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天皇与伪满洲国的建立
2014-04-09龚娜
龚 娜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天津 300191)
昭和天皇在日本对外扩张过程中的决策作用举足轻重。从制造上海一·二八事变到建立伪满洲国,再到退出国联,昭和天皇始终清楚地了解并控制着整个局势。
一、天皇与上海一·二八事变
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是日本企图转移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视线,以便扩大、巩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果,使满洲独立。这种企图,从当时日本公使馆任陆军武官辅佐官的田中隆吉少佐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供词中,可以得到证实。田中隆吉供认: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想使满洲独立起来。可是,外国非常麻烦。于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打了一个电报给我:‘外国的目光很讨厌,在上海搞出一些事来!’就是说打来电报,让我把外国的目光引开,使满洲容易独立。”[1]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海军少将盐泽幸一指挥下开始登陆上海,并于当晚向中国陆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挑衅。中国士兵顽强抗敌,在随后的战斗中给了日本海军陆战队以沉重打击。从舰队获得增援后仍无法扭转不利局面的日本海军只好向陆军请求增援。
事发后,日本外务省主张稳健政策,即“把九一八事变局限于满洲,不在上海惹起事端,如果事端发生了,则以稳健手段通过外交手段进行局部性解决。从日本的大局上考虑这是绝对必要的。”[2]但日本国内的战争狂热不断加深,舆论对政友会内阁政策的批判也在增强。犬养毅首相试图控制住军部在上海的行动,可是他需要昭和天皇的支持。于是对于上海事变该如何处理则只能依靠昭和天皇来圣断。
2月5日,昭和天皇发布敕令,指示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急令陆军第九师团火速增援上海。7日,日本政府发表的向上海派军声明中称,对中国发动战争是“由于中国排日运动及中国官民对日本及国民的侮辱态度以至暴行而起的”。[3]随后,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发动第二次进攻,仍然未果。23日,内阁决定再派两个师团支援上海,组成“上海派遣军”,任命白川义则大将为司令官。“二十四日下午四时半上奏天皇,四时四十五分经天皇批准,尔后立即发布命令。”[4]其后的战斗极其惨烈,中国军队最终被击退。
日本的主要战略企图是在上海地区吸引和牵制中外势力,确保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当淞沪战役正酣之际,也是日本在东北紧锣密鼓导演傀儡政权上台的时候。因此,日本在上海并没有长期打大战的准备。因此战略目标实现后,就考虑如何收兵的问题了。
白川义则在离开东京到上海赴任时,昭和天皇曾告诫他,尽早结束上海战争,在满洲战斗世界舆论很坏,在中国关内的战斗若再扩大,不会对日本有利,切记,“将中国第十九路军从上海击退后,不要穷追不舍,希望在3月3日国际联盟大会召开之前能够停战”。[5]
5月5日,在英国的调停下中日双方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停战协议的签订,是日本九一八事变以来所取得的又一个胜利,不仅取得了进攻中国内地的桥头堡,而且确保了占领东北。正是在淞沪停战谈判的掩护下,日本加紧在1932年3月1日建立了伪满洲国。据田中隆吉的供词,提出:“以后,关东军的板垣(征四郎)大佐写来非常诚恳的感谢信,说幸亏你这样做,满洲独立成功了。”[6]
上海事变期间,昭和天皇对派遣军大加褒奖,命令议会准予追加军事预算,并于3月16日发表敕语:“派往上海方面之陆、海军将兵,同心协力宣扬皇军之威望于中外,朕深嘉其忠烈。”[7](P189)昭和天皇对上海事变予以肯定,表明他对伪满洲国的炮制也是了解和认同,并予以支持的。
二、天皇与伪满洲国的建立
1931年12月21日,前任陆相南次郎(时任军事参议官)视察中国东北,他在沈阳与汉奸频繁接触。他还亲赴吉林密晤熙洽,策划建立伪满洲国的方案。回国后,南次郎向昭和天皇作了题为“满洲的近况”的报告,认为:“日本应担任在满建立的‘新国家’的国防,完成吉会铁路,使日本海成为日本湖,以便日本进入北满,从而使日本的国防计划焕然一新。日本和这个‘新国家’共同经营该地区的经济,可以使日本在世界上永久自给自足。如果在这个‘新国家’建立屯垦兵制度,就可以解决人口问题……当‘新国家’成立时,在满的日本三、四个机关必须统而为一。”[8]由此可见,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昭和天皇不仅完全了解军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的计划和行动,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
1932年1月4日,在新任陆相荒木贞夫的催促下,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同其幕僚拟定出设立“满蒙中央政府”的具体方案,并派板垣回国报告。1月6日,板垣回到东京向日本政府汇报,并“受到天皇的破例会见”。[7](P181-182)根据板垣的汇报,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国问题处理方针纲要》,规定:满蒙从中国主权下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交通、通讯等受日本控制,由日本人参与这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行政。[9]1月13日,板垣带着《纲要》返回沈阳,并开始了加紧炮制伪满洲国。
经过一连串的自导自演,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9日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溥仪抱着复辟的幻想,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并同日本签订了可耻的卖国密约。1934年3月1日,为了更好地操控满洲,日本在伪满实施帝政,溥仪终于又当上了皇帝,但不过是关东军手下的儿皇帝。
