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09韩娟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韩娟

摘 要: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类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是摆在所有职业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师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法律教研室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成就方面入手,对此问题加以探究。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科学的教学理念

纵观全国高职法律类专业院校,大都是由原来的警官类中专学校升格或原有的大专院校转化而来,目前主要设有法律事务和法律文秘两个专业。迫于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其培养目标比较尴尬,由此导致法律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职业能力,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法律教研室全体老师就高职法律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职业行为导向、搭建法律援助形式的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多次教研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要做好目标定位,首先得了解培养对象。毋庸置疑,近些年,由于大学的扩招,高职类院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不热爱学习。

由此,我们的培养目标做了有层次的划分。首先定位为:本专业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既具有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法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别是具有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法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从事与法律事务相关的工作。岗位群主要有法院书记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律师及律师助理、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人员等。但是,这样的定位和法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什么区别呢?首要的区别在于:本科类学生毕业之初就可以通过司法考试,考法官、检察官等司法类公务员,而高职类学生毕业之初,只有司法考试条件放宽地区的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普通地区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所以,高职类学生的首要培养目标,只能放在法律辅助人才的培养上。其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积极准备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很多地方都属于司法考试条件放宽地区,我们鼓励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积极准备参加司法考试,为旗县等基层法院、检察院输送司法人才,充实基层司法队伍。

二、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围绕此理念进行教学

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日常教学中如何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教研工作中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探讨,最终确定了以“加强职业行为导向”为教学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并为实现这个理念探究适合其目标的教学方法。

(一)确立“加强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以“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由此,我们有针对性确立了“加强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背会一些法律条文,更要求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分析案例,能够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

(二)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教学计划

在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在注重基本法律知识、保证“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更强调法律素养能力的培养,力争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多种能力兼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时,确保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达到1∶1,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三、搭建法律援助形式的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从2012年9月起,我们陆续和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的“法律援助热线”、内蒙古妇联的“妇女热线”合作,由我们安排大三学生为这些单位接听法律援助热线,学生在值班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协助下,能予以解答的问题,当面解答;当时解答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回学校通过查资料、问老师等方式,予以解答。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

总之,高职院校法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以及招生对象的低层次性,决定了它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但是这方面的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克.法律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魏丽丽.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6)

[3]练崇潮,易有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育探索,20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