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2014-04-09李志良
李志良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沟通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等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取得实际成效。本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沟通 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朋友关系,才能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才能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是指信息经过传递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传递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的沟通过程。有效沟通的特征:主体信息输出准确,客体解码正确,反馈顺畅,主体沟通目的达成。在沟通过程中,沟通主体传递给客体的信息若发生衰减遗漏、扭曲变形、不能理解、没有反馈等情况,即意味着这一沟通的有效性较低甚至是无效的。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辅导员在高校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和大学生进行沟通、开导大学生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性质使得与大学生进行的有效沟通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1.在大学生适应社会方面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增强大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于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人格,也称个性,一层含义是指外在的、公开的自我,即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的行为和扮演的角色;另一层含义是指真实的、内在的、内隐的自我,这往往是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不愿意展示的自我。所以,高校辅导员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些需求等有积极的作用。其次,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大学生在和辅导员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能够不断反思和重新认识自己,尤其是经常性的沟通,对于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等有重要作用。
2.在大学生心理平衡方面的作用
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在大学生心理平衡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沟通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精神上的压力。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长环境比较优越,没有遇到过什么困境,顺利的成长过程容易造成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担,辅导员及时了解这种情况并与其进行沟通,对于释放他们这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沟通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一种归属感。现代的大学生对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其实还是很向往的,但是他们往往交际能力比较差,在心理上容易形成孤单的感觉,而辅导员和他们之间的沟通能够给其内心深处带来很大的归属感。
3.在大学生实际生活方面的作用
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辅导员在他们大学生活这个关键时期,为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在他们的心理和生活上给予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能够让他们完成学业,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论是上课的老师也好,高校的辅导员也好,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都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在情感和人文方面对学生关心与关怀。首先,辅导员在和大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把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深深地植入脑海,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投入相当多的感情因素,在交谈的时候要把握好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的原则,在学生诉说自己事情的时候要学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进行开导的时候要注意言辞的使用,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诚挚,又要让他们采纳辅导员的意见。其次,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潜意识,那就是要和别人进行主动的沟通。辅导员要运用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方式,谈话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控制的、劝导的或者倾向性的。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让学生慢慢地愿意敞开心扉,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这样才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才能直接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沟通才称得上是有效的沟通。
2.沟通方式和内容的选择
辅导员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下转36页)
(上接25页)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是沟通方式的选择和沟通内容的界定。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面对面的沟通,但是现在的学生往往不是很习惯这种方式,那么辅导员就可以采用一些网络方式,比如发邮件、QQ或者飞信等聊天软件,可以缓解学生诉说心情的尴尬,具有比较良好的效果。在选择沟通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基本了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对于沟通的内容有比较好的接受。除此之外,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情境和氛围,在沟通的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归属需求。这些都有利于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3.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运用
沟通固然很重要,但是在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们反馈的信息,辅导员在沟通后要及时关注学生反馈信息,只有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确定下一步的沟通计划,实现沟通的有效性。再一个就是管理部门要对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情况实时进行评估和监督,以利于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还可以让一些领导参与到这种沟通当中来,既可以让领导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建立全校的和谐氛围也有很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想要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沟通,实现有效沟通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采取相应的方法实现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杨立志.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12
[2]暴占光.影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110~112
[3]贾飞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学研究,2013(3)
[4]李蓉,杨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46~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