1934年6月6日,昭和天皇命令秩父宫到长春祝贺溥仪登基帝位,并赠给溥仪一枚大勋位菊花大绶章,赠皇后婉容勋一等宝冠章。为了制造“日满亲善”的假象,改变东北人民的宗教信仰,使东北彻底殖民地化,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关东军先后两次安排溥仪访日。虽然溥仪受到隆重的接待,但这并不表示溥仪和天皇平起平坐,事实上,溥仪只有惟天皇之命是从,才能保住皇帝之位。日本还强迫溥仪和东北人民接受和祭祀日本的天照大神,宣传伪满起源并非清始祖,而是日本天神,是日本的一部分,理所当然要受日本统治。
此外,昭和天皇还对炮制伪满洲国有功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加赞赏,并授予一等勋章。这意味着昭和天皇不仅赞同本庄繁炮制伪满洲国的行为,还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天皇批准退出国联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不抵抗主义,寄希望于国联主持正义。国民政府发布《告全国国民书》:“深信此次事件,苟经一公平之调查,国联本其应有之职责,必能予我以充分之公道及合理之补救。”[10]
日方为阻止国际社会对其侵华行为的介入,坚持由中日两国交涉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利用当时中国政府的弱势地位,以军事和政治的高压政策逼迫中国让步。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谦吉致电外相币原,提议:“我方目前尽可能不让国联理事会审议此事。”[11](P155)币原外相指示芳泽:“如国联理事会审议此事,势必刺激日本的舆论,可以此为借口,力求避免国联的介入和干涉。”[11](P157)并且,日本还明确表示不惜与国际社会决裂来捍卫侵略中国而建立的新殖民地。1932年8月27日,日本政府决定《从国际关系角度处理时局方针案》,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并把战火扩大到上海而受到各国谴责的困难局面,但坚持以“实力排除对帝国的压迫,及早充实军备建立非常时期经济及国家总动员体制。把对支政策与对满蒙政策从本质上分开。如果国联从根本上否定帝国满蒙经略,可能威胁我国运,则未来帝国不得不退出。”[12]日本全国上下、政府、军部及舆论达成共识,即不惜以退出国联来捍卫霸占中国东北的成果。
当时国联是为英法操纵的软弱的国际组织。英法美出于本国利益,事变初期奉行绥靖政策,不仅没有发挥制止日本侵略的作用,而且纵容了日本的侵略。直到1931年12月10日,才通过了派遣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调查的决议。1932年10月2日,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国联公布《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李顿报告书)。“报告书”尽管肯定了中国对东北享有领土主权,东北是中国一部分,九一八事变乃日本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揭露“满洲国”是日本一手制造的傀儡政权,但其主要内容是极不公正、自相矛盾的。其中,大量篇幅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意见要求以及伪造的事实,还大量渗透着国际帝国主义的利益和要求,而对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和提出的基本事实,虽然不得不有所反映,但总的倾向是容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迁就现实,反对恢复“九一八”前的原状。[13]
1933年2月14日,十九国特别委员会通过《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即最终报告书)。这份最终报告书基本上采纳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最终报告书提议:在中国的主权下在满洲成立“自治政府”;日本从南满铁路“铁道区域”以外撤退;日中开始交涉;国联会员国遵守不承认“满洲国”的政策。[14]
国民政府外交部认为最终报告书总的来说是公正的,授权中国代表予以接受。[15]日本代表松冈洋右则认为该报告书不符合实际。结果主席唱名投票,44国当中42票赞成,1票反对(日本),1票弃权,通过了报告书。面对国际社会的共识,日本政府的回答是坚决地“义无反顾”地退出国联,对此昭和天皇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2月27日,昭和天皇表示“(退出)是不得已的,但今后要特别注意与英美的亲善关系,必须将此意告之内大臣。[16]”3月8日,外相进宫晋见昭和天皇,报告退出国联的通告和诏书事宜。昭和天皇特别令侍从长转告首相和外相两点:“一,不得不退出(国联),非常遗憾;二,虽然退出(国联),但在国际上还是要敦睦亲交,保持协调(合作)。[7](P221)”同时昭和天皇再三强调:“退出国联是由于满洲国独立问题上见解相左。据此必须强调在对待其它国际和平事业上今后必须互相协助、恪守文武各职。”[17]木户日记也记录了天皇对此事的态度:“陛下说关于退出国联的诏书,以往都是表扬武人宣扬国威具有相当效果,这次对文人亦应有勉励的话。因此,内大臣将内阁送来的诏书呈上阅览时报告说诏书后面一段已经提到文武官员各恪守其本分,实现了圣意,(陛下)同时提醒上述内容和不偏袒远东的内容不要变更。故内大臣立即请来有田外务次官,转告此意。”[18]
3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通告国联日本已经退出。昭和天皇利用这个机会向国民发布诏书。诏书由外务省亚洲局长谷正之与昭和天皇和内大臣牧野伸显商议后起草的。《退出国际联合诏书》称:“值此满洲国新兴之际,帝国尊重其独立,促使其健全发展,以除东亚之祸根,奠定保卫世界和平之基础。然不幸,联盟所见与此相悖,朕乃令政府慎重审议,遂使之采取退出国际联盟之措施。”[7](P224)
