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2014-04-09李春荣

南北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创新

李春荣

【摘 要】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学校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做出几点阐释。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38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理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位列主科之一的数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数学是一门注重理性思维的学科,要想轻松地学好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些理性思维欠缺的学生来说,数学往往会成为“瘸腿”科目。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重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一、以人为本,教学角色的互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往往对于学生的分数、成绩非常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考试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且习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鲜少获得发言权,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教与学的分离,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交流,教师只讲自己认为的重点,忽略学生的听课感受,最终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低下。而今,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虽然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定式性,但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存在非常多灵活的部分,如大多数题目会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但多数教师为了防止新颖的解题方法在考试中会影响学生具体得分情况的情况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诸多限制,选择最保守安全的解题思路。这虽然会减少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但是一定程度上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与现实相结合,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在探索不同解题方法的同时还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这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场地,一堂高质量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我看来,教学角色的互换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一种新颖的师生互动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明确,即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但也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学角色的互换则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相对基础、简单的问题教给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得到答案然后登上讲台进行讲解,而教师则在台下起到补充并纠正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二、求同存异,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范围和深度都有所增加,这本身、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尤其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方面也出现了差异,一部分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起数学来游刃有余,而部分理性思维欠缺的学生则倍感吃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在数学上方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教师的教学中获益。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以班级为单位来看,学生在数学的学习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备课阶段做出区分,既要从班级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范围的设定,更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的重难点,从而在教学时进行具体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找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如一个班级中如果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教师就应该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基础题目的教学方面。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拔高性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让班级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尽量减少两级分化现象的产生,保证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是素质教育体制下诞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数学的教学方面作用尤其明显。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式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要做好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分组方式。探究式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的划分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划分小组最好采用“以优带劣”的组合模式,每一个小组按一定的比例包涵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保证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增加小组整体的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每个小组中派出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出疑问参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并获得答案,更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使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更加和谐。

老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数学的教学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数学创新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