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化两型”下湖南地市中心城市建设与大学发展

2014-04-10肖华茂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市中心中心大学

彭 剑,肖华茂

(1.韶关学院 计算机学院;2.韶关学院 经管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著名的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认为高等教育地方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地方高校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湖南近年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3+5”城市群发展战略成为引导湖南经济的原动力。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该如何相得益彰、相互承载?

一、地市中心城市的界定

尽管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中心城市不是一级地方行政的代名词,而是对经济成长起真正带动或推动作用的行业聚集的城市。但从目前而言,地市中心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市的行政中心,占主导地位的部门和具有创新效能的行业,都聚集在这。中心城市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中心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都市圈理论、中心地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还有克鲁格曼从“自组织”方面解释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通过“聚合—扩散—聚合”的不断循环,不断创新并不断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聚集,实现经济发展,走向繁荣[1]。

在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城镇化,因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使中心城市中形成的现代生产体系向周边城镇延伸将产生更大规模的整体效益,中心城市也会因此扩大其资源的利用范围,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地市中心城市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地市中心城市的发展与本地大学的发展在目前的大声说重视教育的背景下,谁也不会说与之违背的台词。但在背地里,有不少人认为,城市的发展与本地大学的发展没那么关联,城市发展不是靠大学就行,城市发展是要努力引进外资,要投资,要发展工业,要拉动消费,大学教育教出的学生都往沿海跑,人才也没留下来,因此,大学的发展是国家的事,是省里的事,让地市行政部门重视大学教育,还不如更加重视基础教育[2]。

深究其思想,作为内地的地市政府,他们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高等教育与地方发展没有必然联系。从地方大学的角度来看,很多地方大学都定位为省属高校,省市共建。而地方对高校的支持却十分有限,省里也把省市共建逐步认为是市为主了,高校的发展略显不足。

回过头了,我们回到地市中心城市与大学的发展的正常轨道来。高等教育地方化,目的是要培养一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如何才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地方政府如何才能让培养的人才能留得住、有前途?如果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也能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优先政策,这其中的问题就能解决,地方中心城市建设和地方大学的发展问题就能理顺[3]。

三、湖南地市中心城市与大学发展

地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聚集,有了好的产业,有了好的发展机会,自然需要人才。一方面,深圳的发展离不开聚集了全国许多优秀的人才。回过头来,深圳十分重视地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深圳大学的发展、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才资源,不断地促进深圳前行。最近,香港大学在深圳建立深圳校区,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湖南地市中心城市都至少有一所高等教育本科院校,都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的布局意图也是为了培养本地化人才,服务当地经济,实现中部崛起战略。事实上,据资料统计,从本地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回生源地市服务的人员不到1%,一般本科类毕业生回生源地市报到的人员也不到5%,回来人员集中在教育岗位、公务员岗位。而各行业技术骨干、企业家、公务员等,56.8%来自本地高校、师专、职业学校、中专,可以说,之前一段时间,乡镇干部很多来自市里的中专学校、农业学校,教师很多来自市里的师专、师范,公企业家、老板不少来自一些技校、职校。随着大学的扩招,省内外一般本科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才开始回到生源地市服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地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更多地靠本地高校、职业学校、中专培养的人才。因此,湖南地市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放弃或延缓本地大学的发展,是战略短视[4]。

四、地方高校发展建议

地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作为地市中心城市的人才后备资源库,地方高校应该主动对接,为中心城市的建设培养合适人才。

(一)做好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既要和地方人才需要紧密结合,也要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一致。既要考虑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也要考虑专业特色。如果简单地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只局限于让其留在本地市服务,这是不正确的理论。高等教育既要服务全国,也可以侧重本地产业人才需求。

做好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不应该只是大学的事,应该积极联合企业,针对企业用人需求,根据用人技能要求,及时恰当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参与到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来,让大学和企业互助互长。

(二)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联合培养人才

根据国家倡导的“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积极引导企业和高校对接,让企业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学校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由于高校长期与企业的对接不到位,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所教的知识和技能滞后市场。一些大企业如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由于企业办学局限于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重复投资,而原来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地方高校应该在国家的倡导下,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根据高校本身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里学理论,在企业中锻炼技能,这既能解决高校实践实训教学的不足,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合适人才。有些高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为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探索一种合适模式[5]。

其实这种模式,在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实施得相当好,相当一部分技术员工,都是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这种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三)成为当地发展的智库,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一座城市要有灵魂,就得有属于这个城市独特的产业、文化。中心城市的管理者,需要站在一个高度来俯视这个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倡导什么样的文化。湖南省地处楚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打造属于这个城市的湖湘文化。而这个过程,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的学者,需要把更多的视角留在本地城市,把研究的方向定位在本地,服务本地经济文化。