原田熊雄就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时的诏书制定过程也曾证实:这个诏敕,是外务省与内阁的最初方案,经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谷正之和内大臣磋商后直接执笔的。外务大臣曾几次把草案呈递陛下审阅,每次陛下都说过:“退出国际联盟,并非本意,那只是因为我国同国际联盟之间在满洲问题上不幸产生了意见分歧,才不得已而为之。这丝毫也不违背联盟的全力维护世界和平或为国际文化做出贡献的根本精神。即使退出国际联盟,从根本上说,也要用与联盟完全相同的精神,为人类的福利而尽力,这是我国的根本方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说:“文武各恪守其职,如统帅府和内阁,一是统帅部门,一是政府机关那样,恰如其分地建立各自的有条不紊的分工,应十分注意,不要互相滥行攻讦。”[19]
诏书的真正用意在于强调由于在“满洲国”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迫使政府不得不退出国联。而且,退出并没有违背“国联的根本精神”,日本还会继续“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诏书中如天皇所声称的,“促使其健全发展”,实际上是要将中国东北置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他所说的“奠定保卫世界和平之基础”,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实现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奠定基础罢了。通过对一项明显该否定的行动作肯定和正面的描述,诏书成就了修辞上的错置,使每件事情都变得模糊暧昧。[20]
值得注意的是:1934年2月8日,本庄繁询问昭和天皇:“陛下即位大典(1928年11月10日)诏书中,有‘文经武纬’之句,臣理解其意是相互配合、协力一致以完成辅宰重任之意。但在退出国联时之诏书则谕为:‘文武各守其职’,意可理解为各司其职,不得逾越,两敕谕字义似可作不同解释。但体察其精神则并不抵触。”对此,天皇说:“退出国联当时,在乡军人团等团体或直接向国联拍电,或向侍从长、侍从武官长等强调他们的意见,使人感到有些超过了他们本身的职守,令人担忧,因而提出各自特应注意,恪守其职。据专家解释,所谓恪守就是循规蹈矩处事之意。总之,这些只能是鉴于当时的形势提出的。”[21]昭和天皇清楚地解释了一年多以前自己签字盖章过的诏书的文字和所以那样写的理由。可以明确地说,昭和天皇不仅对诏书的内容了如指掌,更慎重地考虑了它的政治意义。而且,在退出国际联盟的诏书中,昭和天皇交待给起草人要写上的两点,已经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22]
昭和天皇没有阻止陆军的大陆政策,以避免与国联的决裂。相反,他支持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完全不顾可能导致的外交孤立的结果。在以昭和天皇为首的最高决策层看来,国际法是西方的概念,是一个为了维护英美利益而建立的国际秩序,对日本而言,只要能够维护日本经济、战略的生命线——“满洲国”,退出也无所谓。史料证明,即使在1945年日本战败已成定局,被迫寻求拉蒋媾和的最后关头,日方始终把保住“满洲国”作为“最低条件”,绝不放弃,充分体现“满洲国”在日本国策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伪满洲国建立过程中,昭和天皇没有运用权力阻止日本炮制伪满洲国,反而批准、认可、鼓励日本的侵略行径,甚至支持,为此不惜退出国联,其战争罪责难以推卸。
[1][日]东京广播电台第十二频道报道部编.证言·我的昭和史(第1卷)[M].东京:旺文社,1984:172.
[2][日]重光葵.外交回忆录[M].东京:每日新闻社,1978:99.
[3][日]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上卷)[M].东京:原书房,1965:198.
[4][日]关宽治,岛田俊彦著,王振锁,王家骅译.满洲事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86.
[5][日]寺崎英成编著.昭和天皇独白录[M].东京:文艺春秋,1991:35-36.
[6]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译.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51-62.
[7][日]中尾裕次编集.昭和天皇发言记录集成上卷[M].东京:芙蓉书房出版,2003.
[8]张效林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306.
[9]黄尊严.日本皇宫一百年内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61.
[10]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1)[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286-287.
[11][日]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一卷第三册)[M].东京:东京外务省,1977-1981.
[12][日]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卷)[M].东京:原书房,1965:206-210.
[13]张声振等.中日关系史(第二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2-223.
[14]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1868-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16.
[15]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78-179.
[16][日]伊藤隆,广濑顺皓编.牧野伸显日记[M].东京:中央公论社,1990:547.
[17][日]高宫太平.天皇陛下[M].东京:酣灯社,1951:106.
[18][日]木户日记研究会.木户幸一日记(上卷)[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228.
[19][日]原田熊雄.西园寺公和政局(三)[M].东京:岩波书店,1950:46.
[20][美]赫伯特·比克斯著,王丽萍,孙盛萍译.真相——昭和天皇与侵华战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82.
[21][日]本庄繁.本庄日记[M].东京:原书房,1967:185-186.
[22][日]井上清.天皇的战争责任[M].东京:现代评论社,1975:49.