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感受

2014-04-09冯慧洁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现状

冯慧洁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体育教学的积蓄和补充,为保证学生平均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符合新课程的实施方针,针对本校办学特点,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对促进我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活动 现状 解决方法

一、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需要创新的理论去指导,需要活跃的校园文化环境去熏陶学生,去探索体育大课间活动改革的前进方向。学校开展和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重形式轻质量

从表面上看我们每周都在开展课外活动,满操场都是活动的学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学校片面地抓课堂教学,抓升学率,一切围绕中考转,破坏了教学平衡,极大地阻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

2.灵活性不够,比较机械化

我校现在开展的课外活动一直是体育老师统一安排管理,以每周规定的行政班级为单位组织集体跑步、做操,形式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据查,我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课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近80%。主要表现在性别差异较大,男女生活动比例明显失调,在一些球类活动中,特别是篮球、排球项目女生参加的人数寥寥无几,极大部分是在看活动,聊天,有的干脆去吃饭。很多女生认为参加大课间活动就是浪费时间。

3.活动场地不足,器材配备不够

我校的校园面积较小,没有操场,只有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可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严重不足,限制了各类活动的开展。

4.不求创新运动,只求安全第一

在体育运动中,“安全第一”不可少,但学校体育也不能为了安全而不搞运动。因为体育活动过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在运动过程中,稍有不当就易发生伤害事故。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方法,敷衍了事。我校在活动中逐渐减少了一些体操、田径的危害性项目。活动内容也相应减少,运动激情相对减退了,创新项目也就没有了。

5.校本化实施程度不够

各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设计安排时,往往存在大锅饭、一锅端的现象。更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也就做不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我校至今为止,仍没有建立学校特色的固有运动项目,十分遗憾。

6.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对如何抓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另外,对如何利用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改进、深化、创新方面还有待改进。

三、坚持长久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方法

1.制度保证

学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地位,保证师生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和参与,根据参与体育工作实效落实奖惩。其实领导认识到位,是体育大课间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了推进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领导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关心,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认识。

2.时间保证

在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时,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切实保证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两不误,做到学习和锻炼共同进步。我校根据国家要求,把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与我校住宿学生多,跑校学生少的特点相结合,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分为早操、上午课间操和下午课间操三个部分。早操40分钟,上午课间操30分钟,下午课间操25分钟,充分保证了学生的活动时间。

3.经费保证

加大体育器材、校医务室经费的投入,使我校能毫无顾虑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这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体育活动器材、场地、奖励性经费的投入。不要求尖端、高水平的器材,只要是学生想了解、想接触的各类器材、资料等等都尽量提供给学生。这些基本材料丰富了,才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了动机,行动就会提前,也就避免了赶鸭上架现象的出现。在活动的同时,难免会发生意外,校医务室长期配备各种外伤用药,以备紧急之需。

4.体育教师要充当组织监督、指导和服务的角色

(1)组织监督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组织、策划。每学期学校活动什么内容,体育教师必须事先策划,甚至每周活动什么内容体育教师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做好场地的分配和器材的供应。在大课间活动中各班出勤情况、活动情况,体育教师要严格把关,没有及时活动的班级,体育教师要督促按时参加。

(2)指导和服务

大课间活动中许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指导。例如学生分组迎面接力竞赛,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到位,指导迎面接力交接棒的方法,一定要做到交接棒时身位错开,避免撞个满怀,告诉班主任班级活动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学生打篮球,体育教师适时过去指导一下,什么情况下是犯规,什么情况下是违例等等,如果时间允许,体育教师当执裁判,比赛更正规、更有秩序,学生运动热情会更高。再如,学生打乒乓球,学校教学楼前设有6个乒乓球案,一个班40多个人怎么分组,体育教师可以指导他们6个人左右一个案子,一个案子两边站3人,采取三球制的方法,谁先赢3个球,对方会被排队的另一个选手换下,依此类推。体育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怎样发球、怎样推挡球、怎样攻球、怎样提拉球、怎样搓球、怎样削球。只有经过体育教师的恰当指导、点拨,学生的运动技能才会更正规,方向更明确,运动水平提高更快。

四、总结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各门学科的课程转化的教育空间,它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活动的场地、缺少必备体育器材、又缺乏教育经费的学校如果再不重视大课间活动,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况、身体成长情况,学校整体精神面貌会是多么糟糕。因此,我校在组织每年一届的体育艺术节、广播操比赛、学生健康体质锻炼测试、各类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和传统竞技项目等活动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与此同时,积极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将其深入到每个师生心中,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明确,执行上持久。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