment's effect on facial processing[J].Cognition and emotion,2010,(24):1250~1258.
[13]Gee,B.,Antony,M.& Koerner,N.Do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fear embarrassment by close others?Development of the Fear of Embarrassment by Others Sca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340~344.
[14]Thornton,K.Relationship Closeness and Embarrassment[J].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2007,(1):81~85.
[15]Pettijohn II,T.,Naple,G.& McDermott,L.Gender,College Year,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Status Differences in Embarrassment and Self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J].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2010,(8):164~170.
[16]Bennett,S.,MPhil.&Dodge,T.PhD,Ethnic-Racial Differences in Feelings of Embarrassment Associated with Binge Eating and Fear of Losing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7,(40):454~459.
[17]王昱文.中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