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以B市Y小区为例

2014-04-09李瑶

社会工作 2014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居民价值观

李瑶

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以B市Y小区为例

李瑶

在大力推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社区建设提上了中国政府的工作日程,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的核心内涵与精神依托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坚持平等、公正、和谐、尊重的原则理念,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宣传与帮助作用。本文从引入角度和引入策略两方面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对中国社区文化和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社区文化建设 社会工作价值观 价值观引入 社区归属感

李 瑶,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 730000)。

一、引 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救困、解难的专业助人活动,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成熟并完善,并成为一门学科专业和国际性职业。社会工作所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观则是社会工作者践行的精神内涵,是引领社会工作专业的行业规范,也是社会工作实施救助的原则和指南。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受助者实现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社区服务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要求政府大力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作为其灵魂所在和精神依托,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创建和谐社区,增强社区归属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改善社区服务质量以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转型期的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进行管理协助工作。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改善社区环境、社区日常生活等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对社区的认知度,从而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会工作者应该科学合理地将专业价值观引入到社区生活中,配合专业工作方法,促使社会工作价值观在社区工作中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相关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过程以及中国文化视角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要想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还指出要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优秀资源,主要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同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融合,推动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唐晓英、王鹤岩、李精华,2009)。西方的主流文化价值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主体,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引入中国时会有偏颇之处,例如过分张扬个人自由,忽视其他物种的福利等。所以发展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需要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维护更多群体的福祉(黄晓莎、孙永军,2010)。可以说,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通过与中国国情以及传统和主流文化的结合,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活动的原则与理念”(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2012)。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行动纲领。专业价值观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或社区解决问题,提高自信心,挖掘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价值观的践行,强化社会工作的效用,从而确立专业自主性。

一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将专业价值观传送至整个服务过程,增进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深入。另一方面,区别于其他学科或职业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不单单作为一种原则和理念存在,同时也是社会工作者进行助人服务的操作守则。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具体化运用到实际的助人过程中,成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

社区文化是伴随着社区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地域环境而形塑了具有不同地域性特点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也是一个社区共同体相互关系的产物,因此社区文化是为所有居民普遍接受和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具有群众性和归属性的特点(郑杭生,2003)。

当前中国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社区理念的落后导致社区服务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传统社区组织的普遍特征是非正规化、老龄化、非专业化等,这既不利于城市社区的转型,也不利于新的社区建设理念的传播。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工作坚持的尊重、友爱、增能、助人自助的价值取向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具有同源性;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对新型社区理念做出回应,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学习与引进,构建一种符合社区居民需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B市Y小区的集体行动

(一)案例小区概况

B市Y小区位于科学路、自由路、富强道和Y道路段,归属科学路街道管辖,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该街道居民总数为61687人,Y小区居民20200人。Y小区是B市开发较早的社区之一,建立之初为军区家属区,居民大多是退役、退休的老军人、干部及其家属,因此小区在20世纪70年代的规划中便充分考虑到硬件设施建设。随着小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到90年代初社区内幼儿园、小学、菜市场、超市、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均已完备。小区四周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同时,除了居委会负责管理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之外,小区还设有军区大院,专门为退伍老兵提供服务。

Y小区建设至今将近四十年,在B市的发展洪流中已然成为老社区的代表。在城市规划和社区转型的要求下,该社区也开始逐步进行整顿和改善。既包括对基础设施的维修与添加,也更加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此外,社区成员的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建设之初社区居民以革命老兵为主体;70—80年代第二代子女嫁娶后,家庭结构表现为儿子、儿媳与公婆同住的模式;90年代,第三代成员出生,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和老人分开居住,社区开始进入以老年人为主的居民模式。到21世纪初,随着第二代子女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型社区的建设,以第二代为主的核心家庭开始大规模迁移,随之迁入的流动人口则以小商贩、个体户为主。目前该社区的居民构成表现为以固定居住的老年人口为主体,流动性人口为辅,且数量多、流动快。

该社区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社区文化精神,但落后的社区组织和管理模式无法较好地适应政府社区建设要求,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需要。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对此类转型期社区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视角分析

“引入是指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或执行,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徐永祥,2006)。在进行引入之前,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区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充分收集社区资料,为引入做好准备。结合案例社区的特点,

1.改善社区文化环境

社区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社区所倡导的精神理念、社区教育氛围以及社区居民共同遵守的规范准则。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有利于帮助居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提高居民的思想素质。案例社区倡导的社区理念是“社区是我家,关爱你我他”,革命一代的社区居民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社区精神,这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奠定了有利基础。随着社区的发展,对于新增居民的管理和规范成为该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社会工作价值观倡导一种平等、公正、相互尊重包容、互相帮助关爱的价值理念,要求社会工作者对待社区居民做到不歧视、不偏颇、不强迫、不虚假。因此,在坚持原有社区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善与帮助,推动社区管理模式与理念的进步,关心流动居民的思想状况,加强社区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营造温馨友爱的社区文化环境。转型期社区面临新旧管理理念的更替,加之社区成员由最初的长期固定关系变为流动性较大的短暂性关系,居民需要尽快适应社区结构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工作价值观从社区文化环境角度引入是直接的更是必要的。