因为有专注,所以有思想,然后才敢言。要努力将高校打造成当地发展的智库,鼓励学者们专注本地,研究当地经济、文化、企业、产业、环境、公共管理方方面面,做研发中心、咨询中心、文化中心、产业研究中心[6]。

(四)承担社会文化建设的大任,做城市精神文化的憩地

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对于中心城市来说,文化是其灵魂。如果把建筑喻为城市的骨架和肌肉,那文化氛围就是这个城市的“精、气、神”。一个城市的魅力不是高楼,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

文化是属于每个市民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憩地。政府和大学应该联合起来,创造更为丰富和动态的文化环境。很多高校有广场,很多城市有中心,广场文化需要有健康、文明的活动引导。城市的管理者要积极倡导、支持、联系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有益的文化生活。作为高校,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引导大学生开展各类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参与到社会中,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利,对城市的精神文化有益。

五、地方中心城市发展建议

地方中心城市的管理者需要站在 “执政为民”的理念下,以民生为中心发展城市。不急功近利,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为了小利而失去民意。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更长远的发展,发展好产业、培养好后备人才、保护好环境、用好智囊。

(一)转变思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城市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城市,不可急于求成。引进的项目如果污染太严重,危害社会百姓安全,不如不引进;承接的产业转移,如果和城市的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相违背,可以不接。城市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一样,需要有灵魂的东西。

而人是最核心的。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城镇化首先应该是人的城镇化。突出人本性。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树立培养人才的理念,转变思想,树立尊重人、培育人、成就人的理念,广纳贤才,唯才是举,最重要的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经济上支持,政策上扶持

中心城市管理者一方面理所当然要做好基础教育的工作,但不能把高等教育当成国家的事、上面的事。应当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出台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积极为高等教育发展解决现实问题。

作为中心城市的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地州市,一般只有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着力打造一所优质大学,不仅提升城市品质,对城市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人才资源,能聚集高端人才,能成为科研开发中心、图书中心、信息咨询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用诚心去办好教育,用真心对待知识,用行动善待人才。

城市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机构搭建高等教育和企业合作平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校、企业双赢。也可以建立政府和学校的合作平台,不断在经济上支持,政策上扶持。

(三)相信智库,倚仗智库

我们不少的城市管理者,存在有不相信本地高校教授,却十分崇拜外地的高校学者,不愿意也有些看不上本地高校的教授们,于是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园规划,甚至城市产业发展计划,一律聘请外面的。俗话说得好,外地的和尚好念经。不是说外地的教授学者们学问不高,也不是说这些教授学者们不专业,但我们也清楚,很多外地的博导们、教授们、学者们,将这些规划和计划交给自己的研究生闭门造车。借鉴众多的城市发展规划,打造成富丽辉煌的经济发展规划,但能不能实用,却不得而知了。城市的管理者可以核实核实,以前的规划和计划,有多少还停留在报告上。

因此,我们认为,城市的管理者要相信本地高校的教授们,因为他们往往更方便调研,更了解本地经济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方向,更能站在一个城市公民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的民生。因此,要把这些教授、博士们组织起来,成为公共管理的智囊,相信他们,倚仗他们,让他们参与到产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发展规划中来。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一方面可以成就他们,让他们把更多的研究方向放在本地,把更多的视角着眼于本土;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民意、民声的反映者,更好地为城市管理服务。

六、结语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行政体制,对于管理者管理业绩的认可标准往往显得有些争功近利,而对于“治大国,如煮小鲜”的治政理念而言,有不少矛盾。因此,适当转变对管理者的业绩认可标准,将城市公民满意度、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城市产业特色作为其中考核的内容,可以做一些尝试。

站在学者的角度,我们不可能把行政的工作思考得如此理论化,但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管理理念,在其中,大学的发展常被忽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走在我们前面的省份和城市,他们的大学办得好,城市建设也十分出色,值得我们思考。总之,“四化两型”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而中心城市建设和大学发展的相得益彰更显重要!

[1]周振华.城市发展:愿景与实践[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132-135.

[2]李立国.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12(1):43-45.

[3]曹玉杰.探寻大学、城市之源与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祁占勇.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特征的法律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17-19.

[5]廖志鹏,刘龙洲,周晓兰.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33-35.

[6]苗建军.城市发展路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95-199.

猜你喜欢

市中心中心大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大学》
闪耀在曼谷市中心的蓝宝石 路创光旅名邸汇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送礼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