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2014-04-09许辉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职学生教学内容

许辉

摘 要:通过对所了解到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方式内容的认识,并针对我们内蒙古地区的音乐特点,结合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自身音乐素养,量身制定一套音乐鉴赏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职学生 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课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门深受大部分学生喜爱的课程。我在高职院校从事基础教育将近十年,通过日常教学及不断的探索学习,发现很少有适合高职学生音乐鉴赏的教材,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专业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一、制定高职音乐欣赏教学计划

《音乐欣赏》课程共分为5个单元,30学时。四个单元的题目是:音乐与生活(2课时);如何欣赏音乐(2课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12课时);西方音乐流派及各时期作品欣赏(16课时);通俗音乐欣赏(2课时)。

采用中等专业(非艺术类)通用学校《音乐欣赏》为教学课本,并汲取其他音乐欣赏教材的内容,针对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每一课内容与时间安排上,力图遵照“以听赏为主、讲解为辅”的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在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素养,设计了一份专门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高职教师授课的教学大纲(草案)。我对每一课的听赏材料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安排,一般每节课听赏曲目的总时间约为30分钟,另60分钟为教师讲解、学生实践及安排复听等。

二、从“古”“今”的角度出发选择音乐作品

对内蒙古地区,特别是对呼和浩特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掐头去尾现象。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形成和变化,通过大量音乐作品的传播,各种艺术风格与流派逐渐形成,每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都与上一个时代音乐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从几千年的音乐史来看,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以古代音乐元素为基础的,例如格里高利圣咏是公元六世纪形成的,它的形成与传播都是在封锁与闭塞的教会音乐的缝隙中进行的,在这期间经历了附加段、继叙咏、宗教剧等不同的音乐形式,从此教会音乐向外部社会及捷径迈进。

三、从“中”“外”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多得不胜枚举,我们应该适当地将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引入到音乐欣赏的课堂中。我在课堂上就高职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古典音乐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做过一个简单调查,调查结果让我感到很吃惊和振动,通过调查表明学生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程度与了解程度明显不如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关注程度与了解程度,虽然学生都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但调查结果反映却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完整的唱出自己家乡的民歌,更别说列举中国民乐曲了。我们决不能忽视或遗忘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历史的教训时刻在警示着我们,文革时期国家经历了一场浩劫,其中国乐更是经历了一次惨重的毁灭性打击,传统乐器被烧了,各地的国乐团体被下放劳动改造,舞台上、广播里只剩下了各类样板戏,国乐消失了整整十年,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重新走向世界,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更辉煌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从历史文化长河中看到,中国原始社会的甲骨文、秦汉的乐论辞赋、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还有由历代低层劳动人民亲口创造流传至今的民歌,这些都是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浓缩与写照,经过历史长河的筛选,流传至今的中国作品,都堪称为佳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如何展示在音乐身上,如何把民族音乐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国民生活中提升,这是当今学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是我们高职音乐欣赏的主要教学目标。

四、从“雅”“俗”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

说到音乐中的“雅”“俗”共赏,一直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常以传统的审美标准对音乐语言、音乐体裁、音乐题材、音乐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划分,人们所说的 “雅”就是“高雅”音乐,“俗”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大众音乐。通过我的教学经历及一些调查考证,我发现以前的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大部分讲授的都是所谓 “高雅”音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欣赏音乐,所以课堂上学生只能听到欧洲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对于通俗音乐抱着轻视、冷淡的态度,如果谁涉及到 “通俗音乐”的内容,就会被同行或有资历的教师批评及做自我批评,直到今天,还有不少音乐教师存在着这样可怕的观念。确实我们不可以否定这些欧洲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它们是经过历史筛选和检验的优秀音乐作品,它们铭刻记载着人类精神文明和情感生活世界,它们对全人类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高职学生也不例外,所以课堂教学中这一课绝对不能少。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其实课堂也就是双项感受的短暂的90分钟。在开放式提问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认知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真正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晋儒,吴立贞.音乐欣赏概论.人民艺术出版社,2001

[2]胡向阳,周雪石.音乐欣赏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新华社电,2010

[4]张前,王次沼.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职学生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