2.调解社区人际关系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机构,是一个大社会的小缩影,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是要正确协调居民内部关系,正确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居民之间和睦相处,相亲友爱,社区成员才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社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以加强交流、缩小隔阂。案例小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社区成员结构复杂,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正确处理该社区人际关系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建立积极的交流模式、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该社区的外来流动居民以个体户为主,近年来小区内开设出几处商业活动区,虽然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社区环境和秩序,尤其影响了老年居民的生活。加之社区管理组织没有进行很好的整顿与协调,居民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与纠纷。社会工作价值观从调解人际关系角度引入,帮助居民认识到邻里和谐的重要性。通过正确解决居民矛盾,积极贯彻相互理解、共存发展的社区精神,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创造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是社区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

3.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随着现代化节奏的加快,都市人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互联网成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各种压力导致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空虚。在社区中表现为,居民之间关系淡漠,对社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归属感不强。对此,城市社区建设应该更加关心居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例如社区晚会、全民运动等。案例社区具有较完备的社区活动中心,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活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帮助社区更多地关注流动居民,使这些居民在社区活动中了解社区文化、感受社区温暖、加强邻里交流,从而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参与。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遵循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共同决定的原则,帮助社区居民缓解高压下的紧张心理,释放内心压力,在社区活动中感受快乐、收获成长、实现增能。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策略分析

在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入角度问题之后,社会工作者则应该开始进行方案的实施。科学合理尤其是符合社区实际需求的引入策略,才能在社区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实现社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1.开展互助合作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营造一种相互帮助、互相关心的社区友好氛围,通过调动社区资源、发动全体居民,共同解决社区问题。针对案例小区的成员结构,建立与培养居民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和意识,是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居民的社区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居民自身的困难、问题在社区中难以得到解决,除了社区组织规定的居民可以享有的服务之外,邻里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人情味淡薄。社区流动成员居住时间短,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不能很好地适应社区环境,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组织和其他居民互助合作的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倡导居民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成立不同类型的社区小组,挖掘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解决问题。同时,社区小组的成立可以根据居民的年龄段、兴趣爱好或者居民关心的事情,组成不同类型的互助小组;社会工作者通过培养带领人,在小组内开展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每个社区小组内安排数名社区老成员,通过新老居民的互动交流,一方面传递社区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了解新居民的问题或需要,在小组讨论中增进居民感情,加强社区认同。通过互助合作,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学会相互尊重、包容、接纳,也在社区小组活动中,培养社区成员相互倾听、积极参与、共同讨论、自主决定的意识和能力。

2.推广社区教育

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经常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良好的社区教育可以帮助居民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区成员的道德素质,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在进行社区教育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工作价值观进行宣传,对社区文化进行推广。例如制作海报、条幅,编写社区口号、标语,利用社区广播、表演等宣传媒介。本案例小区就在社区主要道路旁制作展览板,收集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建议,张贴宣传,定期更新,实现全民参与、共同学习的目标。除了进行广泛的社区文化传播,社会工作者还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更能加强居民的责任意识。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居民大会或电话联络等方式,与社区居民深入交流对社区的看法,鼓励居民关心社区事务,树立主人翁意识。推广社区教育,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工作者应该注重个别化与共性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教育面向的是所有社区成员,社区文化建设也是全体居民共同创造和维系的文化成果,但不同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居民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在符合绝大多数社区成员要求的基础上,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

3.发展社区支持网络

每一个社区成员都会在社区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网络,而社会工作者帮助居民发展社区支持网络是针对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策略。社区支持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情绪、互助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能够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加快社区文化在居民之间的传播与渗透,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程度,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成员单独在社区中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工作者帮助居民与政府、社会组织进行沟通,整合社区居民需要的资源。案例小区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满足居民需要,也因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使居民之间信息传递出现障碍。发展社区支持网络,有效解决资源“上传下不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使用联结、鼓励、组织活动、朋辈学习等方式,使社区居民体会到关怀、温暖、信任等情感支持。社区支持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快速推广社区文化精神,宣扬社区积极健康的人文情怀,加深居民之间的情感支持。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策略的研究,揭示出中国进行现代社区建设必须要重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社区软实力建设,引导社区当前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合理规划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尊重、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调动社区资源,鼓励社区自主发展。同时,社会工作本土化也为中国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对社区进行人文化管理与建设,积极推广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思想,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解决社区矛盾,协调社区资源,调解人际关系,完善社区教育,从而提高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最终实现社区和谐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中国的社区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至今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探索历程,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兴起,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为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区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主要功能开始向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福利性要求转变,而发展目标也定位于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发展(查志强,2001)。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价值理念的整合。

将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尊重、接纳、平等与社区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结合,实现社区居民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以基础设施为载体,以丰富的文化活动等形式,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发挥社区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凝聚人心,提升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文明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

[1]黄晓莎,孙永军,2010,《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进:一种中国文化的视角》,《社会工作》(下半月)第2期。

[2]黎熙元,2006,《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201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4]唐晓英、王鹤岩,李精华,2009,《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第5期。

[5]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徐永祥,2006,《社区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袁德,2010,《社区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查志强,2001,《试论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变迁与创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第1期。

[9]郑杭生,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程激清

C916

A

1672-4828(2014)06-0099-05

10.3969/j.issn.1672-4828.2014.06.013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居民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